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安诚便拿起一片菌子干问:“当地老百姓能够晒出这种品质的菌子嘛?”
云城是一个兼具各种气候的城市,所以,别看离得近,不用地区的温差,也会导致晒出来的菌子略有不同。
要是潮湿的地方,有些菌子即便是晒出来了,也有软乎乎的那种感觉。
要是山民们都能在自家晒出高质量的好菌子,然后再进行收购清点包装,其实更节省成本。
对山民来说,这拥有了巨大的收入来源。
毕竟,有些山民们的家离着镇上太远了,每天来镇上买菌子,会耽误很多的时间,要是能够几天进城批量卖一次,百姓们会更加便利地分配自己的时间。
赵怀民乐呵呵地道:“肯定是有的,但是,他们削出来的形状都不一样,晒出来的菌子也千奇百怪,一般大的市场就不要这种菌子。”
姜安诚点点头,“确实。”
要是任由山民们晒菌子,菌子的大小什么的都不好掌控。
要么就得给他们进行科普。
得他们看人家卖过几回,别人赚到钱了,他们没有赚到钱,或许就知道了。
姜安诚又看了看赵怀民这两台机械:“买了有几年了吧?”
赵怀民点头:“也就两年。”
姜安诚笑道:“要是家家户户都有一台,大家就能自己在家加工菌子了。”
一台烘干机的产出量相当大,要是能够让山民们自己加工,那就不用建设工厂,直接收购了。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华国全国通电,到2000年的时候,都还有些偏远地区没有实现。
机械耗电量巨大,现在就是城里也经常停电,就更不可能了。
赵怀民也知道姜安诚开的是玩笑,笑道:“等大家都有钱了,就行了。”
赵怀民又耐不住性子地问:“老板,我在家里也能加工菌子,可以收购我的啊!”
要是能和姜安诚谈成稳定的合作,那就美滋滋了。
听说姜安诚给价给的尤其爽快呢。
姜安诚笑道:“慢慢来,不着急。”
姜安诚要自己能够收菌子制成干菌子,就没有必要收赵怀民的干菌子来增加成本。
他跟着来看看赵怀民加工的菌在,其实也是看镇上有没有可用的人才,专门帮他管管加工厂。
发现赵怀民志向是自己搞生意,他就没有发出邀请。
确定当地好菌子烘干之后的品相很好,姜安诚就和许镇长来凤凰镇转了转,勘察哪里适合建厂。
等姜安诚回去找陈宇飞的时候,他的嗓子已经哑了。
百姓们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他们的人手也不多,光是说话都要累死了。
不过,在陈宇飞和大家的面前,缺多了一堆的花果蔬菜。
有石榴,红毛丹,人参果,还有无花果,秋栗子等等。
姜安诚咂舌:“都是老百姓送的?”
陈宇飞点头:“那可不,有些放下就跑,就怕咱们不收。”
老太太挣了那么多的钱,还专程让面馆给他们没人订了一碗豆花米线,配上劲道的卤牛肉,诱人无比。
姜安诚也有点儿饿了,琢磨着让人吧钱给老太太。
老太太却带着两个傻儿子直摇头,“老板不嫌弃就好。”
老太太家里那么贫困,能舍得花这些钱请他们吃饭也不容易。
姜安诚笑道:“谢谢阿婆,有条件了,就可以请人把你们家的房子给修一修了。”
阿婆道:“算了算了,就不修了,等我不行了,我就把俩孩子托付给我哥,多给他们攒点儿钱就行了。”
俩没有自理能力的傻子,就算是自家亲戚,收了钱恐怕也难免嫌弃。
姜安诚感叹老太太一辈子都在为儿子操心,一大把年纪了,还要伺候瘫痪在床上的丈夫,俨然比孙妙兰上辈子还惨。
不由便多嘴了一句:“还是修一修吧,万一下雨,房子塌了也不好,修个简单的,万一您孩子将来有什么个意外,也有个去处。”
虽然智力只有两三岁,但他们自己找点儿吃的,简单的生活能力还是有的。
知道姜安诚是好心提醒自己防人之心不可无。
老太太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知道姜安诚肯定是看不上她这点儿三瓜两枣的,便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掏出一千块钱,递到姜安诚面前。
姜安诚一愣:“阿婆,你这是什么意思?”
老太太泪眼婆娑地道:“我最近身子骨快不行了,我想把这三千块钱寄存在姜老板这里,要是姜老板有时间,等我死了之后,麻烦帮我邮寄给我两个儿子,每年一百块钱就行。”
三千块钱对于现在是个不小的数字,山里人能吃好久。
但是,通货膨胀之后的未来,三千块钱根本就不值钱了。
姜安诚看着老太太,念在一片慈母心肠,对老天太道:“阿婆,我看您身子骨还硬朗,不要说这种丧气的话,要您啊,真觉得你身体不适了,就去厂里把钱交给厂子,我会安排的好吗?”
姜安诚交代一句话的功夫,能让一位母亲安心,他就算是在给自己积德了。
老太太看他答应了,激动不已,除了自家哥哥,能有这么一位大人物照拂,两个傻儿子,应该能够得到舅舅家的妥善照顾了。
老太太走了,陈宇飞咬着苹果道:“哥,这种事儿多着去了,你管得过来嘛!”
陈宇飞潜台词是觉得姜安诚不该管。
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些人,就会越来越过分!
姜安诚是因着自己上辈子的处境,才动了帮助老太太的心思,也不是什么人都帮。
而且未来的大人物都有专门的慈善基金会,专门让人帮助困难人群,国家鼓励慈善,还能免税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