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猪来到经常去的地方,松树底下隐隐约约就埋着昔日无人问津的猪拱菌。
这个时候天还没有亮,李富贵带着手电筒,率先采集到周围的两个松茸。
妻子和小李子也陆续有了发现。
很快,猪猪也飞速有了发现,它长长的鼻子在松树下拱了拱,哼哧哼哧要动嘴的样子,小李子立马大喊一声,从它的嘴下抢走了猪拱菌。
猪猪一头懵逼,亮晶晶的大眼睛,似乎在问,干嘛抢猪的食物还有没有天理了,平时不给好吃的就算了,这都还要抢。
猪猪好在脾气很好,哼哧哼哧就准备寻找下一个目标。
而小李子去拿着刚才抢下来的猪拱菌仔细看了看,顿时惊呼道:“爸爸,这个猪拱菌有六公分了!”
六公分的猪拱菌都能卖上两块钱一斤了。
李富贵乐呵地接过,夸奖了小李子两句,就赶忙又拿起手电筒找菌子。
除了猪和狗能够靠着灵敏的嗅觉找到猪拱菌之外,人也能够凭借经验,找到猪拱菌。
猪拱菌一般会在腐烂堆积的松树叶底下,而猪拱菌是一种特殊的真菌,它所在的地方,需要吸取周围所有植物的营养才能生长,所以,有它在的地方,周围基本上都没有任何的植被,仔细地观察,微微隆起的土地,大概就有可能是猪拱菌的藏身之处。
李富贵经验老道,在猪拱菌长势最好的秋冬两个季节,为了猪吃的营养开心,好杀年猪做腊肉,还会特意地挖很多猪拱菌给猪食用。
他很快就找到了猪拱菌扎堆的地方,在欧洲价值千金的猪拱菌,就像土豆一样被大量地挖掘了出来。
因为猪拱菌不值钱,一般没人挖,一挖也就特别的大。
而且猪拱菌比松茸更占分量,现在对他们全家的情况来说,找猪拱菌要比找松茸来的更轻松。
很快,他们家就在天亮的时候,挖到了半背篓的猪拱菌。
其他村民看到他们挖了这么多,也迅速地扩展到他们的挖掘的位置,导致李富贵心里憋了一肚子火气。
但山是大家的,他就算是不乐意,也必须和村民们共享这些天赐的财富。
但是,却不断地加快了寻找猪拱菌的动作。
过了一会儿,林子里传来悉悉索索的脚步声。
大家抬起头,便敏锐地发现,这不是他们日照村的人。
村民们在刹那间,同仇敌忾,大声呵斥道:“你们不是我们村的,这是我们村子的山,赶快滚!”
老钱自从发现松茸值钱之后,不管当地人是如何地生气,也会偷摸地溜进山里挖掘松茸。
而且,老钱认为,松茸是山里的,这山又没有写当地人的名字,凭什么不能让他们这些外乡人也挖掘。
政府都没有下命令不准他们挖呢。
但是,毕竟是当地人的地盘,惹恼了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
老钱往往被村民们发现之后,都会火速换个地方。
但是他眼睛比较尖,突然就发现,往常抢松茸抢的不行的村民们,居然挖起了猪拱菌。
他是从其他的省会来的,猪拱菌这种菌子,见都没有见过。
但是他比较聪明。
在发现这一点儿不用寻常之后,就悄摸地起了疑惑。
这种菌子,难道比松茸还值钱?
他便使劲地留意了周围村民们的动静,听到他们口中盘算能够卖多少钱的时候,立马就和日照村的村民们一样,挖起了猪拱菌。
但是,他的经验不足,在松树下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几个猪拱菌。
捡了半篓子的松茸,怕卖掉的时间来不及,就带着两斤多一点儿的猪拱菌先进镇上了。
他来的算是早的,但是排在他前面准备卖菌子的山民们,个个手里都提着猪拱菌和松茸。
这让他终于憋不住问前面的村民:“哎,大兄弟,这种菌子收多钱啊?”
他指了指自己竹篼里的菌子。
前面的村民一听他外地口音,就知道他不是本地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硬是一句话不说。
老钱冷哼一声,不说就不说,反正一会儿就知道了。
等了好久,终于排到老钱了,称重的小伙儿一看他这些没有清理,上面全是泥浆,还没有分类大小的猪拱菌就道:“你一起卖啊?猪拱菌一起卖只收两毛钱一斤哈!”
此话一出,老钱就急了,连忙道:“我不知道还要清理,我要是清理分类好的话,都多少钱一斤啊?”
小伙子指了指后面收来的猪拱菌道:“三到四公分都是一块钱一斤,四到五公分,是一块五,以此类推,一定得干净,也不要伤到外皮和有虫眼,不然,都照两毛钱一斤算劣等收购。”
老钱高兴地道:“好好,我现在就清理。”
一块钱一斤,大的能够卖几块钱一斤,怪不得,那些村民看到他挖掘猪拱菌,跟要吃了他似的。
这玩意儿比松茸还要值钱呐。
老钱那两斤的松露,分类好了,挣了四块六毛钱。
他乐呵地揣上,得知松露任何时间段都收之后,又准备进山挖松露。
但这次他又学聪明了,还特意花了一块钱,向一个老村民打听如何快速地挖到松露。
得知找松露最好的办法是养一条狗,老钱立马去买狗。
但是镇上的狗好像一夜之间都消失没了。
他买不到,就只好去别的镇上买狗。
大家热热闹闹地挖掘松露,姜安诚则在一户村民家门前,发现了一株惊人的三角梅。
这株三角梅正是繁花期,万紫千红的花朵,就像把整片天空都渲染了,美不胜收。
之前就有人找来东南路市场,问能不能给他找一些大型的好看的园艺植物。
这一株繁盛的三角梅,立马让他想到了这位老板的要求。
姜安诚一个劲儿围着三角梅转,还不断地抚摸三角梅的躯干。
老太出来问:“你干啥啊?”
姜安诚笑道:“我看这株三角梅有些年头了,感觉不错,想买回去种在院子里,阿婆,您卖吗?”
老太眼睛一亮,顿时问:“你给多钱啊?”
姜安诚直接喊价:“一百块钱。”
老太立马道:“太少了,两百!两百我就卖给你!”
两百就是一个工人的一个月的工钱了,老天觉得这个价钱很高了,要是姜安诚还价到一百五,她也能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