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是三月,海上刮西风,有利于倭寇行船。
大明每年的春三四月是防倭的汛期。
当朱怀看到这封来自嘉兴海盐知县的奏文之后,朱怀面色无比阴沉。
无论处于什么目的,他都憎恨倭人,厌恶倭人。
他在后世是身在和平年代下,可他不敢忘记先人受过的苦难。
他无法接受倭人,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看到这群矮子的脸,听到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朱怀心中的火苗就在燃烧。
他没有权力替先辈,替几十万国人去原谅那一段残忍的历史!
他没资格!
既然穿越到大明,既然穿越到我国朝最强盛的时期,那为何不让他们感受一下我汉人祖先受过的苦厄!
让他们知道,当被活埋,当被活ti实验,当被奸杀等等,是什么样子的滋味!
老爷子脸色也在阴沉,但他一定没朱怀想的多,没朱怀知道的多。
如果老爷子知道,咱汉人因为这群矮子,受过一段多么艰苦的岁月,他想,老爷子也会暴跳如雷!“混账!”
朱元璋冷声道:“小小的东海倭夷,咱皇帝下过三次国书,他们居然屡教不改,真当咱抽不出手收拾他们?”“你批呀!手软个啥?调东南海军请君入瓮,狠狠的杀呀!”朱元璋有些恼火。
朱怀无奈的看着他,道:“老爷子,我不知道怎么批呀!东南海军,我连谁可以用都不知道,咋批?”朱元璋拍了拍额头:“嗨!咱倒是忘了,武人的地方将领,你还不熟悉。”“东南负责防倭的,是信国公家的儿子汤鼎,时任东南备倭总指挥。”“告诉他,咱要三百个倭寇的人头!”
“他们不是喜欢杀咱沿海百姓么?咱让他们十倍还回来!”朱怀点头:“好!”
顿了顿,他看着老爷子问道:“需要朝廷布控什么战术吗?”
朱元璋呆呆的看着朱怀:“布控啥?汤鼎在东南呆了十年了,倭寇都杀不了,咱要他啥用?”朱怀看了一眼朱元璋,欲言又止。
“你这小子,老是和咱吞吞吐吐的做啥?有啥说啥?咱还会偏着外人不相信咱大孙~~?”
朱怀有些忧心忡忡的道:“老爷子,朝廷下个死命令过去,只要三百个倭寇人头,我担心,会不会有人冒功,或急功近利,用别的人头充当倭寇的……”朱元璋愣了愣,“谁敢?不怕夷九族的尽管搞这些畜生做的事!”
朱怀点头,没有多说。
实际朝廷给的高压政策,到中后期就会延伸出朱怀说的这种事。
不过现在是明初,朱怀考虑的有些久远了。“那成!就看汤鼎有没有这个本事了!”朱元璋眯着眼:“一定有!”
朱怀狐疑的道:“老爷子就这么自信?”
朱元璋笑着道:“大孙!你等着看!咱大明的地方将领,都是咱皇帝亲自挑的人!”“好!”
朱怀也不再啰嗦,直接给海盐知县批复。
夜渐渐深了,朱怀还欲继续批。
老爷子道:“成了,一口吃不了胖子,批了这么久累了吧?不批了!”朱元璋一辈子勤政,却看不得自家孙子多受累。朱怀点头:“哦,那成,那我先回去休息了。”
想了想,他去给老爷子倒一壶羊奶:“睡觉前喝点,容易帮助睡眠。”朱元璋摆手:“快去休息罢!”
等朱怀走后,朱元璋做到了书房的太师椅上,昏暗的灯光下,老人继续奋笔疾书。
积压了三日的奏疏,若不抓紧处理掉,朱元璋心始终不安。
治国不易,当皇帝更不容易。
清晨,微风。
鸟儿在枝头轻声啼叫,揭开了新一天的清晨。
徐府。
在被卸掉权力之后,徐家和寻常小民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