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小槐花饿了
杨厂长和朱副厂长走了,但易中海老两口的心情却无法平静。
提前退休?
三四十块钱一个月的退休金,这对很多人来说不低了,轧钢厂大部分工人的工资也没这么多,农村的人就更不用想了,但易中海可是八级钳工,他一个 月的工资是九十九块呢!
因为退休金不到工资的一半,所以,易中海并不想提前退休。
但易中海先是劳改,厂里也没幵除他,但他刚出来就得了脑溢血,无法工作了,厂里让他提前退休也很正常。
换了易中海是厂长,也是一样。
在易中海老两口的争取下,杨厂长给了他半年的时间。
不想提前退休,易中海就要在半年之内好起来。
但易中海现在是脑溢血,要在半年之内治好,医生也说可能性不大。
“希望阎解旷能治好我。易中海心中想着。
易中海是知道阎解旷的医术。
阎解旷和第一医院的院长是朋友,加入了中医协会,得到知名老中医们的认可,还给不少大人物治疗,因此,易中海现在把希望放在阎解旷身上。
只要阎解旷能治好易中海,易中海也就不需要提前退休了。
以易中海的年龄,再工作个十年八年是可以的。
就十年来说,不退休和退休可是差了不少钱,一年就差了几百块,十年就是几千块,易中海不想提前退休也就很正常了。
“老易,阎解旷一定可以治好你的。易大妈说道。
“你回去吧,明早还要给小槐花做早饭。易中海。
收养了小槐花之后,易中海老两口就把小槐花当亲女儿,还给小槐花改了姓。
虽然小槐花是秦淮茹的女儿,但现在和秦淮茹没关系了。
当易中海夫妻收养小槐花,秦淮茹也就和小槐花断绝母女关系了。
医院里有食堂,病人可以买饭菜吃,但易中海老两口舍不得钱。
因此,易大妈还是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易大妈就起来做早饭。
昨天小槐花还吃到白面馒头,今天就两个窝头,还有一小碗粥。
窝头是粗粮,粥也是粗粮。
再加上一碟咸菜。
“我不要吃窝头,我要吃馒头。小槐花闹着。
本来就烦心的易大妈听到小槐花这么闹,就更烦心了,也不理会小槐花。
天天就想着吃馒头?什么家庭,以前的地主老爷也不一定天天吃馒头。
以往对小槐花太好了,细粮吃多了,就不想吃粗粮。
易大妈也不惯着,让小槐花饿个两顿,看她吃不吃粗粮。
这年代,谁都不能矫情。
每天能粗粮吃饱就让农村的人羡慕了。
农村不知道多少人饿着肚子。
要是没借七百块钱给许大茂,要是易中海没得脑溢血,每天给小槐花弄点细粮吃也没什么,但现在可不行了。 从今天开始,小槐花就只有粗粮吃。
闹了许久没用,小槐花也是委屈,她盯着两个窝头,也是惬气,说什么也不吃。
易大妈拿着两个饭盒去医院,一个饭盒里是面条,另一个饭盒里是米粥,都是细粮,这些是给易中海吃的。 留下小槐花在家,易大妈就去等着阎解旷,阎解旷答应今早去医院给易中海看病。
阎家今早吃的面条,每人一碗。
一大碗面条吃完,阎解旷也饱了。
接下来,该上班的上班。
阎解旷今天也要上班,但先去医院看一下易中海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就是上班迟到,对阎解旷来说也是小事,他好歹也是个副厂长。
傻柱和何雨水也跟着去医院。
来到医院,看到病床上躺着的易中海,阎解旷先看了看易中海的面色。
从面色来看,易中海的病情不是特别严重。
但偏瘫就说明病情不是太轻。
接下来,阎解旷又给易中海把了下脉。
“怎么样?々? ”傻柱问。
“要治好不容易。阎解旷说道。
“半年内可以治好吗? 〃易中海忐忑的问。
“半年?有可能吧!
一听阎解旷这回答,易中海心就一沉。
有可能?也就是可能性不大呗。
想到半年之后就提前退休,易中海的心中就是阴霾。
阎解旷开始给易中海针灸。
没有动用造化之气,只是针灸。
四品青莲的造化之气,要治好易中海这病很容易,但阎解旷不打算用。
每天的造化之气都有安排。
如果易中海和阎解旷关系好,动用造化之气也没什么,但阎解旷和易中海的关系可不怎么好。
虽然没动用造化之气,但以阎解旷现在的医术,他给易中海针灸,对治好易中海有帮助。
拿出一套针灸的银针,阎解旷就开始了。
在易大妈,傻柱和何雨水眼中,阎解旷的右手快的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