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第287章 布衣之交,道士宰相李沁(2 / 2)

李隆基大喜,当即便赐给财帛,并特地颁了一道敕令,让其父母善加培养。

而且当时著名朝臣张九龄、张廷珪等人,也与李泌结成了忘年之交,常亲切地称他为“小友”,可见李沁的天资高到了何种地步。】

“俺怎么感觉俺和他生活的不是同一个世界?”

“屁话,你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人家却是天上星宿下凡,能一样吗?”

“农民怎么了?没有农民种田你吃个屁啊?”

“职业不分贵贱,不要引骂!”

“话虽这么说,可这个世界终究不是公平的。”

“.”

【李泌虽然得到皇上和朝臣们的赏识,但奇怪的是,他却无心仕途,而是钟情山水,欣慕老庄、神仙之术,经常云游或隐居于嵩山、华山和终南山之间,于是后来慢慢淡出了众人的视野。

直到天宝中期,李泌突然给李隆基上书,并直言指出了当时的朝政得失。

李隆基随即征召李泌入朝,授予翰林待诏之职,到东宫辅佐太子李亨。

李亨对李泌非常敬重,常称其为“先生”,但从严格意义上讲,翰林待诏只是文学侍从,算不上真正入仕。

所以,李亨和李泌实际上一直是“布衣之交”。

而几年后,李泌又因一首《感遇诗》得罪了奸臣杨国忠,旋即被逐出京师。

之后,李泌便躲到河南嵩山,开始了隐居生涯。】

【很快,时间来到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曾经无比辉煌灿烂的唐王朝,顿时土崩瓦解,唐玄宗父子放弃长安向南逃去。

在马嵬坡下,后来的唐肃宗李亨与现在的唐玄宗李隆基分道扬镳。

李亨北上灵武后,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自己的“先生”李泌,随即派人前往嵩山寻访,希望李泌能出山辅佐自己。

李泌见到使者后,没有任何犹豫,立马就跟着使者日夜兼程赶到了灵武。从此,李泌便以一介布衣的身份留在了李亨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在这期间,唐肃宗李亨曾多次要授予李泌官职,但却都被他给拒绝。

后来,李亨宣布任命李沁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

而这所谓的“侍谋军国”,就是是李亨专门为李泌量身定做的官职,这才让李沁不情不愿的任了职。】

【李泌之所以死活不肯当官,首先是因为个性。

他一贯鄙视世间的虚名浮利,尤其鄙视那些为了权力、富贵而不择手段的钻营之辈。因此,即便不得不出山,李泌也希望自己始终保有一种超脱的心态,不愿被世间的功名利禄所捆绑。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李隆基执政后期,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君轻爵位”而“人觊贵宠”。

也就是说,皇帝既然滥封滥赏,不珍惜朝廷爵禄,百官当然只求谄媚皇帝,一心博取富贵荣宠。

李泌想做的就是铲除天宝政治的这种积弊,于是他通过自己的行为,一方面给肃宗朝廷的文武百官树立一个榜样,使得“人不以官位为贵而贵有功,不以虚名为荣而荣有实”;另一方面,使唐肃宗李亨的朝廷养成一种“珍惜爵赏”“不贪荣利”的健康风气。】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