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淮茹娘家抬不起头了(1 / 2)

第二百七十六章秦淮茹娘家抬不起头了

秦家村,距离京城也就一百多里,并不是太远。

一大早,村里的人都忙了起来,不是下田就是去公社。

辛苦一天能赚到十个工分的只是少数。

整个村里一大半的人都姓秦,而且大家沾亲带故的。

秦淮茹家在村东头,秦京茹家在村西头。

秦京茹想嫁到城里,相了几个都没成功,都要成为老姑娘了。

以前,城里的人还羡慕秦淮茹,毕竟秦淮茹嫁到了城里,还有工作,一个月二十几块的工资,偶尔还能贴补点娘家,城里的人说到秦淮茹都是夸,秦淮 茹的父母都能抬起头。

但这几年,城里的人都知道秦淮茹的事了。

秦淮茹已经成了个笑话。

秦淮茹的父母也不认~这个女儿了。

一大早,秦老汉?就下田了。

面朝黄土背朝天,累了就喝口水,中午吃饭时还能抽一口旱烟,日子虽然苦,但也■充实。

正在秦老汉辛苦种田时,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跑来,却是秦大保。

秦大保是秦淮茹的弟弟。

“阿爸。”秦大保气喘吁吁的跑到田地。

“你来干什么?秦老汉黝黑的眉头皱成疙瘩。

秦淮茹犯事了,她下毒,想毒死不少人,被判了死刑。”

听了儿子所说,秦老汉也呆住了。

虽然早就和秦淮茹断绝了关系,但毕竟是他女儿,得知女儿被判了死刑,秦老汉也是不淡定。

“早就让她安分一点,老老实实,她就是不听,净整一些歪门邪道,这下好了吧! ”秦老汉叹了口气。

“现在报纸上都有秦淮茹的故事了,人家接济她,她恩将仇报,要让人绝户,她自己没教育好孩子,孩子死了就怨恨包庇她孩子的人,还有.…”

秦老汉沉默着,秦大保说的,他知道一部分。

得知了秦淮茹干的事,秦老汉后悔没早点掐死秦淮茹。

“家门不幸啊! ”秦老汉唉声叹气,家里出了个秦淮茹,祖宗都要蒙羞了。

秦大保不在乎秦淮茹的死活,他更在意的是他家在村里抬不起头。

秦淮茹干的缺德事已经传开了,秦淮茹的娘家肯定要受到连累。

虽然秦淮茹早就嫁人,和娘家断绝关系,但她娘家还是要被批斗,在村里也抬不起头了。

村里的人都说生女莫学秦淮茹。

说到秦淮茹,都是不屑,嘲笑,鄙夷。

也就在这时,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

在田里的秦老汉和秦大保也都听到村里大喇叭。

“咱们秦家村也陆陆续续有不少姑娘嫁到城里,有贤惠的,这很好,也有缺德的,这就很不好了。”

“现在,我们先听一篇故事,就叫秦淮茹的故事。”

随着村里大喇叭说出秦淮茹的故事,听到的人表情各异。

大部分人面色古怪。

当村里的大喇叭停了下来,秦家村的人就炸开锅了。

在公社辛苦工作的秦京茹嘲笑着。

秦京茹对秦淮茹的意见可不小。

要是秦淮茹真心帮秦京茹,秦京茹早就嫁到城里了。

当年秦淮茹给秦京茹介绍傻柱,就没安好心,要是秦京茹真的嫁给傻柱,秦淮茹可就失去了一个长期饭票。

以秦京茹的性格,要是知道傻柱对秦淮茹的接济,嫁给傻柱之后是不会让傻柱继续接济的。

清楚秦京茹的性格,秦淮茹当然不会让秦京茹嫁给傻柱。

“秦淮茹不是我堂姐,她嫁到城里就克夫,还想着吃绝户,把女儿送人,没教育好儿子.…秦京茹一个劲的说着。

从秦京茹口中,秦淮茹就是一无是处。

事实上,秦淮茹并不是一无是处,但黑点太多了。

就秦淮茹这种人,原著中竟然还能有个好结局,就是老天不开眼。

在秦京茹周围的大妈和小姑娘们,也都开口说着。

“老六,你堂姐真是太缺德了,恩将仇报吃绝户,简直就是狼心狗肺,以前装的真好。”

“我早就说秦淮茹不行了,顶替了贾东旭的工作,几年下来还是一级工,她搞什么?要是那工作岗位给我,我几年能升到五级工。”

“秦淮茹嫁人之前在公社也就那样,便宜占不少,工作和别人一样,别人一天六个工分,她就七个,我早就看她不顺眼了。”

“做人不能太自私,也不能太缺德。

“老六,你和秦淮茹划清界限就对了。

秦家村的人都开始大骂秦淮茹。 村支书也开始宣传。

像村里的墙上就石粉刷出大字,例如缺德分子秦淮茹,破鞋秦淮茹,黑心寡妇秦淮茹等。 秦淮茹的父母走在村里就被人指指点点。

可以说,秦淮茹的娘家在村里跟本就抬不起头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