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5章:蜂拥而上蚕食巨人,积蓄力量布局能源重工(求全订、自订)(1 / 2)

第0365章:蜂拥而上蚕食巨人,积蓄力量布局能源重工(求全订、自订)

经济特区除了所得税关税优惠之外,还会根据当地地域环境和商业条件,订立专门的优惠条例和保障制度。

这一条现在来看似乎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禹城来说,却是最大的利好。

有这个条例在,就能保证在东北经商的灵活性。

禹城在远东、北朝以及国内搞出来的三国贸易,最主要就是为了避免严苛的关税和进出口商品目录条例。

而如果东北一旦建立了特区,这些桎梏等于是瞬间荡然无存了。

东北作为禹城在国内的大本营,其机动性以及可创造性也就大大增强了。

在东北,禹城主要有三大基础企业。

分别是奇瑞汽车集团以及远达重工,主导机械成品制造、销售以及出口。

晟天外贸以及邶大荒农贸集团,主导农产品以及各种加工生活物资的区域流转以及进出口销售。

最后就是东森木业和东森板材,这二者主导全国木材的进出口,以及再加工。

这三大类企业,几乎都和进出口挂钩,如果经济特区一旦成立,那么这中间能27够节省的关税以及所得税额减免,可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

同样的,因为经济特区成立的关系,国内资本必定蜂拥来到东北。

这几年不光南方外贸热,在北方,尤其是东北。

因为和毛国接壤,再加上毛国的经济状况下颓,急需各种生活物资。

所以,除了禹城在插手这方面外贸以外,国内那些胆大之人,也纷纷插手其中。

就禹城认识的那个牟国中,在其中也不过就是个小角色。

真正做大生意的反倒是京城里的那些二代倒爷。

那些二代有人脉有关系,几车皮的东西一倒卖,就能翻几倍赚钱,这样的钱,他们难道不会赚?

要不是禹城入局的早,而且去年在和远东军搭上了关系。

极大可能是会被某个二代收编,成为他们的白手套。

当然,这些二代普遍目光短浅,只赚快钱。

建立长久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这种事情,他们不会做,就是入股分钱罢了。

而这也就给了禹城机会。

经济特区一旦成立,这些公司以及热钱必定蜂拥而来。

而眼下,能够利用这些热钱,做的最好的生意是什么?

毫无疑问,就是毛国这个巨人的倒下。

他一个人上前瓜分巨人,终究有限。

但是,拉上国内一帮资本二代,一起分而食之,那么至少可以从米国人和欧洲人手中多抢几块肉食。

毛子巨人留下的遗产,他一个人就算吃的再抱,也终究有数。

但是拉上国内一群二代资本,就不一样了。

这些二代背后是谁,不用多说。

卖给他们人情,他们身后人就得欠禹城一份人情。

而且小抢有小抢的抢法,大抢有大抢的抢法。

上辈子,国内也并不是没有人去分食巨人。

但是所得太有限了。

相比较与欧米的收获,相比较于毛国丰厚的遗产,那真的是少之又少。

所以,东北准备开经济特区给了禹城一个机会。

一个聚拢人脉资本,前往远东搞大事的机会。

按捺下心中的激动,禹城将思绪重新放在建立东北经济特区上面来。

他的产业,除了重工实业、外贸商品以及木材加工之外。

还有一块,虽然还未成长起来,但是也在他的布局之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