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2章:国家多磨难,英雄我辈出(求首订)(2 / 2)

“三天后,我希望看到它登报。”

张柏清接过文章,珍惜的叠了起来,点点头没有说话。

将事情处理完之后,禹城就向她告别了。

“从毛国过来了一批货,我回去处理下,先走了。”

看着离开的禹城,看着这叠纸张。

张柏清若有所思。

深夜。

军区大院,张家!

张柏清的房间,灯火通明。

在一张案桌上,摆着整齐的几张纸张。

而另一边,张柏清则用着钢笔,一字一句对照着旁边的纸张誊写着。

纸张上的字,力透纸背,清雅隽秀。

“这是那个叫禹城的小子写的吧!”

不知道何时,张建勋出现在了张柏清的背后。

张柏清听见声音,握笔的手抖了抖。

但随即,她清冷道:“爸,你进来敲门了吗?”

见女儿倒打一耙,张建勋苦笑道:“清清,是你妈让我叫你下来吃夜宵,我敲了好几下了,没见你回应,推开门也没见你有什么反应,才过来看看的。”

“不过,这应该是那个叫做禹城的小子写的东西吧!”

“嗯,是他!”张柏清神情有一丝不自然,但语气依然淡然。

“呵呵......”张建勋笑了起来:“没有想到啊,我张建勋有一天还能见到我家女儿还有帮别人誊写草稿的一天。”

不过说笑着,他却是将桌子上的纸张拿起看了起来。

只是看了几行字,张建勋的笑容便隐去,变得无比认真。

良久,他才叹道:

“科普小文,果真是科普小文啊!”

说完,他看向自己的女儿,道:“清清,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达到你标准的男人,可不要被别人抢走了啊!”

说完他转身离开。

只是离开的时候还扔下了一句。

“我等会儿让你妈把夜宵端上来。”

而张柏清依然坐在书桌前,双眼出神着,喃喃道:“达到我的标准了吗?”

不过转而,她的神情变得无比骄傲。

“不管达没达到,我的男人,谁敢抢走!”

说完,继续俯身誊写那篇文章。

.......

三天之后。

习惯购买报纸的民众,突然发现,他们购买的报纸上的头版头条,刊登的不再是什么国家新闻,也不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木材帮事件。

·· ·······求鲜花····· ·······

取而代之的是一篇科普小文。

而且,这种景象不光发生在一家两家报纸上,而是全东北所有知名报纸,全部都是如此。

而科普小文中的内容,只是写了一段话以及几个例子。

首先科普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等概念。

这和之前相似,但又不同。

紧接着写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母亲河。

北宋年间,定都汴京,大兴土木,黄河沿岸的树木砍伐殆尽,第三年,黄河决堤改道,豫州被整个淹没,尸横遍野,据统计死亡人数叁佰贰拾万。

第二个故事,雾都轮盾。

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大兴工厂的轮盾,常年被浓雾弥漫。

每当大雾降临,总有一些人无端咳嗽,病死。

直到1952年12月4日,伦盾城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烟雾”事件: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雾散以后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

这次事件震惊世界。

后被人称为“雾都劫难。”

经查明,这雾为雾霾,其中含有大量工厂派出的有毒气体和大颗粒烟尘。

后续加上一组对比图,伦敦历史受灾图片与南方工厂的污染排放和粗放型生产现状。

第三个故事:水国猛加拉。

1987年7月,猛加拉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连日的暴雨,狂风肆虐。

这突如其来的天灾,使毫无任何准备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两个月间,孟加拉国64个县中有47个县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袭击,造成多万吨粮食被毁,两万公里道路及772座桥梁和涵洞被冲毁,千万间房屋倒塌,大片农作物受损,受灾人数达2000万人。

水灾给人民带来的不仅是贫困、饥饿,同时也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各种疾病在受灾区流行,约有80万人染上痢疾,近百人丧生.

而这种水灾,猛加拉每一年都会发生至少一次。

加黑特注。

后续加上了一组对比,以国内南方和猛加拉的地势地形。

结尾处添上了一句:

古人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今人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全文,禹城没有明确表达什么,也没有说木材帮哪里不好,但是所有人都能从中看出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文章一经发表,所有看到这篇科普小文的人,全部震惊了。

这个时候可不像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这种新闻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原来,在繁华的北宋朝,有这么惨痛的时段。

原来不可一世的工业大国鹰国,曾经也因为肆无忌惮,而有着如此悲惨的过去。

原来,我们的邻国,每一年都要经历一次如此惨绝人寰的水灾。

而后想到现在,想到正在飞速发展的夏国。

历史上的一幕幕,似乎都是国内正在发生的。

所有人,心下一惊。

如果说,一开始,禹城只是想,截断圃田木材帮在东北在国内的木材供给的话。

那么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

因为做的越多,了解的越多,想到的也就越多。

正因为明白今后三十年,国内是如何的飞速发展,是如何的辉煌。

也清楚,这三十年间,又是遭遇了多少磕磕绊绊,他才想提前预警,提前去避免。

特别是未来十年啊!

发生了多少次旱灾多少次水灾,又死了多少人?

如果现在的他能够拯救,禹城能够昧着良心,只管赚钱而不去拯救吗?

要知道98年大洪水,可是波及全国,受灾人口达到2亿多,经济损失超过1600亿。

禹城做不到,他也相信每一个国人都不会视而不见。

所以他写了这篇文章,不仅是因为圃田木材帮。

更是为了这个国家。

而直接因为这次水灾,而出台的“天保”计划。

正是向全民科普植树造林、水土流失等概念,并且大规模开始在全国种树护林。

也因为这个天保计划,国内木材市场遭到重大打击。

圃田木材商由巅峰的90%市场占有率,直接腰斩一半。

而后,才陆续有人将目光放到国外,从东南亚、毛国进口木材,并且开始进行产业升级。

而这种变化全都是被迫的,也太晚了。

禹城这次要提前引爆这个雷,抢先护林,将被动变成主动,将全国木材市场控制在手中。

只有这样,那个糟糕的未来,那场水灾,或许就可以避免。

禹城一直在想自己重生的原因。

兴许,这就是其中一个!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