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3章:时代的落幕,世界为之惊愕(求全订、自订)
“好了,除了这三项核心业务之外。”
禹城轻咳了一声道:
“其他的产业,我会依照市价卖给各位,当然售卖之前,我需要和各位签订一份合作协议。比如汽车代理权贸易。零售点、港口等,我禹城名下的产业具有优先合作权。”
众人附和。
“这当然没问题。”
“应该的,都是应该的。”
这是天帆刚刚发过来的谈判内容,这应该是施怀雅家族最后的底线了,你们先看看,股份的认购额大家自己心里衡量清楚。同时对于太古集团的一些改革,以及后续的收尾我也在上面提了出来,你们拿去看看。
说完,禹城将手里的文件传了下去。
在传了一圈之后,包括鲍玉港在内,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施怀雅家族亮出的底线他们理解,因为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但是这份太古集团未来规划是怎么回事?
鲍玉港问道:“禹城,你说让太古集团所有中层管理,甚至让河图,让擎天的管理层都去内地学习培训一段时间,这会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啊?”
禹城淡淡道:“反感?难道说去内地就委屈了他们了?”
“太古洋行虽然说寄生在港岛一百多年,吸了我们国人的血将近百年。但是他们能存活这么久,也是有原因的,其中他们的管理层上任培训制度,尤其值得学习。”
去一趟轮盾,在轮盾知名大学经过培训考核。
培养出的人才,铁定也是西化,倾向于他们洋人利益的管理层。
这种洗脑,可以说只要掌握了中高层,就可以彻底掌控整个太古。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延续至今的最大原因。
禹城学习这种思路,将自己集团下的员工和人才,培养一个基本的概念。
认同内地,认同祖国。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这都做不到,那谈什么管理这个集团,管理这家拥有数十万员工的庞大集团。
而这数十万员工,代表着的可是数十万个家庭。
影响的人口又会有多少?
港岛的思想,需要一点点变。
不光要从基层教育。
精英分子的改变也在禹城的规划之内。
“我会在内地建立一所大学,不是大众理解中的那种大学。是一种教授管理经验,培训商业思维为员工及客户提供众多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文化培训、上岗培训和针对客户的培训等的大学〃「。”
“今后凡是上岗,或者说担任管理层,向上升迁,都需要经过培训,拿到证书通过考核才可以拥有升迁资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我们集团企业的人才的提升和流动。”
“其宗旨是以融贯东西的管理智慧和企业实践经验,培养职业化经理人,发展国际化领导力,让这所大学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禹城说的大学,其实就是类似于后世的华威大学。
如果说马哥办的企业家大学,是培养企业管理者,是马哥拉帮结派的聚集地。
那么华威大学则是真正的只为企业服务,为客户服务。
不但提升集团的员工管理者素质,让员工能够得到成长。
而且还给客户培训,让客户能跟的上集团的成长。
这一点才是最绝的。
而为什么选择华威大学这种模式,而不是选择和国内知名大学开展合作的那种模式。
原因也很简单,减少港岛的隔阂。
毕竟在九十年代港岛的大学,鹰国的大学水平还是在内地之上的。
而一座完全由集团打造的内部大学,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我希望到时候,不但是我名下的员工能进入这所大学学习,霍老、鲍老、还有宇通,一峰,你们公司的员工也能过来学习。”
鲍玉港和活动来对视一眼,都在思考这所大学的利弊得失。
他们和禹城有合作可以,但是也担心会通过这种大学,而且还是去内地上大学,会引起他们底下员工的反感抗议。
他们公司的管理者哪一个不是通过港大,然后去鹰国、米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