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天子断案(2 / 2)

便拿起朱笔,将大理寺判罚的那些从犯,全部减罪。

刺配沙门岛的,改为流一千里。

绞刑改成刺配,斩首改为绞。

想了想,他又提笔,圈起了对秦和的判罚,将凌迟改成斩首。

毕竟,杀人不过头点地。

凌迟太过残忍了!

但,这卷宗还没有完,因为后面,还有大理寺对苦主李三用的弟弟妹妹状告陈留县的判词。

这封判词,判令有司,从抄没的秦和家产中,截留钱一千五百贯丶田产两百一十亩,赔偿给李三用的两个弟弟和一个未婚配的妹妹。

并令这三兄妹,均分所得赔偿。

判词没有问题,符合大宋当下的社会和刑律。

唯一的问题是……

没人性!

因为,从卷宗可知,李三用那个未婚配的妹妹,还未满十五。

然而,她却能分到五百贯的赔偿款和七十亩的土地。

这是什麽?

小儿持金于闹市!

对人性而言,这种考验太过苛刻了。

赵煦在现代,看过很多宋代地方的史料,在这些史料中,最常看到的是——父母死后,留下的幼子丶幼女,基本都活不了!

暴病丶急病丶溺水丶失足……

是这些可怜人最常见的结局。

但,他们真的是暴病丶急病丶溺水丶失足吗?

故此,赵煦将判词圈起来,然后在旁边写到:朕闻礼曰:子妇无私货,又观《刑统.户婚律》曰:诸应分田宅者,兄弟均分!此诚定分止争之良法也!

李氏为良善李三用之胞妹,虽系女流,却未有婚配,当属本宗,依律均分田宅可也。

然其终有出嫁日!

朕循天理人情,用礼教宗法。

今判:

其一:李氏未出嫁,当与兄弟均分李三用之产。

其二:李氏出嫁,当将所得钱丶产,归于本宗。

其三:依律,出嫁女,当得其所当分家产之半为其妆奁。

其四:若李氏中道不幸,未曾出嫁而亡,则其所得訾产,依户绝官没!

(本章完)

不是的话,那就请回去生孩子吧。

治国这种事情,就不需要你操心了。

而王安石,显然也知道这些。

故此,他隐居江宁后,就一直不问朝政。

直到赵煦登基,在赵煦的不断暗示下,他才慢慢重新活跃起来。

想着这些事情,赵煦嘴角就微微翘起来。

一直以来,他在默默做的,就是当一个新党眼中合格的圣人天子。

同时也做一个旧党心中的『宽仁明君』。

主打就是一个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认。

这种渣男策略,在如今的形势下,非常好用。

「母后教诲的是……」赵煦迎着向太后的眼神,轻声道:「今日,儿便与母后一起审阅诸卷宗吧!」

母子两人,于是回到保慈宫的内寝,坐到那坐褥上,命人将都堂送来的相关卷宗奉上。

向太后首先挑选了一下,然后就拿出了一份卷宗,递给赵煦:「六哥且先看看这份卷宗和大理寺的判词……」

赵煦点点头,接了过来,然后认真的看了一遍。

这份卷宗,就是陈留县胥吏秦和殴杀良善李三用案的审理情况和判决结果。

根据审讯,秦和殴杀李三用『确系出于贼臣陈留县押司德利唆使』『意在破坏朝廷大政,诋毁天子圣德』。

所以,依律,秦和以谋杀丶诽谤君父丶诅咒不臣等罪名,被判处腰斩弃市,并抄没其全部家产。

当初那十多个跟着秦和,一起参与了殴杀李三用的胥吏,也被大理寺重拳出击。

尽管,大理寺的卷宗上,也承认这些人『多不知贼吏之奸恶丶贼官之阴邪』。

可他们终究是附逆了啊!

所以,最轻的也是刺配沙门岛,遇赦不回!

