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一啸震北疆!(1 / 2)

月如玉盘,倒挂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

东宫的院落中间摆了一排长长木桌。众人齐聚,欢度中秋。

朱元璋和朱怀坐在首位,下面分别是赵惠妃、赵檀儿、张美人、朱允熥……

能在东宫一起共度洪武二十六年这场中秋的,一定是朱元璋极其宠佞的人。

换言之,今晚能有资格来东宫的,回到后宫没有嫔妃不忌惮和羡慕。

一家人其乐融融,赵惠妃他们嘴甜,一口一个好话恭维着朱元璋,将老人哄的连翻大笑。

实际朱元璋是不爱听别人吹嘘他的,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都是扯淡。

但到老了,却反而爱听这些话,不过也只限于家人。

或许老人认为一家人就该如此亲密无间,就该如此热热闹闹。

毕竟,这样热闹的场景还能过几次,老爷子心里也没底。

檀木制的餐桌上先后端上来许多菜肴,老爷子这次没吝啬,鸡鸭鱼肉都招呼上来。

不过不吝啬归不吝啬,上来的菜肴都是大盆菜大油水,追求的是实惠好吃,绝不华而不实。

“咱创业二十载艰难得此江山。”

老爷子开口,众人很乖巧的闭上嘴巴,都聚精会神听着老爷子说话。

“开辟江山不易,咱们在座的,祖上都不是大富大贵之人,即便富贵,也不可奢侈浪费,皇家人更当为表率。”

众人默默点头。

老人总会用自己实际情况言传身教,去教育自己子嗣后代也好,教育在做的皇权贵族也好。

他不希望因为地位摇身一变,就开始变的肆无忌惮奢侈起来,百姓还没富足,他朱元璋谈什么奢侈。

老人用一辈子都在身体力行的贯策着自己的思想,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出生,从未忘记过那段艰苦岁月。

更从没有忘记过在元朝末年易子而食的情况。

因为经历过,所以才更珍惜粮食,珍惜今日。

餐桌上不伐有朱元璋的小儿子们,譬如朱栋他们,几个小家伙虎头虎脑的趴在自己娘亲旁边。

老人一番苦心,曾经何时,他对他的大儿子朱标、二儿子朱网等全都说过。

但真正将朱元璋这番话听进去的没有几个。

老爷子都知道他们在地方上不伐鱼肉百姓,不过尽管如此,老爷子还要对子孙后辈们餐前教育。

“好了,老了喜欢唠叨,听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就作罢。”

朱元璋笑了笑,道:“吃饭吧,今天这些菜不得了,咱们这些人都是淮西出生吧?淮西人没有不吃辣的,咱大明这趟下西洋,淘来不少好货,尤其这青红辣椒,真踏马是一绝,吃吃吃!”

赵惠妃有心,提了提朱栋。

朱栋赶紧道:“儿臣听父皇教诲,绝不浪费。”

朱元璋看着虎头虎脑的朱栋,鼻子上还吸溜着鼻涕,有些哭笑不得,道:“赵惠妃给这小子夹鸡腿,夹大的!小家伙长身体呐!”

赵惠妃忙笑道:“谢皇爷。”

“都动筷子吧。”

朱元璋说罢,众人便开始大快朵颐。

朱怀离朱元璋最近,站起身给老爷子盘子里夹着菜。

又给老爷子倒上一小盅酒。

“爷爷,吃一块炒鸡。”

朱元璋看着醮满酱油汤汁黑乎乎的红烧鸡,笑着道:“好!”

鸡块炒的很烂,也是为了照顾老爷子的牙口。

“嘶!娘!辣,我要喝水。”

“呼呼呼!”

朱栋辣的脸都红了,哇哇直叫。

朱元璋看的开怀大笑。

朱允熥也给老爷子夹菜,朱元璋心疼的看了一眼朱允熥,道:“你常年在军中,很少回来,长大了,都成了一员大将军了,多吃点!”

朱允熥豪迈的道:“好!爷爷,我陪你喝一口!”

朱元璋喝道:“是咱老朱家的种,喝!”

餐桌上热闹洋溢,朱怀微微侧目看着老爷子,老人脸上带着浓烈的幸福和笑容。

团圆……

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如今一家子最亲近的人都坐在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中秋,而老爷子身子还算硬朗,这就更加不容易。

朱元璋伸手,朱怀忙道:“爷爷要吃啥,孙儿给你夹。”

朱元璋白了一眼朱怀,没好气道:“不需要。”

老人伸长身子,舀了一碗鸡汤,然后送给赵檀儿。

赵檀儿诚惶诚恐的站起来:“皇爷爷,这,这……孙媳受宠若惊,不敢……”

朱元璋眯着眼,乐呵呵的道:“吃!喝鸡汤!咱朱家不讲究客套,这里也没外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