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要讲的铠甲,叫做札甲!”
“春秋战国时期,甲胄的制作达到了一个高峰,逐渐出现一种因以长方形甲片为主的甲胄。”
“因该类甲片形似书札,所以又称“甲札”。”
“由该类甲片构成的甲被统称为札甲。”
刚一介绍,江南突然画风一转,道:
“有句话叫做:“神龙有鳞,勇士有甲”!”
“在战场上,铠甲就是士兵的第二层皮肤。”
“就跟现在士兵的枪械一样,都是捍卫生命的金属伴侣,甚至战友。”
“自从兵器诞生后,铠甲就与其相对立。”
“自古以来,有攻就有防,如何最好的保护有生力量,减少兵器的杀伤,是盔甲的基本任务。”
“在美观上,反映时代最好的工艺,令艺术为之倾倒。”
“在战场上,威慑面前的敌人,让对手忌惮三分。”
“在文化上,深入民族的皮肤,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军魂的象征,这就是铠甲的历史使命。”
“而札甲,就是承担起历史使命的“华夏盔甲”。”
“因为不论是哪个朝代,都曾出现过它的身影。”
“札甲顾名思义,是用皮条,绳索,作为编甲绳,将方形的甲片互相穿组。”
“并非胡乱穿插,而是上下左右纵横来穿。”
“如此一来,甲片横向,纵向都可以互相叠压。”
“这样所构成的防御效果,就不只是一个甲片,而是周围至少四个甲片。”
“而所提供的防御能力,自然也是成倍增加。”
“其次,札甲所蕴含的深厚的哲学与大义。”
“要知道,自古以来,我们华夏人都很讲究。”
“比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兽护体。”
“再比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而札甲这种纵横穿插的工艺,正是应对古人所讲究的知识。”
“用编甲绳将原本一个孤零零的甲片串在了一起,从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盔甲。”
“更是被赋予了民心,民意,民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万众一心,则万事可成的思想。”
“而如果采用类似西方板甲的大块甲片,则会更厚,更牢固,缝隙更少,而且还免去了的编甲的繁琐,可我国的工匠并没有这么做。”
“要知道,我国可是个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农业古国。”
“而在古代,我国的传统就是:男耕女织。”
“与基本分工生产方式不同,铠甲的制造很多时候需要大量的工匠。”
“而且时代越往前,技术水平要求越高。”
“特别是在战乱年代,往往没有太多的工匠能够投入盔甲的生产。”
“那如何将妇女也加入到铠甲的生产中?”
“大块的板甲自然是不行。”
“虽然不需要什么工艺,但却是一个体力活,妇女根本办不到。”
“而小小的札甲却十分合适。”
“在男性工匠锻造出出甲片后,再由妇女进行穿孔和编甲。”
“这样就将生产融入到我国的传统中。”
“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也间接的增加了产量。”
“这就是我国古代为什么扎甲多,板甲少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都有札甲的存在。”
“而刚才所提到的山文甲、锁子甲、甲骑具装等,或多或少的都有札甲的影子。”
“札甲陪伴着我国历史,盛衰更替,分分合合。”
“大到名臣将相,小到士兵小卒,基本上都穿戴过它。”
“札甲虽然并不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却是我国历史的“守护者”,更是冷兵器时代的荣耀。”
江南说的不卑不亢,男儿本色。
越到最后,还越说的越自豪骄傲。
就连嘴角,都忍不住的扬了起来。
“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貌似古代将军或者士兵的铠甲都是一片一片的!”
“没想到小小的札甲,竟然还蕴含着这么多的思想,我国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说实话,我还是更喜欢一片一片的铠甲,而不是国外那种一整块的,一点儿也不美观,而且感觉很不灵活!”
“有没有一种可能,国外根本做不出这么精湛的工艺?”
“难怪他们当初跑来,大肆抢夺!”
“现在国外的一些博物馆里还收藏着我国古代的铠甲呢!”
“岛主不是说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札甲嘛,详细说说有什么不同呗!”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颇为骄傲。
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短时间内根本挥之不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