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陵出声,打断了顾月淮的思绪,说的也只是一些普通唠家常的话题:“顾同志,你是在什么地方工作的?怎么突然想到要去夜校了?”
顾月淮喝了口水,说道:“群众日报,我是群众日报的美术编辑,前些天听说年后要办夜校,想着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就去了,没想到会碰上你。”
“程同志,你怎么忽然来青安县了,还成了夜校的老师?”
顾月淮也有些好奇,这位未来的服装业大佬,莫名其妙成了老师,未来还能走那条路吗?这要是不能的话,她岂不是间接改变了程陵的未来?
程陵一顿,倒也没有隐瞒,把顾月淮离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简单的说了说。
那时候要债的人天天上门,程陵没办法,只能带着家里的弟妹搬家,但他怕搬的太近还会被找到,想了想,去了香江,准备赚到钱足够还债后再回来。
家里欠下的债务本就和他们没关系,他的父母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要债人成天流转于针织厂和程家,针织厂除了程先旭这个厂长外,还有很多高层干部。
要债人的主力军其实还是放在那些高层干部身上,对程陵这个厂长之子不算重视。
所以,程陵带着弟妹离开,前往香江,也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他去了香江后,就在一个农场落脚,日常生活就是养养鸡鸭牛羊,机缘巧合,认识了李向前和钟玲,他们两人是同事,在一个农产品公司上班,来农场是视察采购的。
双方一聊天,才知道居然是老乡,都是周兰市人,而且李向前还是青安县人。
程陵对青安县记忆很深刻,他一直记得顾月淮曾说过,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苦难,可以去青安县下辖的大劳子生产大队找她,对他来说,顾月淮是个愿意对他伸出援手的朋友,这是在程家倒了后极为罕见的温暖,他忘不了。
“后来,李向前说要回来,回青安县去,问我要不要一起。”
程陵沉默了片刻,抬头看向顾月淮,笑道:“那个时候我在想,总归是要回来的,但又不知道该去哪儿,李向前的话给了我选择,我没犹豫。”
他捧着水杯,轻声道:“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公社办夜校,要请老师,李向前推荐了我,我就承接下来,也算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了。”
顾月淮点了点头,倒还真是巧。
这时,服务员端着菜上桌了,热腾腾的菜肴散发着香气。
“你未来打算一直在夜校当老师?”顾月淮递给他一双筷子,有些好奇。
程陵倒也没隐瞒自己的想法,夹了一筷子菜:“短时间内吧,如果有了新的机会,我还是想赚钱,毕竟家里还有弟妹要养,他们……不太习惯现在的生活。”
说起这个,程陵脸上蒙上了一层阴霾,可见他也为这个苦恼了很久。
顾月淮也没安慰,喂他喝了一碗“心灵鸡汤”:“不想过苦日子也没什么不对的,你好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