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还有点儿像今天的阅兵。”
“士兵与士兵之间有着较大的间隔,马其顿长矛通常握在离柄端三至六英尺的位置。”
“每个纵列的排头三人和末尾一人属于关键位置,因而选用骁勇而技术高强的士兵。”
“作战时,整个方阵常常以坚固的密集队形跑步向前推进,就像一把攻城锤猛烈冲击敌人的队伍。”
“至于轻盾步兵的盾则悬于颈部,这就使步兵们能够用两只手去控制巨大的矛,并且彼此的身体能紧靠在一起。”
“通常在方阵行列中,每个战士拥有三尺见方的空间来施展武器,标准纵深是人人或者十六人。”
“在古希腊重,由于步兵的铠甲太重,从而无法互相保护,也就成了累赘。”
“但马其顿人却是为了进攻,则对装备严加选择。”
“首先,大小和重量已有相当程度的减轻,也不是他们后方的同伴,这士兵生存的关键不是他们的装备。”
“正因如此,马其顿方阵比它的古希腊‘前辈’更加容易被攻破。”
“但是进攻的威力却远远凌厉于前者。”
“阵中前五列矛枪在初期的交战中都与敌军直接交锋,无数支矛互相撞击,组成一堵矛的墙,鱼叉般地攻向敌人。”
“并且还可以有效将敌人的进攻有力地反弹回去。”
“后面和中间的人也不空闲,它们举起盾挡住射来的弓箭,用枪托上的尖顶把敌人刺翻在地,并用肩膀向前推进到前排士兵阵中。”
“后方士兵在作战时,无数支摇动着的枪托也会在混乱中对敌人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
“而战阵的前方,每个罗马人都被逼处于十支矛尖的攻击之下,作为靶子的敌方士兵对那些矛尖来说简直是‘供不应求’。”
“因此,每个士兵只能端平自己的矛,在来目刺杀中寻找到最关键的空间就变得至关重要。”
“进攻者应该努力在无数矛尖的缝隙之中拄到一个楔子。”
“如果矛太重,向前推进时敌人阻力太大,几分钟之内就会精疲力尽。”
“为了一往无前,士兵们根本不去想自己到底刺中了谁,又刺中了多少敌人。”
“只要能够前进,那就是成功,那就是胜利。”
“而若后退,则将伴随善恐惧心理加深和弥漫,从而让后续的士兵们开始心慌,阵型就会彻底垮掉。”
“如果第一阵列的持矛士兵败下阵去,如果敌人持剑突入方阵内部,或者情况更坏,他们已从方阵较空虚的一侧冲进来,那么,灾难就降临了,他们必死无疑。”
“虽然他们还随身携带着匕首,可惜匕首跟长矛比起来,实在太短,自然不能给马其顿士兵提供任何安全保护。”
“而持矛士兵也无法快速转身,来抵抗已攻至近身处的敌人。”
“且对于整个方阵来说,如果不光彩的弃矛后逃跑,只能使已打开的缺口变得更大。”
“同时,一个身体紧压另一个身体时,这种屈辱的逃跑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一旦进入方阵内部,敌人便开始持剑进行大肆杀戮。”
“他们割开那些方阵士兵的腹部或腹股沟处,甚至砍掉他们的四肢,直到整个方阵分崩溃散。”
“可即便已经血尸遍地,切腹取肠,这些士兵也只能抓紧他们的武器。”
“因为方阵士兵很少能听到终止前进的命令。”
“归根结底,他们的作战行动主要依据于接触、感觉,来自敌人的压力程度。”
“同时还有呐喊声和阵中流传的谣言。”
“因为灰尘、血泊和扭曲的尸体所组成的海洋,很快,就可以弄瞎内部士兵的眼睛,麻痹他们的听觉,使他们根本无法对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然而,如果勇敢的士兵们能够保持那道密不透风的矛尖之墙,同时由后面的同伴帮助他们往前推进,那么被屠杀就将是另外一方了。”
“确实一旦方阵顺利展开动作,长矛顺利开始了它们的进攻,那么便没有任何东西能抵挡希腊铁制武器的这种恐怖力量。”
“为了保护侧翼和后方,战斗开始前轻装长矛兵在方阵的后面排成纵深约八人的横队。”
“而辅助兵则在方阵前面排成散兵横队,两翼配置骑兵和一定数量的轻装长矛兵。”
“如此一来,前方士兵就能大胆的向前进攻!”
江南终于讲完了马其顿方阵的运作方式。
为了方便观众们理解,江南还从身边找来了一张纸和笔,直接画了起来。
江南的画画水平很高,只不过这次需要边讲边画,再加上还是用圆珠笔画的,自然有些潦草。
不过,画的还是很一目了然的。
很快,直播间的观众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看着江南画画,观众们甚至还想起了小时候的调皮时光。
上学时期,试问谁人没有在课本上面随意的绘画过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