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书,已经很久不曾见过了。
久到已经被朝官们忘记,民间还有这么个东西。
犹记得当初北宋直臣范仲淹被流放出邓州的时候,邓州百姓为范仲淹上过万民书。
总之,这东西意义十分重大,代表了~老百姓的肯定。
万民书不常见,万民血书那就更是难得一见了-!
古人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什么古人无论男女都不剪头发?
又为什么会割发断情在古代是很决绝的一件事?
孝经的第一篇就说了,自己身体的每个组成,都是父母赐予的,不能也不敢损伤,此为孝之始也!
血可流,但绝不是自己残忍的伤害自己流血。
可如今,百姓们将孝经抛之脑后,主动血溅文书,这是何等的震撼人心!
讽刺的是,这些所谓的万民苍生,一般都是被黄子澄这些清流给挂在嘴边的。比如,他们往往自称自己为民,所以他们无论和谁说话,都要来一句置苍生何;
总之,天下有万万的百姓,可是这万万的百姓,大字不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实话,啥都不懂。
可是呢,这些百姓今天却突然反哺,如果这一份万民血书,是为黄子澄歌功颂德的,那么下一刻,黄子澄就会一跃成为朝堂文臣举足轻重的官,被同僚重视,被仕林歌功颂德。
可惜,他们不是为黄子澄。
黄子澄抿了抿嘴巴,看着手上那些纸张,上面写着某某人为朱怀求情,诸如此类的话,很多很多。
文字也很朴实,就是替朱怀求情,还按了血手印。
说实话,黄子澄慕了。
他好希望百姓此举,是为了自己。
羡慕的又何止他一个?
朝堂中,许多官吏看到这一幕,都哑然无声,面上动容。
民心所向啊,天下还有什么是比民心所向更恐怖的事!
百官都被此举震撼的半响说不出话,尤其淮西一脉的武将们,眼中更是闪烁着浓浓的惊喜。
因为这些东西一出来,朱怀立刻就会利于不败之地!
“凉国公,这……皇上安排的?”东莞伯何荣拿着血书的手在颤。蓝玉刚才观察的仔细,闻言轻轻咬着头:“咱看来,当不是。”
“方才那小太监对皇上老爷子咬耳朵,皇上明显怔住了,说明老爷子也很意外。”
常茂在一旁听着,眨着大眼睛,良久才反应过来:“我的天呐!意思是这些百姓自发在救咱外甥?”
蓝玉笑着点头:“不然呢?”
常茂竖起拇指:“一个字,服!大写的服!”
大殿哗然还没多长时间,朱元璋再次道:“宣进来。”一瞬间,大殿从刚才的躁动,再次变的寂静下来。
朱元璋说宣进来,但金甲卫士是不会真的将人宣进来的。
虽然,在众人震撼的目光中,奉天殿外,将近二百余衣衫褴褛的百姓,整齐跪在门外。“草民,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什么情况?
黄子澄呆呆的看着外面的百姓,心里那股子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文武百官们,也都呆呆的看着那两百余跪地叩首的百姓。
领头的是个老头。
老头在奉天殿外,远远地给朱元璋磕头。
“启奏皇上,老汉身后,都是受害者,请皇上,请贵人们,饶朱公子一命!”“他为草民们出头,为他们出头,咱都感谢朱公子,这样的英雄,不该死啊!”动容的啜泣声,在殿外回想。
杂乱无章的声音,在奉天殿此起彼伏,一阵阵指责文伯祺罪名的声音越来越高亢。“民女是洪武十八年被文伯祺侮辱,民女相公可以作证。”“民女是洪武十九年,被文伯祺侮辱,民女爹爹可以作证。”“民女是洪武二十四年……”“民女是洪武二十一年……”“民女……”
似乎回忆起那段不堪往事。
百姓在咆哮,歇斯底里的咆哮,控诉这个世道不公,感恩朱怀为他们站出来!
这需要勇气!
将自己过往的耻辱事说出来,需要莫大的勇气,尤其还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民女。
一阵阵声音,宛如一柄柄飞刀,不断的在刺满朝朱紫权贵们的心,在刺当今皇帝朱元璋的心!
只是听着这些残忍污秽的事,满朝文武就觉得窒息。
朱元璋感受到浓浓的讽刺,和羞愧!
为民做主……呵呵,满朝人模狗样的官,谁真正做到为民做主?!
外面声音渐渐小下去。
然后跪在地上的百姓对了一下眼神,倏地,异口同声仰天高呼,声音悲鸣!“草民,求皇上开恩!”
“草民,求皇上开恩,放了朱公!”
“草民等,愿为朱公作证,如有假话,天打雷劈!”一声声,一阵阵,激昂的声音,冲破天际!
对过往的宣泄,对不公的仇恨,对命运的呐喊……以及,对朱怀的感恩!
水客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在这群百姓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朱元璋看着外面的百姓,眼眶有些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