其他人等,分别被处以斩首到绞刑不等的死刑。

看到这里,赵煦抿起嘴唇来,指着卷宗上的那些判决文字,轻声道:「母后,儿臣以为,大理寺在对这些从犯的判决,似乎过重了……」

「彼等,既『多不知贼吏之奸恶』更不知那贼臣德利之阴邪,儿以为,还是当予以宽从……」

赵煦在现代留学,学到的最重要的政治智慧之一就是——为君者应该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假如,皇帝不让别人活,那麽别人也可能不会让皇帝活。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向太后微笑的点点头:「六哥是圣主明君,自当推恩于民!」

说着,她就唤来了一个内臣,命其取来朱笔。

「六哥,且在这卷宗上,写下德音赦文吧!」

「嗯!」赵煦点点头。

便拿起朱笔,将大理寺判罚的那些从犯,全部减罪。

刺配沙门岛的,改为流一千里。

绞刑改成刺配,斩首改为绞。

想了想,他又提笔,圈起了对秦和的判罚,将凌迟改成斩首。

毕竟,杀人不过头点地。

凌迟太过残忍了!

但,这卷宗还没有完,因为后面,还有大理寺对苦主李三用的弟弟妹妹状告陈留县的判词。

这封判词,判令有司,从抄没的秦和家产中,截留钱一千五百贯丶田产两百一十亩,赔偿给李三用的两个弟弟和一个未婚配的妹妹。

并令这三兄妹,均分所得赔偿。

判词没有问题,符合大宋当下的社会和刑律。

唯一的问题是……

没人性!

因为,从卷宗可知,李三用那个未婚配的妹妹,还未满十五。

然而,她却能分到五百贯的赔偿款和七十亩的土地。

这是什麽?

小儿持金于闹市!

对人性而言,这种考验太过苛刻了。

赵煦在现代,看过很多宋代地方的史料,在这些史料中,最常看到的是——父母死后,留下的幼子丶幼女,基本都活不了!

暴病丶急病丶溺水丶失足……

是这些可怜人最常见的结局。

但,他们真的是暴病丶急病丶溺水丶失足吗?

故此,赵煦将判词圈起来,然后在旁边写到:朕闻礼曰:子妇无私货,又观《刑统.户婚律》曰:诸应分田宅者,兄弟均分!此诚定分止争之良法也!

李氏为良善李三用之胞妹,虽系女流,却未有婚配,当属本宗,依律均分田宅可也。

然其终有出嫁日!

朕循天理人情,用礼教宗法。

今判:

其一:李氏未出嫁,当与兄弟均分李三用之产。

其二:李氏出嫁,当将所得钱丶产,归于本宗。

其三:依律,出嫁女,当得其所当分家产之半为其妆奁。

其四:若李氏中道不幸,未曾出嫁而亡,则其所得訾产,依户绝官没!

(本章完)

不是的话,那就请回去生孩子吧。

治国这种事情,就不需要你操心了。

而王安石,显然也知道这些。

故此,他隐居江宁后,就一直不问朝政。

直到赵煦登基,在赵煦的不断暗示下,他才慢慢重新活跃起来。

想着这些事情,赵煦嘴角就微微翘起来。

一直以来,他在默默做的,就是当一个新党眼中合格的圣人天子。

同时也做一个旧党心中的『宽仁明君』。

主打就是一个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认。

这种渣男策略,在如今的形势下,非常好用。

「母后教诲的是……」赵煦迎着向太后的眼神,轻声道:「今日,儿便与母后一起审阅诸卷宗吧!」

母子两人,于是回到保慈宫的内寝,坐到那坐褥上,命人将都堂送来的相关卷宗奉上。

向太后首先挑选了一下,然后就拿出了一份卷宗,递给赵煦:「六哥且先看看这份卷宗和大理寺的判词……」

赵煦点点头,接了过来,然后认真的看了一遍。

这份卷宗,就是陈留县胥吏秦和殴杀良善李三用案的审理情况和判决结果。

根据审讯,秦和殴杀李三用『确系出于贼臣陈留县押司德利唆使』『意在破坏朝廷大政,诋毁天子圣德』。

所以,依律,秦和以谋杀丶诽谤君父丶诅咒不臣等罪名,被判处腰斩弃市,并抄没其全部家产。

当初那十多个跟着秦和,一起参与了殴杀李三用的胥吏,也被大理寺重拳出击。

尽管,大理寺的卷宗上,也承认这些人『多不知贼吏之奸恶丶贼官之阴邪』。

可他们终究是附逆了啊!

