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2 / 2)

但少年僧人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朝着前方走着。

渐渐的少年僧人周身散发出无量佛光,将整个苦海照亮,他竟然也随之走到了苦海的另一头。

“这少年僧人好高深的佛法,他竟然是第一个度过苦海的!”

“少年僧人好强的定力,还真是让人吃惊。”

“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领悟,假以时日定然能成就非凡。”

看到少年僧人度过了苦海,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

度过了苦海,也就代表着有挑战法海的机会。

他们想看看,一手打造这苦海,被唐王如此看重的法海究竟有什么本事。

法海看了一眼。

发现这少年僧人有祥云护体,万佛不侵,应该就是传说当中的金蝉子转世了。

也是佛门内定的取经人。

“贫僧玄奘,见过法海禅师。”

玄奘朝着法海鞠了一礼。

法海也是微微点头。

玄奘说道:“今日有机缘能与法海禅师这样的圣佛论道,乃是小僧之幸,还请法海禅师出题。”

法海看了一眼,道:“玄奘,你既然是晚辈,就由你出题吧。”

“好!”

玄奘双眸之中灵光微微内蕴,找了一个蒲团端坐而下。

此刻不紧不慢,举止有度,让人看上去十分舒服。

“久闻法海禅师佛剑斩业、戒刀护生,今日就跟法海禅师聊一聊地藏之道吧!”

玄奘看向了法海,不亢不卑,尽显底蕴。

“世间之佛,心应该永远不能圆满,就如同西方教主,落下诸天宏愿,因为世人永远无法渡尽。”

“地藏菩萨曾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苦劫,众生皆恶,佛者慈悲。”

法海点了点头,没想到玄奘竟然在地藏一脉之上也有研究。

“世上总有世上总有诛不尽的妖魔邪道,笑不尽的世俗庸人!”

“人性本恶,性善或性恶,均言之成理,可难全人性之百态,自古即证辩不断,如今亦然。”

“然无论性善或性恶,人性复杂、人心难测之认知,想来并无二致,差异仅止于因应的态度而已。”

法海侃侃而谈。

却是佛门至深的大道理。

字字天音在万佛殿之中遍传。

不少佛者都陷入了深思当中,似乎有所感悟。

玄奘的脸色已经有了微微变化。

没想到法海心性竟然如此跳脱,言语之间看似已经跳出了地藏大道之外,可却殊途同归在大道之中。

“佛者慈悲,若是心怀执念,如何超脱,既不能超脱,如何渡人。渡人之前,先要渡己。”

“法海禅师行斩业大道,却不是和佛者的本质背道而驰。”

玄奘依旧是不动声色。

言语之间透着极为强大的自信,以他之底蕴,显然此刻还游刃有余。

法海却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话。

“杀生为护生。”

“斩业非斩人。”

法海说完。

万佛殿之中,所有佛者都如同醍醐灌顶。

“好一个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法海禅师的领悟竟然如此深邃。”

“贫僧以执杀为恶,却忽略了杀生亦可护生。”

“得此一念,省去十年参禅,这一趟来得值了。”

三言两语,却引得所有人心中共鸣。

众多佛者一个个朝着法海微微躬身。

玄奘的脸色终于变了变。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看来法海在地藏一脉的领悟上,已经到了一种极为深邃的地步。

这样的大智慧,就连他都不曾堪透。

“阿弥陀佛!”

玄奘站了起来,朝着法海躬身一拜,道:“小僧还有一个疑问,敢问法海禅师,究竟是灵山的大乘佛法是正统,还是地藏法是佛门正统。”

法海目光淡然,端坐蒲团之上,朝着这十世转世的金蝉子看了过去。

金蝉子内心澄明,并不像是那种执念深重的人。

“风吹屋上瓦,瓦落破吾头。吾不怨此瓦,此瓦不自由。”

“三宝之中,僧者本人,佛者超人,唯有法,不独于人,普及众生,放诸三千世界皆准。”

法海说完,玄奘的眼神都明亮了不少。

“佛法、儒法、道法、地藏法、大乘佛法、甚至是人间法典皆超脱不了一个律字,小僧受教了。”

玄奘朝着法海躬身一拜,道:“此番论佛法,小僧输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