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第245章 乡野之行(1 / 2)

第245章 乡野之行

姜安诚笑道:“英语老师哪里不能找,艾尔大厨也就在我们这里呆不了多长的时间,就让他好好的玩儿吧!”

孙妙兰点头:“好的,是我考虑不周了。”

姜安诚又问孙妙兰:“最近在家学习的怎么样?”

孙妙兰本身很聪明,所以,有抓人辅导的情况下,很快就把初中的知识大概过了一遍。

现在的初中知识也都相对比较的简单。

孙妙兰要是能赶上今年九月份的一次考试,就能够顺利地去读初中或者技校了。

等进了技校,她还可以学习提升学历,她的目标,就是坐姜安诚身边有能力的女人。

就算是想学农科,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他们的鲜花事业。

而她本身也擅长种地,很喜欢和鲜花植物打交道。

姜安诚笑了笑,搂住孙妙兰越发纤细的腰身说:“你也别太累,平时还看看孩子呐,累坏了怎么办。”

实在是太难受了,是想看看都没有办法抬头看看。

但是,资金不足,也就只挖了个泥路。

本来公路是要一口气修完,最少要铺上水泥才算完事儿。

姜安诚特别喜欢吃香椿,孙妙兰也很喜欢,所以他们全家都有喜欢吃香椿的基因。

小鱼儿比了一个手势,示意李果果要安静听话。

而他们云城人,一到春夏两个季节,往往都会变成菜桶,多吃菜,少吃饭这种模式。

孙妙兰朝姜安诚挤挤眼睛,丝毫不足道后视镜里的画面,让龙玄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这一打,无信号。

高兴地道:“我准备摘香椿,一种非常好吃的植物,你肯定没有吃过把,你个城里来的小包子!”

姜安诚还真不懂,连忙道:“是我没有想到这茬,我保证我们肯定带了奶粉,而且,还不止一罐,就算是喝完了,我也坐飞机去给买!”

“哥哥实在是太聪明了!”

刚好能够容纳俩个小轿车并排进入的程度。

姜安诚把这事儿忘记。

李果果追在小鱼儿的身后,问小鱼儿在干什么。

上一次被偷车,给他留下了不小的阴影呢。

距离上次过年,这都已经好久了。

孙妙兰也是吃了晕车药才上车的,但是,这次感觉特别的难受,就是想吐,想把胆水都要吐出来的那种感觉。

怕上面还有刺,果果想去捡的时候,他立马就阻止了,自己上手去捡。

李果果长得很可爱,但是又是一个精致漂亮的小胖妞儿。

说完这句话,姜安诚就捂上嘴。

没一会儿的功夫,小鱼儿又搞了一些刺花苞。

姜安诚问小鱼儿:“要不要带妹妹去摘花花?累不累?累的话,想休息休息,明天再玩儿吧。”

李元明挺严肃的,但是看着小鱼儿,也总会露出几分欣慰的笑容。

因着乡下那些木匠,总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所以,总是要留一手。

知晓孩子太小和牛奶都很有问题后,她养孩子就比养小鱼儿当初的时候,更加的仔细了。

孙妙兰下意识又担心起来,问了一下姜安诚:“我走的时候,确定有把奶粉带上是吧?”

一般男的都不会拒绝相亲,要是拒绝,心里十有八九有看上的人了。

因为小鱼儿承诺了果果,只要好好干活儿,一回儿就有她的一份儿。

小鱼儿一开始很不喜欢,但是习惯了就还觉得蛮可爱的。

忽地,狗蛋注意到小鱼儿身边的李果果,突然间就惊叹地说道:“我靠,你妹妹,这么几天就长这么大了啊?这也太厉害了!”

树头菜是一种和香椿类似的才,云城人很多叫它刺花苞,因为树干有很多的刺,但是它在当地又被称为“山菜之王”,有着特别的鲜嫩。

无论是哪种原因,对上辈子的小鱼儿来说,都是非常残忍的剥夺他的梦想。

汽车一路行驶在蜿蜒的马路上,不同于沪城周围的乡野地貌,让李元明全家和艾尔大厨都很好奇。

李果果果然朝他投去了羡慕激动的目光。

即便是不会说话,这智商也够用了。

果果问小鱼儿:“哥哥,我们真的要吃这么漂亮的小花花吗?”

小孩子小的时候,归属感最容易改变。

南瓜花可以用来油炸,也可用做汤,还可以清炒,反正是云城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鲜花蔬菜。

姜安诚和孙妙兰上辈子都没能给小鱼儿抱过兴趣班,知道小鱼儿长大了,结婚生孩子了,他们甚至都没有发现过小鱼儿的天分。

这会儿,他已经适应了城里的生活,觉得乡下是他第二个家了。

小鱼儿开心地笑起来,露出一排小白牙。

小鱼儿脑袋竖的更高了。

看看之后,进入到分叉口,颠簸的泥泞道路,就让他们毫无欣赏的想法了。

要是她没有干活儿,就只能给她尝尝,不能多吃。

小鱼儿回来,就很喜欢干这种事情。

哪里环境好,离得医院也近,很时候李元明一大家子都在那里住。

果果不认识前面两种,但是,这种是鲜花啊。

而小鱼儿却一脸兴奋地认出:“爸爸,这是我们村里新修的公路吗?”

当然,别的小朋友似乎也挺喜欢。

可惜的是,姜安诚曾经有体会过,却又失去了。

小鱼儿小心翼翼地靠近,终于,打下来几个刺花苞。

一是为了带了艾尔大厨和李元明一家玩儿玩儿,而是回家也有些事情要处理交代。

姜安诚笑道:“没有信号而已,车上有人怕什么,这么明显的车,量他们也不敢偷。”

孙妙兰之前也不懂,但是她在城里之后,机会,每个周都去检查,一来二往,宣传栏上的东西,便都被她看进去了。

很可能是小鱼儿的天分,在日积月累的压力中,被印制了。

小鱼儿可兴奋了,一直念叨着村里的小伙伴。

在市场上卖的是相当的贵。

没一会儿,小鱼儿和李果果就来到了一棵很大的老香椿树前面。

小鱼儿自己都不够高,需要那竹棍子才行。

姜安诚看了看后面生龙活虎的倆孩子,又看向李元明女儿,李果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