所以,最轻的也是刺配沙门岛,遇赦不回!

其他人等,分别被处以斩首到绞刑不等的死刑。

看到这里,赵煦抿起嘴唇来,指着卷宗上的那些判决文字,轻声道:「母后,儿臣以为,大理寺在对这些从犯的判决,似乎过重了……」

「彼等,既『多不知贼吏之奸恶』更不知那贼臣德利之阴邪,儿以为,还是当予以宽从……」

赵煦在现代留学,学到的最重要的政治智慧之一就是——为君者应该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假如,皇帝不让别人活,那麽别人也可能不会让皇帝活。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向太后微笑的点点头:「六哥是圣主明君,自当推恩于民!」

说着,她就唤来了一个内臣,命其取来朱笔。

「六哥,且在这卷宗上,写下德音赦文吧!」

「嗯!」赵煦点点头。

便拿起朱笔,将大理寺判罚的那些从犯,全部减罪。

刺配沙门岛的,改为流一千里。

绞刑改成刺配,斩首改为绞。

想了想,他又提笔,圈起了对秦和的判罚,将凌迟改成斩首。

毕竟,杀人不过头点地。

凌迟太过残忍了!

但,这卷宗还没有完,因为后面,还有大理寺对苦主李三用的弟弟妹妹状告陈留县的判词。

这封判词,判令有司,从抄没的秦和家产中,截留钱一千五百贯丶田产两百一十亩,赔偿给李三用的两个弟弟和一个未婚配的妹妹。

并令这三兄妹,均分所得赔偿。

判词没有问题,符合大宋当下的社会和刑律。

唯一的问题是……

没人性!

因为,从卷宗可知,李三用那个未婚配的妹妹,还未满十五。

然而,她却能分到五百贯的赔偿款和七十亩的土地。

这是什麽?

小儿持金于闹市!

对人性而言,这种考验太过苛刻了。

赵煦在现代,看过很多宋代地方的史料,在这些史料中,最常看到的是——父母死后,留下的幼子丶幼女,基本都活不了!

暴病丶急病丶溺水丶失足……

是这些可怜人最常见的结局。

但,他们真的是暴病丶急病丶溺水丶失足吗?

故此,赵煦将判词圈起来,然后在旁边写到:朕闻礼曰:子妇无私货,又观《刑统.户婚律》曰:诸应分田宅者,兄弟均分!此诚定分止争之良法也!

李氏为良善李三用之胞妹,虽系女流,却未有婚配,当属本宗,依律均分田宅可也。

然其终有出嫁日!

朕循天理人情,用礼教宗法。

今判:

其一:李氏未出嫁,当与兄弟均分李三用之产。

其二:李氏出嫁,当将所得钱丶产,归于本宗。

其三:依律,出嫁女,当得其所当分家产之半为其妆奁。

其四:若李氏中道不幸,未曾出嫁而亡,则其所得訾产,依户绝官没!

(本章完)

