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食品厂长洪国涛的惊喜
义利食品厂,也叫京城食品厂,第一食品厂,是个几千人的大厂,虽然比不上轧钢厂,但也是重点单位。
一大早,杨大伟就带着几包方便面来了食品厂。
方便面的包装袋已设计好了,红绿相间,有五星标志,还有五谷,精美大气。
因为对方便面的重视,杨大伟才特意带了几包来食品厂。
老杨,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 ”食品厂的厂长洪国涛笑着。
洪国涛和杨大伟以前是战友,关系也就比较铁。
“给你带了好东西。杨大伟笑着说。
“好东西?洪国涛来了兴趣。
能从杨大伟口中说出好东西这三个字,肯定不简单。
“方便面。”杨大伟拿出一包方便面给洪国涛。
“食品?面条吗?洪国涛看着精美的包装袋,撕开就看到一个面饼,面条弯曲,有着淡淡的香味,还有一小包酱料。
“先尝一下。”
“生吃? ”
洪国涛轻轻一捏,就捏碎了一小块,放入口中,面香刺激味蕾。
“熟的? ”
“拿个饭盒,再弄点热水来,泡着吃吃看。”杨大伟一脸微笑。
听杨大伟的,洪国涛立刻就拿了个饭盒来,把面饼放在饭盒里,然后倒入热水。
酱料也放入。
只等了三分钟左右,面就软了,加了酱料的面汤美味无比。
吃了一口,洪国涛就惊叹。
“怎么样?杨大伟明知故问。
“好,太好了,难怪叫方便面,就是一个方便,无论是干吃还是泡着吃,味道都好,加上这精美的包装,这食品甚至可以卖到国外,为国家增加外汇。” 洪国涛一脸的惊喜。
义利食品厂也生产不少食品,各种口味的面包,还有饼干,桃酥,绿豆糕等,其中一部分也出口国外赚外汇,但效果并不好。
就比如食品厂目前最好吃的一种面包,在国外就不受欢迎。
洪国涛的压力也是很大,他就想着生产出的食品在国外畅销,为国家增加外汇。
“你觉得方便面能为国家赚外汇吗? ”杨大伟一脸认真的问。
国家现在各方面落后,大家都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努力,而外汇对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国家每年的外汇还是太少了。
“这是肯定的,我敢说,食品厂目前生产的食品没一个能比上这方便面,绝对可以为国家增加大量外汇。” 一听洪国涛说这话,杨大伟也不淡定。
从洪国涛口中说大量这两个字,就肯定比食品厂一年创造的外汇更多。
“对了,这方便面是谁搞出来的?你们厂的食堂主任?洪国涛不无好奇的问。
“我们厂的医工阎解旷?々。”
“医工? ”洪国涛很是诧异,医生搞出方便面?这操作有点……
忽然,洪国涛觉得阎解旷这名字有点耳熟,似乎听过。
想起来了,阎解旷就是那个预知了地震的小伙子。
“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了,阎解旷是个人才,能搞出方便面,要是来我们食品厂,说不定还可以搞出别的食品......洪国涛动了挖人的心思。 “打住,阎解旷是我轧钢厂的人,你就别想了。”杨大伟可不想阎解旷离开轧钢厂。
且不说阎解旷的能力,仅仅是阎解旷的人脉,也值得杨大伟重视了。
“老杨,不是我说你,像阎解旷这样的人才在你轧钢厂就浪费了。”洪国涛不死心。
“去你的。杨大伟说什么也不会让阎解旷来食品厂。
洪国涛眼珠转着,他没有死心,还想着把阎解旷弄到食品厂来。
“这个方便面的制作方法?洪国涛一脸严肃的问。
“阎解旷愿意交出来。”
洪国涛点了点头,并不意外。
又聊了聊,洪国涛也把泡面吃完了,饭盒里的面汤都一口不剩。
杨大伟也起身告辞了。
走之前,杨大伟把几包方便面留下。
当杨大伟回到轧钢厂时,阎解旷不在医护室,而是在食堂制作方便面。
每个月,阎解旷要制作两千包方便面。
—天一百包,也要二十天o
此外,方便討的精美包装穆交给了塑料袋厂和印刷厂生产。
一天下来就好几千个包装袋了。
两千个包装袋送到轧钢厂,其余的送到食品厂。
轧钢厂的下级单位都已经通知了。
像石城的机修厂就是轧钢厂下级的分厂。
分厂的领导和七级以上工人每个月有方便面,另外就是被评为先进工人的也有方便面。
阎解旷接丁秋楠下班,碰到了钟昆仑。
“你小子不够意思啊,搞出了方便面也不给我送几包。钟昆仑笑道。
钟昆仑也听说了方便面,靠着关系弄到了一包,一半干吃,一半泡着吃,一吃就喜欢上了,可方便面现在还太少,他也不容易弄到。
上面的领导也开始重视方便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