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无名听了后,沉声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忠贞营还离不开你,再说,你走了后,太后怎么办?谁来照顾她?”
听到这,高楚晴不由得一阵黯然,是啊,高夫人是她唯一的亲人,她怎么能在这关键时刻弃她而去。
谭无名道,“晴儿,我已有计划,你如果照我的安排,不出多久,我们就能再次重逢。”
高楚晴闻言,不禁欢喜起来,问道,“谭大哥,是什么计划?”
谭无名回道,“尽量说服高夫人、兴国公、郢国公,让他们留在贺州,好好经营这儿,把这儿当作忠贞营的大本营。”
高楚晴听了,不禁有点为难道,“这种军队的决策,我怎么能说服他们?”
谭无名回道,“其它人不好说服,你只要说服太后即可,兴国公、郢国公都是唯太后马首是瞻。”
谭无名知道,接下来,南明朝廷马上面临内讧,忠贞营作为唯一一支成建制的机动军队,在广西广东到处救火。而朝廷又提供的粮食又远远不够,忠贞营只能和以前大顺军一样,就地征粮,粮食不够的话,还要去抢粮,这也惹怒了当地的南明军阀,导致双方矛盾重重。
本来南明朝廷对农民军出身的忠贞营就不待见,出了这样的事,更是责难忠贞营。心灰意冷的忠贞营,决心不再依附于南明朝廷。他们领兵北上回到夔东,同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等大顺军旧部靠拢,在汇合后独自抗清。
忠贞营的北上,是一次艰难的军事转移。在从广西北上返回夔东的漫长路途上,高一功、李来亨等人为了把士卒家属、辎重安全地护送到夔东,不得不取道小路,跋山涉水,大量的将领包括郢国公高一功也死在地方武装手下。
如果太后执意要走,谭无名让高楚晴给太后的建议是:保持忠贞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于是,谭无名给高楚晴简单分析了下南明的形势,他认为,现在忠贞营留在贺州是最佳选择,有了贺州作为大本营,这样就可以休养生息,才能使队伍不断壮大。
按现在的说法,忠贞营在接受南明收编后的表现,是完完全全的投降主义,没有自己的决策,导致部队处处被动,最终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如果太后还是不同意,就让高楚晴直接和太后说,主意是自己提供的。
接着,谭无名也解释了白天为什么没有接受太后举荐的朝廷官职,因为这些虚职没什么意义,只是空头支票而已。
在这明末乱世,保持军队的地盘,人马的齐整才是最重要,只有人还在,才能去完成抗清的使命。
当谭无名说出这一切后,高楚晴才明白,为什么他会拒绝太后举荐的官职。
见天色已晚,谭无名准备回营帐了。
谭无名告辞道,“晴儿,我明天就会返回潭州了,一定记得我的话。”
“谭大哥,你明天就走啊...”高楚晴虽然不舍,但是知道谭无名心系潭州,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你遇到危险,也可以派人过来通知我。”虽然两地是远了些,但是留个念想,也能给高楚晴更多的力量。
“谭大哥,我会的。”高楚晴低着头轻声说道。
“晴儿如果没有什么事,我就先走了。”谭无名是个正人君子,见心里的话已经说出来了,立刻和高楚晴告辞。
谭无名说完,缓缓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