不是的话,那就请回去生孩子吧。

治国这种事情,就不需要你操心了。

而王安石,显然也知道这些。

故此,他隐居江宁后,就一直不问朝政。

直到赵煦登基,在赵煦的不断暗示下,他才慢慢重新活跃起来。

想着这些事情,赵煦嘴角就微微翘起来。

一直以来,他在默默做的,就是当一个新党眼中合格的圣人天子。

同时也做一个旧党心中的『宽仁明君』。

主打就是一个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认。

这种渣男策略,在如今的形势下,非常好用。

「母后教诲的是……」赵煦迎着向太后的眼神,轻声道:「今日,儿便与母后一起审阅诸卷宗吧!」

母子两人,于是回到保慈宫的内寝,坐到那坐褥上,命人将都堂送来的相关卷宗奉上。

向太后首先挑选了一下,然后就拿出了一份卷宗,递给赵煦:「六哥且先看看这份卷宗和大理寺的判词……」

赵煦点点头,接了过来,然后认真的看了一遍。

这份卷宗,就是陈留县胥吏秦和殴杀良善李三用案的审理情况和判决结果。

根据审讯,秦和殴杀李三用『确系出于贼臣陈留县押司德利唆使』『意在破坏朝廷大政,诋毁天子圣德』。

所以,依律,秦和以谋杀丶诽谤君父丶诅咒不臣等罪名,被判处腰斩弃市,并抄没其全部家产。

当初那十多个跟着秦和,一起参与了殴杀李三用的胥吏,也被大理寺重拳出击。

尽管,大理寺的卷宗上,也承认这些人『多不知贼吏之奸恶丶贼官之阴邪』。

可他们终究是附逆了啊!

所以,最轻的也是刺配沙门岛,遇赦不回!

其他人等,分别被处以斩首到绞刑不等的死刑。

看到这里,赵煦抿起嘴唇来,指着卷宗上的那些判决文字,轻声道:「母后,儿臣以为,大理寺在对这些从犯的判决,似乎过重了……」

「彼等,既『多不知贼吏之奸恶』更不知那贼臣德利之阴邪,儿以为,还是当予以宽从……」

赵煦在现代留学,学到的最重要的政治智慧之一就是——为君者应该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假如,皇帝不让别人活,那麽别人也可能不会让皇帝活。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向太后微笑的点点头:「六哥是圣主明君,自当推恩于民!」

说着,她就唤来了一个内臣,命其取来朱笔。

「六哥,且在这卷宗上,写下德音赦文吧!」

「嗯!」赵煦点点头。

便拿起朱笔,将大理寺判罚的那些从犯,全部减罪。

刺配沙门岛的,改为流一千里。

绞刑改成刺配,斩首改为绞。

想了想,他又提笔,圈起了对秦和的判罚,将凌迟改成斩首。

毕竟,杀人不过头点地。

凌迟太过残忍了!

但,这卷宗还没有完,因为后面,还有大理寺对苦主李三用的弟弟妹妹状告陈留县的判词。

这封判词,判令有司,从抄没的秦和家产中,截留钱一千五百贯丶田产两百一十亩,赔偿给李三用的两个弟弟和一个未婚配的妹妹。

并令这三兄妹,均分所得赔偿。

判词没有问题,符合大宋当下的社会和刑律。

唯一的问题是……

没人性!

因为,从卷宗可知,李三用那个未婚配的妹妹,还未满十五。

然而,她却能分到五百贯的赔偿款和七十亩的土地。

这是什麽?

小儿持金于闹市!

对人性而言,这种考验太过苛刻了。

赵煦在现代,看过很多宋代地方的史料,在这些史料中,最常看到的是——父母死后,留下的幼子丶幼女,基本都活不了!

暴病丶急病丶溺水丶失足……

是这些可怜人最常见的结局。

但,他们真的是暴病丶急病丶溺水丶失足吗?

故此,赵煦将判词圈起来,然后在旁边写到:朕闻礼曰:子妇无私货,又观《刑统.户婚律》曰:诸应分田宅者,兄弟均分!此诚定分止争之良法也!

李氏为良善李三用之胞妹,虽系女流,却未有婚配,当属本宗,依律均分田宅可也。

然其终有出嫁日!

朕循天理人情,用礼教宗法。

今判:

其一:李氏未出嫁,当与兄弟均分李三用之产。

其二:李氏出嫁,当将所得钱丶产,归于本宗。

其三:依律,出嫁女,当得其所当分家产之半为其妆奁。

其四:若李氏中道不幸,未曾出嫁而亡,则其所得訾产,依户绝官没!

