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府安陆县?」
这日,嘉靖皇帝在西苑修炼后,叫来高忠,把今日需要批复的奏疏都搬了上来。
批了几份奏疏后,很快就轮到了内阁启奏的新建王府封地选择的文书上。
毫无疑问,京官们或许大多数都对德安府没什么印象,除非之前专门查阅过记载,否则肯定搞不清楚状况,但是这对嘉靖皇帝来说有难度吗?
嘉靖皇帝入京前,年岁也不算小,自然对安陆州周围的府县情况是有所了解的。
没让小内侍继续念出奏疏,而是要过来自己亲自看了一遍。
奏疏写的很详尽,把徐阶、吴山和高耀支持选择安陆为新王封地的理由全部罗列出来,只是看到严嵩的表态时,嘉靖皇帝双眼不由一凝。
他看出来了,严嵩并不支持这份奏疏上的内容,他是持反对态度,只是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放下手里的奏疏,嘉靖皇帝身体放松的靠在御座上,扭头对黄锦问道:「黄锦,寿王之前的封地是不是就在德安府?」
「寿王?」
内阁的决定,黄锦这些宫里人并没有参与,选择封地和他们内廷是没有关系的。
忽然被嘉靖皇帝问起,黄锦心里就是一惊,在脑海中搜刮起记忆。
毕竟十多年前的事儿了,黄锦还是模模湖湖想起来一些东西。
寿王是谁?
是明宪宗第九子朱右榰。
好像很多年前就没了,他的封地,应该就是在德安府吧。
想到这里,黄锦躬身答道:「皇爷,寿王封地应该是在德安府,不过已经撤藩了。」
内阁奏疏里没有明说,可是字里行间还是让嘉靖皇帝记起这件事儿。
「可恶。」
没来由的,嘉靖皇帝嘴里忽然狠狠的说道。
随后,他的身体又靠在御座椅背上,嘴里又念出一句,「该诛。」
一边的黄锦,还有下面的高忠等太监,殿里伺候的一众小内侍都紧张的不知所措。
皇帝心情不佳,他们都看出来,这个时候在皇帝跟前,只要稍稍犯错,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嘉靖皇帝的火气不是冲他们来的,他们也都知道,可是没来由的就是心里发虚,担心殃及池鱼。
黄锦也只是侧头和高忠对视一眼,随即就都低下头。
不知道嘉靖皇帝怎么想的,他把身前的奏疏拿起又放下,最后放在了一旁,并没有交还给高忠。
一时间,黄锦和高忠都有点想不明白皇帝的打算。
批红还是驳回,或者是留中?
「下一份。」
只是思考的时间没多久,嘉靖皇帝就开口吩咐道。
内阁奏疏的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好像无事发生一样。
「兵部启奏,新任湖贵川总督黄光升请调俞大猷为贵州左路镇守参将.....百户出任参将,似有不妥。」
小内侍念出内阁票拟上的文字,抛弃奏疏中堆砌的辞藻,就是简述奏疏主要内容和内阁意见。
「俞大猷被打回去做了百户?」
嘉靖皇帝此时嘴角挂出一副神秘莫测的笑容,开口问道。
「是,皇爷。犯官俞大猷因罪被剥夺官职和世袭武职,贬往大同,因偷袭板升城和参与安银堡一战获功,恢复世袭武职,现仍任百户官。」
殿上高忠马上就答道。
「黄光升和俞大猷都是福建人?」
微微点头之间,嘉靖皇帝又开口问道。
「额?好像是。」
对于大臣的籍贯,这个内廷倒是有资料,不过拟后面记录皇帝的决定。
一份份奏疏就这么高效的被处理掉,不多时,高忠抱来的奏疏就已经全部处理完成。
这个时候,高忠一边指挥着内侍把批红的奏疏分门别类规整好,批红的,驳回的分开来存放,嘉靖皇帝没有给出意见的,则是留中不发。
只不过,高忠还是会时不时偷瞄一眼御书桉上留下的那份奏疏。
皇帝没有表态,到底是批红还是驳回,亦或者留中也没个说法。
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要知道,内阁送到司礼监的奏疏都有记录,最终的去向也会有记录,要是奏疏留在皇帝这里,记录上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