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朱元璋的打算!(1 / 2)

朱元璋躺在摇椅上,眯着眼抬头看着天空。

老爷子在沉思,朱怀自觉没有打扰朱元璋。

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才对左右道:“去告诉蒋瓛,查一查科举的事。”

老爷子吩咐完毕,便又对朱怀道:“大孙,扶咱起来。”

朱怀赶忙起身,将老爷子从摇椅上扶起,搀着他一点点朝养心殿内走去。

老爷子斜靠在胡床上,手里端着清瓷茶盏,单手拿着茶杯,漫不经心的磕着茶盏。

“大孙。”

朱怀忙是应道:“爷爷,怎么了。”

朱元璋抬头看着朱怀,问道:“此事你看出什么了?”

朱怀沉思片刻,认真的回道:“皇爷爷,孙儿不认为礼部敢在科举上动手脚,这是抄家灭族的大事,大明的文官也不可能有这个胆子。”

朱元璋嗯了一声:“还有呢?”

朱怀继续道:“孙儿在想,会不会有人牵头闹事?”

朱元璋摇摇头:“这不是咱们该考虑的,要考虑怎么妥善处理,兹事体大,若是处理不好,会造成很大的震荡。”

朱怀许久没从老爷子脸上看出这般凝重之色。

左右不过是个科举舞弊案而已,为什么老爷子会如此凝重?

朱怀道:“如果要妥善处理,只有重新开科,要让他们相信朝廷没作弊,那就实打实的再考一场。”

朱元璋笑笑:“你还是没了解事情的重点。”

“考与不考已经没意义了。”

朱怀愣了愣,颇为不解的看着朱元璋,417询问道:“啥意思?”

朱元璋回道:“论读书能力而言,北方的学子是考不过南方的。”

“你不是看了洪武二十五年的财政疏么?北方的经济和南方的压根不可同日而语。”

“北人的经济薄弱,让其在读书上处于天然的劣势。”

“南方经济多发达,许多学子自幼就被书本熏陶,又加上许多大儒的培养,北人怎么比?”

朱怀沉默片刻,点头道:“这到是个理,就教育力量来说,南方也高于北方太多了。”

朱元璋点点头,语重心长的道:“在他们眼中,分南北,可站在咱们的角度来看,无论南北,都是大明的子民,又怎能分裂或者厚此薄彼。”

“按照你说的,就算再重新考一次,结果恐怕也不会有太多的差别,你信么?”

朱怀想了想,点头道:“这点我倒是认同。”

朱元璋笑道:“所以你说重新科考,这没有必要,不过只是浪费官吏们的精力罢了。”

“此事要好好处理,从六年前,这种声音就一直在发酵,到现在推到鼎峰了,若不好处理,恐怕会让北方大面积学生寒心。”

“江南已经足够发达,然而北方却不尽然,咱一边要让北疆加强军事防御,一边又要北方的官吏官好百姓。其地区长期饱受战乱,考不过南人是没错的。”

朱怀不知道老爷子在想什么,但他听到老爷子的声音异常平静,他心里就感觉此事恐怕要不妙了。

恰这个时候,蒋瓛已经匆匆走来。

“皇爷。”

“京师多北人学子游街,皇榜被砸,更有甚者,直接冲破了贡院,他们还在集结,此时已经约有六百人,正欲冲礼部衙门。”

朱怀听完,脸色怒红,道:“放肆!”

朱元璋压了压手,示意朱怀不要冲动,问蒋瓛道:“去将梁焕和李原抓起来。”

朱怀一愣,不可思议的看着朱元璋,道:“皇爷爷,这是什么道理?”

朱元璋摇摇头,又对蒋瓛道:“好好查查,这两名主考官究竟有没有舞弊。”

前不久,朱元璋还对梁焕和李原和颜悦色,这才过了多久,就让锦衣卫拿人。

朱怀有些不寒而栗的看了一眼朱元璋。

蒋瓛抱拳道:“臣遵旨!”

等蒋瓛离去,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怀,道:“不能让南人太过于突出了,长此下去,国家的官吏都是南人,朝廷不稳。”

“成了,此事你不要管了,好好想想你的内阁和司礼监架构吧,余下的事,咱自己处理。”

朱怀还要再说,朱元璋已经背着手起身,对朱怀道:“你在此处处理奏疏,咱出去走走。”

“噢,皇爷爷慢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