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给人们味觉带来的,是纯正的鲜香,因此虽然被称为“海中刺客”,却与海参、鲍鱼不相上下,是海鲜中的珍品。”
“尤其是我国的荣成,海胆在那里更是传统海鲜之一。”
“荣成海岸线长,岩礁众多,浮游生物丰富,尤其是海水水质清而活,盛产海胆。”
“海胆主要分布在潮间带到几千米深的海底,多集中在滨海带的岩质海底或沙质海底。”
“一般需要两到三年的生长期,海胆便能达到成熟阶段。”
“除了有“海中刺客”的称呼,在海洋中,海胆还号称“二十四小时粉碎机”。”
“因为喜欢啃食各种藻类,最爱的就是荣成海域的海带、裙带等海藻。”
“虽然俗话有“老虎咬刺猬,无处下口”之说,但是海胆再聪明,也斗不过好猎手。”
“这个深藏于深海外表毫不起眼的家伙,终究还是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原来海胆满身是刺的外壳里面,竟隐藏着无比美味的内瓤。”
“我国民间有“冬黄夏紫”的说法,意思是冬季适合吃黄海胆,夏季则以紫海胆为最佳选择,而此时正是紫海胆和虾夷马粪胆最肥美的季节。”
“海胆吃法多种多样,各国的料理里都有它们大展身手的舞台,不管是生食还是熟食,带来的美味体验不分伯仲,挖一勺入口,从清甜细腻到肥美圆润,直接给你舌尖上极致的享受。”
“海胆怎么都好吃,最鲜美的吃法是撬开壳,用勺子直接把膏刮出来生吃,轻轻一抿,甜味就萦绕舌尖,一直甜到后脑勺。”
“而且海胆不但甜,最美妙的是鲜香十足!”
“就像吃了一个有海鲜味道的咸蛋黄。”
“除此之外,还有海胆蒸蛋、海胆丝瓜汤、海胆刺身等做法。”
“所谓海胆蒸蛋,其实就是用小刀在露出的孔洞转一圈,把海胆的嘴巴取出来,剪开一个圆口,掏出海胆的内脏。”
“再然后把孔洞剪大,进一步清理,注意留下放蛋液的高度。”
“最后,倒入蛋液,蒸四分钟左右即可。”
“而海胆丝瓜汤则比较麻烦。”
“第一,要将丝瓜洗干净刮去皮,切成片。”
“第二,肉切片,葱姜切末,鸡蛋打散备用。”
“第三,放少许油,油热后下肉片翻炒,加少许醋和生抽,下入葱姜。”
“第四,丝瓜片翻炒,加盐,不断翻炒丝瓜,直到丝瓜半透明断生。”
“第五,加入两碗开水,大火烧开,等汤水沸腾后,加入打散的蛋液。”
“第六,加入一大勺海胆卵搅拌均匀,加入几滴香油即可出锅。”
“最为简单的则是海胆刺身,只需要两步。”
“第一,在海胆壳顶端,清理出半个壳大小的口,取出海胆的内脏,留下海胆卵,然后淋上柠檬汁、生抽、辣芥酱混合的汁。”
“第二,吃的时候轻轻摇匀,让调味汁充分浸透到海胆四周,这样就可以品尝了。”
江南又介绍了好几种关于海胆的吃法。
因为他知道直播间的观众们喜欢听,更喜欢吃。
就在观众们忍不住的再次吞咽口水的时候,他已经继续道:
“提起海胆,就不得说一下它们的起源。”
“这可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与海星、海参是近亲。”
“据科学考证,海胆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史。”
“在遥远的古生代和中生代,它们有很多种类,发现的海胆化石就多达五千种。”
“由于沧海桑田的缘故,在我国的西藏高原,就曾发现过海胆的化石。”
“许多绝灭种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标志化石。”
“最早已知的海胆纲动物是在奥陶纪早期的岩石内发现。”
“而它们还成功活到了今天,根本原因是它们是一种成功及多样的生物。”
“在完好保存的标本,就连棘亦可保存。”
“但大部份发现的都只有硬壳的标本。”
“有时在化石上亦可发现独立的棘。”
“古生代完整的海胆化石非常罕有,但一般都有着独立的棘及小片的碎片。”
“很多标本是在泥盆纪及石炭纪的岩石上发现。”
“在爱沙尼亚奥陶纪及志留纪的浅水石灰岩,就因发现海胆纲动物而非常出名。”
“研究化石可以发现,古生代的海胆可能是生活于较平静的海面。”
“这是因它们的硬壳较薄,未能抵御海流的冲击。”
“在石炭纪的早期,海胆纲动物明显的有着较少的物种。”
“而此情况一直维持到二叠纪。”
“在古生代完结前,它们濒临绝种的边缘,只有于二叠纪时的六个品种。”
“到了三叠纪早期,它们的数目开始增加。”
“从侏罗纪至白垩纪,海胆纲动物衍生出不同的种类。”
“在中生代及新生代,是它们最辉煌的时期。”
“但是,大部份的化石只存在于某些地区及成某些形状,不过仍然显出它们的丰富。”
“比如,在米国德克萨斯州,就能从白垩纪石灰岩的露头中获得过千的数量。”
“有些海胆化石会被作为标准化石。”
“这是因它们的进化阶段能让地质学家知道地层的年代。”
“但是,大部份的海胆化石都只有较少的数量,而不足以提供地质学上较实在的帮助。”
“现如今,全世界现存的海胆约有一千余种。”
“按照颜色分为绿色、橄榄色、棕色、紫色、黑色五种。”
“而并非所有的海胆都是海洋十宝,只有紫海胆才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