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新闻素材拍摄,论文(1 / 2)

不久后两人便分头行动,赵和光回魔都处理mcn的事情。

双方的代理律师会帮着搞定恒基生物入股mcn公司和赵和光的股份问题。

等处理完那边的事,赵和光再回京城。

恒基生物总部定在京城,建楼买楼暂时不用考虑了。

外面买一两层改造实验室也不划算。

最终还是决定先在上清大学建个实验室,将来有自己的地盘以后再搬迁。

实验室最好也不放在市区,最终准备去安熊新区拿块地,建立实验室。

那边发展很快,又靠近京城。

公司有钱后,自然也要在京城核心区买楼,这都是后话了。

陆恒第二天又接到杨德耀亲自打来的电话,不过被陆恒推给赵和光。

这让杨德耀大吃一惊。

赵和光的名字,杨德耀自然听说过。

没想到圈子里竟然有比他动作还要快的人,而且看样子陆恒选择和赵和光合作了?

可是赵和光不是在搞网红产业吗?

怎么跑来掺和生物产业。

这是要和他当竞争对手啊!

杨德耀没有立刻联系赵和光,而是多方打听,打算得到更多情报后再找上门。

有赵和光在,杨德耀以前想过的一些手段就不敢用了。

当然也是他调查的情报不多,否则知道陆恒和有关部门的合作,打死他都不敢乱来。

他现在还以为杨明,就是陆恒最大的靠山呢。

因为经验值不够,陆恒暂时没办法启动杀手锏计划,好在字母台来到上清大学,他很快就能登上新闻。

这次宣传下来,想必能获得足够的经验值。

字母台很重视这次拍摄任务,因为收到指示,基因科技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产业。

他们甚至为了陆恒专门成立二十几人的团队。

除了来上清大学拍摄生菜项目,长期拍摄水稻项目。

还有一组团队,去了陆恒出身的贫困县。

要去采访陆恒的小学、中学、高中老师,还有陆恒的一些同学。

这架势是准备将陆恒捧成科技界新星了。

陆恒也是几天后接到同学电话,才知道他们也接到采访。

稍微想了想,陆恒就知道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了。

他如今才23岁,却让夏国在基因编辑上领跑全球。

这样的年轻人榜样,肯定要重点宣传。

而且陆恒还是本土培养出的科学家。

不是海龟。

说明夏国也有顶级科学家成长的土壤。

再加上近些年来,各种人才引进计划,花了大价钱从国外引进一些人才,效果怎么样不好说,反正一些人倒是端起架子。

还有人质疑,夏国的科研环境很差,回来的科学家没多久又跑了。

现在陆恒年纪轻轻,就成为国家级实验室项目主要负责人。

也算是一个标杆。

表明一个态度。

只要有能力,在夏国就能出头。

陆恒尽力配合采访团队,还讲述了一下,相关论文已经发到国际期刊,等发表成功,陆恒就将获得博士学位。

夏国大部分高校,都要求博士论文至少要发在夏国核心期刊上。

因为这方面也比较落后,更多顶级大学,都要求论文至少要发表sci论文,最好是顶级期刊。

为了鼓励学生老师们,学校基本也会根据发表在那类期刊,发大笔奖金。

奖金最终数目也根据各领域内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按照前5%、前6%-20%、前21%-50%、后51%-100%,划分不同奖金。

可以获得数百到十几万美刀不等。

陆恒的论文如果在顶级期刊发表,至少30万以上夏元奖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