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冷兵器时代的两军对冲,七千骑兵的大战,长枪如林,战刀晃晃,用任何词语去形容都是苍白无力的。
一千四对八百,海族人胆怯了,优势已经不在了,海族骑兵头领看着自己左臂上一条还在流血的伤口,犹豫了,纠结了一番后,猛的一挥手,海族仅剩的八百骑兵慢慢的退进了山谷。
这边大燕骑兵看着退却的海族人,举起了手中的钢刀大喊起来:“大燕铁骑,战无不胜,大燕铁骑,战无不胜……”一千四百多把钢刀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连马文英的一千骑兵和山上的一万军士也被鼓舞,跟着大喊起来,庄明德也加入了其中,大燕铁骑,是所有大燕军士梦想的地方。
献清带着庄明德出了营寨,骑马到了战场,地上有四千多海族人的尸体,还有没死透的,一千多铁骑和马文英的一千人正在打扫战场,献清看望了受伤的铁骑,给他们清洗伤口,敷药,包扎。
打扫完战场已经是傍晚了,回到青石山营寨,两个大队长正在向献清汇报战损,两百一十五人阵亡,三百多人受伤,其中两百多伤员养两天就能继续上战场。
阵亡两百多人,献清和两个大队长都是心痛不已,献清安排军士在青石山山腰上挖了六个大坑,将清理干净的两百一十五具遗体葬在里面。献清亲手写了战况记录,褒奖战死的军士,让工匠刻录在石碑上。
忙完这些已经是后半夜了,除了巡逻放哨的军士,整个营地一片安静,献清坐在稍大点的帐篷里,正在给皇帝和献阳写奏折,将这一路的事和今天的战斗描述了一下。
郑月儿趴在献清的腿上,闭着眼睛正做着梦,她也是第一次见到战争的残酷,梦里,献清满身是血的拿着刀保护着她……
海州将军府,张玉亮已经把桌子上能扔的都扔了,海族骑兵首领躺在地上,胸口已经塌陷下去,进气多出气少,眼看就要嗝屁了,海族的几个长老也都面无表情的坐着。
发泄过后,张玉亮问旁边的校尉:“五万人到哪里了?让他们连夜赶路,明天天亮之前必须到达青石山,去找一套海族人衣服,我亲自去,你们各司其职,不能让他们知道你们参与了此事,记住,海州守备营永远是大燕国的军队,永远不能手足相残,我不想戴上国贼的帽子,我只是先帝的忠臣。”校尉急忙出去传令。
胡姓老者站起来说道:“我们还是低估了他们的战力,如果猜的不错,这两千骑兵乃是铁甲骑军,一共三千人,这个三殿下带了两千来,难怪有底气,带着一万人就敢深入海州。这次一定要稳扎稳打,磨也磨死他们。”
张玉亮还是不屑的说道:“论打仗,不是我吹牛,八个镇府将军,也就马宪顺能跟我较量一下,其他人就是狗屁,这个新太子又能高明到哪里去?我亲自带队,五万人还攻不下一座山头吗?”
听说张玉亮要亲自带队,海族几个长老偷偷的对视了一下,似乎是下了什么决心。
第二天一早,献清被一阵铜锣声吵醒,他急忙翻身下床,来到帐篷外,差点撞到了端着水盆进来的郑月儿。
“怎么回事?是海族人进攻了吗?”献清急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