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趟,他不仅仅获得了无数的海胆,还有数不尽的经验值。
每捕捞一个海胆,脑海里就会传来经验值增加十点的消息。
“这也太快了吧?”
“岛主:你丫的把话说明白,谁快了?”
“我手里的棒棒糖都还没吃完呢!”
“我看了一眼时间,前后也才八分钟而已!”
“原来捕捞海胆这么轻松,我还以为特别困难呢!”
“这不科学啊!为什么我跟着父母在海里捕捞的时候,根本无法在一个地方一次性找到这么多海胆!”
直播间的观众们或是调侃,或是震惊,或是疑惑。
没办法,如此轻松的捕捞情况,真的让人匪夷所思。
江南看着弹幕,笑着解释道:
“众所周知,澳洲是个神奇的国家,总是时不时冒出来各种泛滥的生物。”
“从五花八门的海鲜到各种水果,反正就是怎么吃也吃不完。”
“不仅全部都白白浪费了,而且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其中,海胆就是泛滥最为严重的物种之一。”
“来这里之前,一位五十多岁的海员曾告诉了我一件事。”
“那就是澳大利亚的海胆数量可能都超过了几千万,而且它们干饭能力一流,还喜欢成群结队的觅食,就像“土匪”一样。”
“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它们不仅吃掉了百分之九十的海藻森林,甚至连海底岩石都啃的千疮百孔,只留下一大片光秃秃的的“沙漠”。”
“你们没有听错,海胆在吃完海藻以后,还会去啃食岩石。”
“据了解,每只海胆每年会移动二十五米。”
“也就是说,这一栋路径上的一切海藻和浮游生物都会被啃食一空。”
“据悉,曾有志愿者们去海底敲碎了五点七万多只海胆,但还是没能阻止它们的快速繁殖。”
“不仅如此,这些小玩意儿活的时间还持久。”
“如果没有外力伤害的话,它们中很多可以活到十年之久。”
“由于海胆太多,捕捞起来自然方便。”
“而我这都不是最快的,曾有海员在六分钟内就装满了网兜。”
听完江南的讲述以后,直播间的观众们越发震惊。
同时,萦绕在脑海里的小问号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海胆可以如此泛滥?”
“难道澳洲人不吃海胆吗?”
“官方难道不出手吗?”
“这里难道就没有什么鱼,可以整治海胆吗?”
观众们的问题越来越多,一股脑的全都发送到了公屏之上。
江南知道自己在讲完以后,观众们会有很多问题,可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
可就算再多,也要一一回答。
江南边吹着海风,边开口道:
“海胆当然有天敌。”
“第一,狼鳗!”
“狼鳗是一种肉食性深海鱼,一般栖息在珊瑚间的岩洞中,又叫大海怪。”
“它们长相丑陋,体型健壮,成年后体长可达两点五米,体重可达三十斤,号称深海“小霸王”。”
“它们还是海洋中嘴巴最硬的鱼,攻击性也很强,面对长满尖刺的海胆,也能直接咬下去,并一口咬碎,是海胆命中注定的克星。”
江南记得自己曾经科普过海洋里最丑的十种鱼。
其中,狼鳗排名第七。
由于已经讲过,此次自然只是简单叙述一下。
“第二,刺鲀!”
“刺鲀和河鲀的远房亲戚,它们全身长满硬刺,喜欢生活在珊瑚礁中,号称海中刺猬,体型中等,成年后体长可达零点九米,是海胆最大的天敌。”
“它们牙尖嘴利,还带有毒性。”
“只需要一击,就能咬碎海胆的身体。”
“而且跟河鲀一样,还能通过鼓气让身体迅速膨胀,令自己成为一个大刺球,以此提升攻击范围。”
“有意思的是,在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上面就记载过刺鲀,且将其称为“鱼虎”。”
“因为刺鲀跟老虎一样,浑身为黄褐色,还有着黑色斑点。”
“乍一看,真的像一只小老虎。”
“第三,绿鳞鲀!”
“这是一种不多见的鱼,一般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近海。”
“它们的长相很奇特,身体侧扁,呈椭圆形,体型较小,成年后体长很难超过五十厘米。”
“绿鳞鲀全身布满骨质鳞片,可以抵御海胆的棘刺。”
“这种鱼上下颌各有八个门齿状大牙,能够把软体动物的坚硬外壳咬碎。”
“它们在捕食时,首先用嘴叼着海胆的一根棘刺,然后把它从海底提起來,最后再扔向海底。”
“海胆经这么一提一扔,身体很容易翻转过来,导致口部朝上,露出自己的软肋。”
“绿鳞鲀则趁此良机,立即咬住海胆柔软的口部,由外向内慢慢地吃掉海胆。”
“总之,就是战斗力极强,防御力也十分出色。”
“总结起来四个字:攻守兼备。”
“这些鱼当然会捕捞海胆,但是由于人类经年累月的商业捕捞,把这些海胆的天敌捕捉的太多太多,留下来的海胆自然便在浅水区“称王称霸”,泛滥成灾。”
“其次,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地处热带、亚热带,全年气温较高、降雨充足,而且四面环海,温暖的海水条件,极其适合海胆的生长发育,是海胆梦寐以求的栖息地。”
“除此以外,近年来的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海水温度大幅度提升,导致很多海胆都扩大了活动范围,数量也出现爆发式增长。”
“综上所述,由于种种原因,海胆便大规模泛滥了。”
江南一口气就回答了两个问题。
直播间的观众们在听完以后,全都了然的点点头。
而江南并没有停下来,继续道:
“澳洲人民还真的不喜欢吃海胆。”
“对于很多人来说,海胆不仅味道鲜美、口感滑嫩,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脂肪和维生素。”
“既可以用来做刺身,也可以用来炒饭和蒸鸡蛋。”
“总之,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但在澳大利亚,海胆真的非常不受欢迎。”
“当地也没有食用海胆的传统。”
“因为海胆的肉实在太少了,而且全身都是长刺,没有经验的人处理起来会很困难,一不小心就被扎得嗷嗷叫。”
“且捕捞海胆是一种很辛苦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受伤,很多渔民都不愿意干。”
“最重要的是,当地厨师水平堪忧,根本没有咱们华夏厨师那般精湛,将海胆做成美味。”
“正因如此,海胆才会没人想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