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旨!”
随着最后一场会议结束,洪武二十六年彻底走向尽头。
今年年关过的格外轻松,有了小家伙的诞生,老爷子渐渐将注意力都放在小家伙身上。
腊月二十七这天,老爷子兴高采烈的邀请朱怀出去垂钓。
朱怀也没多想,到年关,许多国事都被暂时放下了,还有司礼监的帮衬,朱怀闲暇许多。
秦淮河附近的垂柳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依旧有很多钓叟在垂钓。
老爷子兴致盎然的拿着鱼钩和盆,坐在秦淮河的岸边,悠闲自在的开始钓鱼。
老爷子应当是研究过冬钓鲫鱼的方法,调漂都调的十分专业。
才过了不到一炷香时间,已经开始不断有鲤鱼上钩。
周围不伐几个看热闹的老头纷纷过来围观。
朱元璋却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一直诶诶的叹个不停。
终于有老叟忍不住了,便问朱元璋道:“老哥儿,你这一直在上鱼,为啥还叹息呐?”
老爷子一脸懊恼的样子,从牙齿缝蹦出几个字:“鲤鱼有啥好的啊。”
“家里有重孙子在,孙媳妇儿要喂奶,还是鲫鱼好呐!可惜,钓不上来。”
朱怀呆呆的看着朱元璋。
老头的报复心这是有多强啊!一年多的事,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然后现在自己有了重孙子,就特意跑来炫耀来了。
这真是……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朱怀有些哭笑不得,更有些摸不透老爷子的心思了。
几名老头见朱元璋这样子,气的咬牙切齿。
老爷子却是会心一笑,说不出来的嘚瑟。
“诶?我记得这里也有个老头喜欢钓鲫鱼给他儿媳妇喂奶来着?怎么没见着?”
朱元璋左右瞧瞧,并没有见到一年前那名老钓叟。
有老头唏嘘道:“你说老张啊?”
朱元璋点头:“嗯。”
“走了。”
“七十了,走的安详。”
“天天唠着要在陪着孙子长大,教孙子钓鱼,又要给孙子雕木剑摇摇车,谁知……哎!”
朱元璋一愣,刚才还嘚瑟的面庞,脸色渐渐暗淡下去,微微叹口气,哦了一声。
“怎么走的?”老爷子问道。
几名老头叹口气道:“小病小苛,也不是啥大病,哎,主要年纪到这了,谁也扛不住老天啊!”
“就算是皇帝老子,也扛不住生老病死不是?”
几名老头坐在朱元璋旁边,唉声叹气:“所以咱们啊,能开心就开心的活着,想干啥都干了,走的时候带着遗憾。”
朱元璋神色微微动容。
朱怀忙道:“几位老爷子,你们身子都健朗的很,少说点不吉利130的话,都还能活很久呐!”
几人看着朱怀的样子,微微拍了拍朱元璋的大腿道:“老哥儿有福分啊,这是你孙子吧?”
“呵呵,你这孙子啊,是怕你听了难受,故意挑开话头咧。”
“咱活一把年纪了,最开心的就是儿孙满堂,你这重孙子都出来了,也不要想太多,该咋活咋活,不要畏首畏尾的,生命都有定数。”
朱元璋点头:“是啊,该咋活就咋活吧,生命都有定数。”
“咱也抗不了多久了,人老了,小病小苛都能要命。”
老爷子莞尔一笑,又道:“养儿放老,索性咱这儿孙都很出色。”
几名老者笑道:“那不得了,那还怕个囊球?该吃吃该睡睡,要是成天活在恐惧中,做老的心里难受,也给后生增添几分烦恼。”
朱怀赶忙道:“老爷子您这话不对,年少的时候是你们抚养后生长大,你们老了,后生就该尽孝,这是咱汉人的传统美德,大明也鼓励和提倡孝道,谁敢不孝,法律和道德层面都会谴责的。”
几名老头洒然一笑,道:“说的漂亮!”
“可是呢,贫贱家庭百事哀,到老了啥事都能蹦出来咯,什么分家产、分地,哎,咱村子好几户人家,亲兄弟反目成仇,甚至都告上官府,老人家呢?躺在床上被活生生气死,这种事啊,哪哪都是。”
“哪有那么多太平事啊,要是都能像老哥儿和小哥儿你爷两这般,那就太平了。”
说话的几个老头感同身受,皆都轻轻叹口气,想来他们都正在面临这些腌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