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手牵着手离开后,杨广抛除杂念,继续处理朝政琐事。
登基至今十天不到,他已经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为什么他在后世历史书上看到的绝大多数明君命都不算特别强。
纯粹是要处理的琐事实在太多,累的!
每天全国各地以及各大臣呈上来的奏折足足有上千份,堆满整个案台。
他还好,用神念一扫便可知其内容,再挑出重要的进行回复。
但是换做其他皇帝要是事无巨细看下来确实是件辛苦活。
“每天都是这些破事,怪不得那么多昏君,我看着都烦!”
杨广喃喃自语道。
将所有政务处理完后。
他备好纸墨开始攥写明日朝议准备宣读推广下去的政策:
大隋招贤令!
在出任江南大总管时,杨广就曾经发布招贤令,效果斐然,收获了各行各业的人才无数,江南能够那么快稳定下来,和招贤令有脱不开的关系。
现在他准备在全国范围加以推广,并改良制定好相应规则,为日后的科举一事铺路。
杨坚前些年就已经弄了科举的雏形。
不过只有两科明经和进士两科,参加选拔的也都是官家或世家子弟,跟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并无太多区别。
杨广不一样。
要搞,他就搞大的。
他要将科举打造成三界之内的人族盛事,以促进人道气运昌隆。
除了儒学之外,武学,道学,佛学,法学,工学,农学等等都是他预定的考核内容,分科选拔人才,打造盛世。
这需要文教事业到达一定基础。
说来也是好笑。
仓颉造字之后,人族有了文字,被广泛学习。
无数年过去。
大隋子民之中不识字的还是一抓一把,这实在是一个讽刺的事情。
所以,杨广也知道路要一步步走,当前招贤令就是他迈出的第一步。
接下来,大隋书院会在大隋境内铺开,将此前被世家垄断的种种知识传播下去。
为了避免世家狗急跳墙,军事方面也要继续扩大忠于大隋忠于他杨广也忠于人族的军卒数量。
未来蓝图已经规划好。
一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