就在献清担心的同时,狼谷关到皇城千里山路的中间某一处山谷,百人大战正在此上演,二皇子献阳带领着近卫小队三十人正在抵抗对方六七十人的进攻。
同样的西域弯刀,不过嘴里喊着听不懂的话语,献阳一脚踹飞一名敌人,转头问旁边的侍卫队长:“西域的马匪怎么到了建州的大山里?”侍卫队长一边抵抗着敌人的偷袭,一边向献阳喊道:“殿下,这些马匪是有备而来,看来是有人知道殿下要回皇城,殿下先撤,我带人拖住他们。”
献阳一听,笑了:“哪有主帅先跑的道理,就这几十个马匪就想要我的命吗?杀…!”十八岁的年纪正是气血方刚的时候,让献阳当逃兵,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献阳奋勇杀敌的时候,一个高大威猛的马匪躲在在半山坡的一棵大树后面,比一般弓箭要大一号的强弓正对着献阳,三角棱的箭头泛着蓝光,献阳砍翻一名马匪后,一声破空声传来,三年多的军事生涯已经训练出了本能,他急忙侧身躲避,然而强弓射出的速度出乎他的意料,一阵疼痛传来,利箭穿透了他的左上臂。
“啊…”献阳疼的大喊了一声,侍卫队长一看献阳中箭,急忙喊到:“不要恋战,护送殿下撤离。”侍卫们闻言纷纷向献阳聚集,两个侍卫架起献阳一路狂奔,上马飞走。其余侍卫拉起受伤的战友,上马迅速撤离。地上留下了几名战友的尸体来不及带走。
马匪损失惨重,没有实力追击,领头的人看着献阳远去的方向,转头冲着山坡上的人大骂:“达也,你他妈的怎么射偏了,是不是最晚酒喝多了?死了那么多弟兄为你创造机会。”
侍卫们护着献阳极速飞奔,献阳试图折断箭杆,竟发现箭杆坚硬无比,显然是特殊材质,伤口已经开始发麻,明显是箭头淬毒了。扭头看了后面没有人追来,单手勒紧了马缰,转头对侍卫们说:“休息一下,疗伤休整。”说完下马坐地,旁边的侍卫立刻拿来了外伤药,献阳摆了摆手,看了看箭矢的反面,箭头已经快要穿透,已经能看见箭头后面的箭杆了。
献阳拿出匕首,咬着牙,在侍卫的帮助下一点点把箭杆割断,从反面顺着箭头的方向拔出了剩下一截,顿时鲜血直流,侍卫急忙上前包扎敷药。在侍卫的搀扶下站了起来,环视四周,对着侍卫喊到:“继续前进,到县城再休息。”
皇城内,皇帝听了刘春虎的传话,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太子的病重是个阴谋,献清已经遭遇截杀,献阳也不会轻松回来,立刻下令皇城守卫军派出一个守备营约一千多人出城向北迎接献阳。同时派人调查近期出入东宫的人。
献清经过半天的休整已经下床走动了,朱管家送来了各种补品。傍晚时分,皇帝来到二皇子府上看望献清。大半个月不见,皇帝精神差了很多,太子的病情耗费皇帝大量的精力。
献清将岩州一行的事讲给了皇帝听,并且把生子交给岩国公抚养的利弊分析了一遍,皇帝从开始的震惊?愤怒到无奈、感激,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么大的事,你也该和我商量一下,以后我该怎么去见你母后,她会怪我没照顾好你!”
献清笑了笑,打趣道:“又不是只生一个儿子,怕啥?大哥的病情怎么样了?”皇帝说起太子的病情又愁眉不展起来,再叹一口气:“几日前说是偶感风寒,后来高烧不退,人越来越虚弱,本来是以为中毒,可太医翻遍了医书也没找到对应症状,也不敢随便用解药,现在只是在用人参吊着。”顿了一下皇帝继续说道:“先前接到刘春虎的转达的话,我已经派人开始查最近进出东宫的人了。”
就在父子俩说话之际,夏太监急匆匆的进来,跪地禀报:“陛下,黎大将军派人来报,五万西域大军进犯虎庸关,在关外十里扎营,目前并无攻击之象。”
“什么?”皇帝腾的站起,转身对献清说:“明日早上去看看你大哥吧!”说完就急匆匆走了。献清站起来,思考着西域这个时候出兵的背后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