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稍微近一些的山民,回去的时间也比较晚。
姜安诚他们这身打扮,一看就是有钱的老板。
他一进到市场街道里,就引来了大爷大妈们热情地招呼。
姜安诚仔细看了看他们的菌子,无论是牛肝菌,松茸,鸡枞菌,鸡油菌,青头菌等等,品质都很不错。
尤其是松茸,一点儿也不属于他们菌花村的品质。
要是能够出口,就市场上这些,他统统都能收购五块钱一斤。
可惜,就是交通不方便,要是他想搞,就得修公路。
但修公路投入大,为国家做贡献,却不能收过路费收回成本,否则,就是违法的。
姜安诚问了一下松茸的价钱,老太太热情地不像话,生怕他不买,直接一口价:“这些全部给五毛钱就行了。”
老太太面前不单单是松茸,还有云城人最喜欢的见手青,干巴菌,虎掌菌等等,要是放到城里去,至少也能卖个十几块钱。
但她只要五毛钱!
可见,这个镇子是有多么的贫困。
确实,凤凰镇就像是凤凰栖息的山峦,只有山,土地稀少,菌子产出大,可不就不值钱。
姜安诚拿出五块钱,将这些菌子全部买下,才问老太太:“阿婆,你们这里不产猪拱菌吗?”
别看凤凰镇现在穷,连镇上的建筑都是木头和泥巴糊成的老房子,但是,因着以后远近闻名的白松露,这里的百姓可都人均富翁。
老太太愣了一瞬,又赶忙道:“那是猪吃的,不好吃!”
老太太很淳朴,只是单单想告诉姜安诚猪拱菌不好吃。
姜安诚笑道:“我就喜欢猪拱菌,你们家附近有没有嘛?”
老太太嘀嘀咕咕,大概是觉得,居然会有人喜欢吃猪拱菌,她立马道:“有的,有的,你要好多嘛,我现在就回去给你挖来。”
姜安诚笑问:“你们这里的猪拱菌是什么颜色的啊?有没有白色?”
老太道:“白色,黄色,黑色都有,你买这玩意儿,还挑颜色啊?”
老太太就差没在脸上写姜安诚口味真奇怪了。
姜安诚听到她说有白色的松露,脸上迸发出几分光彩:“那您可以带我们去看看嘛?挖完我们直接就带走!”
老太太看他们也不像是坏人,而且,家里也实在没啥子能够让他们抢的。
老太太毫不犹豫地点头:“好啊,你跟我走嘛!”
老太太收拾起背篼,又突然想起来到:“我要去前面的那间铺子拿块儿布,你们跟我一起去嘛。”
姜安诚点头:“好的。”
老太太要去卖布的街道,沉淀了岁月,十分有当地的风情地貌。
姜安诚看到路边有卖黄粑的。
这种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里面还添加了红糖,包裹的姜叶有一股独特的香气,是黄粑的灵魂。
让黄粑香香甜甜糯糯,姜叶的香气还挥之不去。
小鱼儿连不迭地点头,姜安诚便给大家一人买了一个,顺带还给老太太买了一个。
老太太坚决推拒,坳不过姜安诚的热情,才小心翼翼地放进背篼里。
没一会儿,就到老太太要买布的布店了。
这是一家民族传统扎染店。
所有的布料花色,都是用纯天然的植物汁液染色而成。
色彩不是特别的明艳,看上去,却很自然舒服。
云城是一个少数民族特别多的地域,所以,姜安诚他们对扎染的接触都很多。
孙妙兰以前也会专程买白色的布料,摘下当季节最新鲜的葡萄,吃掉葡萄之后,用葡萄皮取汁水,然后对白色的布料进行染色。
想要染出不同的纹路花纹,就需要用皮筋或者绳子将卤料给扎结,等染色成功之后,打开就能够得到漂亮的图案了。
老太太买白色的布料,也是图便宜。
但是,老太太自己身上染色的布料花纹就听好看的,非常有复古的奢华感。
图案相较于其他人,染得非常精致了。
听老太太和店主交谈,姜安诚才知道,老太太是位出色的印染设计师,专门给店家印染比较复杂的图腾样式。
姜安诚随同老太太一起从布店出来,不由刮目相看:“阿婆,您可真厉害,还能专门在店主这里拿订单。”
老太太苦笑着说道:“没有办法啊,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
老太太的脸上的沟壑,就像一道道磨难,坚毅又苍然的目光,让姜安诚十分动容。
等到了老太太家里,姜安诚才知道,老太太为何这般贫苦了。
丈夫瘫痪躺在床上,需要她照顾拉屎拉尿喂饭等等一切日常。
两个儿子,看起来都几十岁了,都是智力较低的低能儿。
大概和近亲结婚有关系。
姜安诚叹息一口气,拒绝了老太珍藏化了的糖块儿。
老太太也担心姜安诚嫌弃,便对小鱼儿和曾双林和蔼可亲地道:“后面有几颗果树,你们想吃就摘吧!”
小鱼儿和曾双林看了看姜安诚的颜色,姜安诚点头,他们才在龙玄的看护下,去摘果子。
姜安诚则跟着老太太去挖松露。
老太太家里养了两条忠心耿耿的狗,年纪看上去也挺大的。
干起活儿来,却半点儿不拖泥带水。
没一会儿,就汪汪叫了几声。
示意老太太这里有松露。
老太太利索地挖掘出一块儿拳头大小的松露。
姜安诚定睛一看。
好家伙,可不就是他心心念念的白松露。
他用随身携带的刀具,将白松露切开,里面白色大理石般的花纹,还有比黑松露还要强烈的香气,无一不在表达,它就是姜安诚要找的顶级白松露。
和法国的白松露高度相似达到百分之九十八。
姜安诚激动地道:“阿婆,这就是最大的白松露了吗?”
老太太愣了一下,“白松露是啥?猪拱菌吗?”
姜安诚忙不迭地点头:“对,就是猪拱菌!”
老太太比划了几下,说道:“有两个拳头那么大的呢!都没人吃,我也不养猪,拿去卖还累,都懒得挖。”
姜安诚激动不已,两个拳头那么大,都可以上拍卖会了。
姜安诚突然就兴奋起道:“阿婆,你放心,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阿婆觉得他有点儿奇怪,猪拱菌又不值钱,怎么可能好起来。
除非他一直来找她收猪拱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