(本章完)

不是的话,那就请回去生孩子吧。

治国这种事情,就不需要你操心了。

而王安石,显然也知道这些。

故此,他隐居江宁后,就一直不问朝政。

直到赵煦登基,在赵煦的不断暗示下,他才慢慢重新活跃起来。

想着这些事情,赵煦嘴角就微微翘起来。

一直以来,他在默默做的,就是当一个新党眼中合格的圣人天子。

同时也做一个旧党心中的『宽仁明君』。

主打就是一个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认。

这种渣男策略,在如今的形势下,非常好用。

「母后教诲的是……」赵煦迎着向太后的眼神,轻声道:「今日,儿便与母后一起审阅诸卷宗吧!」

母子两人,于是回到保慈宫的内寝,坐到那坐褥上,命人将都堂送来的相关卷宗奉上。

向太后首先挑选了一下,然后就拿出了一份卷宗,递给赵煦:「六哥且先看看这份卷宗和大理寺的判词……」

赵煦点点头,接了过来,然后认真的看了一遍。

这份卷宗,就是陈留县胥吏秦和殴杀良善李三用案的审理情况和判决结果。

根据审讯,秦和殴杀李三用『确系出于贼臣陈留县押司德利唆使』『意在破坏朝廷大政,诋毁天子圣德』。

所以,依律,秦和以谋杀丶诽谤君父丶诅咒不臣等罪名,被判处腰斩弃市,并抄没其全部家产。

当初那十多个跟着秦和,一起参与了殴杀李三用的胥吏,也被大理寺重拳出击。

尽管,大理寺的卷宗上,也承认这些人『多不知贼吏之奸恶丶贼官之阴邪』。

可他们终究是附逆了啊!

所以,最轻的也是刺配沙门岛,遇赦不回!

其他人等,分别被处以斩首到绞刑不等的死刑。

看到这里,赵煦抿起嘴唇来,指着卷宗上的那些判决文字,轻声道:「母后,儿臣以为,大理寺在对这些从犯的判决,似乎过重了……」

「彼等,既『多不知贼吏之奸恶』更不知那贼臣德利之阴邪,儿以为,还是当予以宽从……」

赵煦在现代留学,学到的最重要的政治智慧之一就是——为君者应该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假如,皇帝不让别人活,那麽别人也可能不会让皇帝活。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向太后微笑的点点头:「六哥是圣主明君,自当推恩于民!」

说着,她就唤来了一个内臣,命其取来朱笔。

「六哥,且在这卷宗上,写下德音赦文吧!」

「嗯!」赵煦点点头。

便拿起朱笔,将大理寺判罚的那些从犯,全部减罪。

刺配沙门岛的,改为流一千里。

绞刑改成刺配,斩首改为绞。

想了想,他又提笔,圈起了对秦和的判罚,将凌迟改成斩首。

毕竟,杀人不过头点地。

凌迟太过残忍了!

但,这卷宗还没有完,因为后面,还有大理寺对苦主李三用的弟弟妹妹状告陈留县的判词。

这封判词,判令有司,从抄没的秦和家产中,截留钱一千五百贯丶田产两百一十亩,赔偿给李三用的两个弟弟和一个未婚配的妹妹。

并令这三兄妹,均分所得赔偿。

判词没有问题,符合大宋当下的社会和刑律。

唯一的问题是……

没人性!

因为,从卷宗可知,李三用那个未婚配的妹妹,还未满十五。

然而,她却能分到五百贯的赔偿款和七十亩的土地。

这是什麽?

小儿持金于闹市!

对人性而言,这种考验太过苛刻了。

赵煦在现代,看过很多宋代地方的史料,在这些史料中,最常看到的是——父母死后,留下的幼子丶幼女,基本都活不了!

暴病丶急病丶溺水丶失足……

是这些可怜人最常见的结局。

但,他们真的是暴病丶急病丶溺水丶失足吗?

故此,赵煦将判词圈起来,然后在旁边写到:朕闻礼曰:子妇无私货,又观《刑统.户婚律》曰:诸应分田宅者,兄弟均分!此诚定分止争之良法也!

李氏为良善李三用之胞妹,虽系女流,却未有婚配,当属本宗,依律均分田宅可也。

然其终有出嫁日!

朕循天理人情,用礼教宗法。

今判:

其一:李氏未出嫁,当与兄弟均分李三用之产。

其二:李氏出嫁,当将所得钱丶产,归于本宗。

其三:依律,出嫁女,当得其所当分家产之半为其妆奁。

其四:若李氏中道不幸,未曾出嫁而亡,则其所得訾产,依户绝官没!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