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朱元璋和朱怀走在应天大街。
家家户户的厨房上空已经升起氤氲烟火。
朱元璋吸溜吸溜鼻子,指着不远处的小饭馆,道:“咱爷孙今天就在对付一口。”
回家之后,还要现做饭菜,要等不少时间,朱元璋喜欢吃热食,尤其刚出锅的那种菜饭,回去现做耽误时间。朱怀看着前方人潮拥挤的饭馆,蹙眉道:“这人也太多了,等到咱也不知道要到啥时候呢,要么换一家?”
朱元璋噢了一声,看着旁边不远处的饭馆道:“他家比较少,不过咱可告诉你,越是人少的地方,饭菜越不好吃。”朱怀笑道:“反正就对付一口,少点两菜,填饱肚子便是。”“成!”
朱元璋迈进饭馆,找个门口的地方,眼神若无其事的朝前方的府宅盯去。
对方的府宅上挂着烫金大字‘郑府’。
朱怀先去找饭馆老板点了两菜,回来后发现朱元璋还在盯着郑府,不解的道:“老爷子,这是谁家的府邸?”朱元璋笑道:“庐州侯,郑用郑侯爷家的。”
朱怀噢了一声,似乎想起什么,道:“好像听过这名字。”
朱元璋轻飘飘的道:“当时陪着咱皇帝打江山的猛将,徐达的先锋官。”朱怀点头:“原来是他。”
说话间,饭菜被店老板送了过来,朱怀给老爷子盛饭。
不得不说,这家小饭馆生意差是有原因的,菜确实难吃。
但老爷子似乎心思不在吃饭上,眼睛时不时看着郑府。
朱怀有些好奇730,循着目光望去,就见郑府的一个门童朝这边走了过来。
门童径直找到朱元璋。“是黄大人吗?”
朱元璋嗯了一声:“是。”
朱怀惊愕的看着朱元璋,随后默不作声。
原来老爷子是故意要到这家饭馆的,刚才那家饭馆不过只是个幌子,自己悄无声息的居然被老爷子上了套。
老头神神秘秘的,却也不知道搞什么东西。“黄大人,小人真可以说?”
朱元璋笑道:“说罢,咱保你不死。”
那门童左右看看,遂小声道:“回大人,咱家侯爷在洪武十六年任濠州指挥使的时候,与濠州粮商勾结,倒卖官粮二万石,现又于常州隐藏田土四千三百二十六亩,私藏佃户人
口一千二百余人,从应天运私盐万斤发卖云广等地……”
朱怀愣住了,听的心惊肉跳,抬头看了一眼大快朵颐的老爷子,见他依旧面无表情的大快朵颐,不免有些佩服!
这才是真正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啊!
古往今来这些达官显贵的贪婪,一直是王朝的顽疾,甚至是千百年来乃至千百年后的通病。权力,会让人变得神志不清。金钱,更会蒙蔽人的双眼。
当初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武人头脑都简单,懂得明哲保身的人很少。更没几个人知道进退,都觉得是跟随皇爷一块打天下的,没功劳还有苦劳,贪点无所谓。
如果当朝皇帝不追究,那就万事大吉。
或者说当朝皇帝见到后,念及旧情,那就大事化小,稍稍提醒。
封建王朝的法制,永远是为皇权服务,皇权是可以压制法律的!这是每个王朝的铁律!
对方死于不死,都在乎皇帝一句话。朱元璋听完后,点头道:“状纸呢?”
那门童小心翼翼掏出来,左右看看,小心翼翼递给朱元璋:“小人画了手印的。”朱元璋摆手:“成,你回去吧。”
门子在饭馆打包了饭菜,这才若无其事的回去。
朱怀一腔话憋在心里。
朱元璋随口道:“先吃饭,别浪费,一粒一粟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难吃也要将粮食吃完,一点不要浪费。”“咱大明还有好多人吃不饱饭。”
朱怀面颊抽了抽,老爷子现在说出这种话,是对对面‘郑府’最大的讽刺!
老爷子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费,对方却满足不了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