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新释义(2 / 2)

我就是达到了科举的水平,靠些文字的艺术,我能够高升,更多的还是处理政务的能力和揣摩上意,和做学问没那么大关系呀!

内阁大臣感觉自己不太敢想下去了,突然觉得,这还不如陛下把自己训斥一顿呢,而不是让自己做自己不擅长的事,自己绝对会搞砸的。

必须请求陛下收回成命,不对,还不是成命,陛下只是暗示自己,还没有口谕,有机会。

朱元璋知道内阁大臣不擅长做学问吗?当然知道,之所以交给内阁大臣这个任务,就是因为内阁大臣对人心的把控。

这和做学问没关系,水平差不多就行,这个新的释义,不是给那些潜心钻研学问的人看的,是给那些百姓们,还有科考的学子们看的。

先扭转他们的思想,至于大明朝堂内的,大航海带来的利益会让他们昧着自己的良心,选择支持新的释义。筆趣閣

将批注过的《论语》递给内阁大臣的亲信,并没有直接离开,因为亲信知道,现在的陛下缺一个能给大臣提示的人。

而那个人,一定会是自己,不然陛下不会在自己在身边伺候的时候,一边批注《论语》,一边好像看书沉迷进去后的喃喃自语。

那些话,是说给自己听的,陛下觉得现在儒学经典的释义有些过去与软弱了,需要强硬一些,

而是脑海中回忆着做批注时的朱元璋,曾在自己在身边候命的时候,自语过的一些话。

稍微看了看朱元璋,发现朱元璋正在闭目养神,那么,陛下的意思就明确了。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稍微看了看朱元璋,发现朱元璋正在闭目养神,那么,陛下的意思就明确了。

亲信稍微俯了下身子,轻声提示道:“阁老,陛下心意已决,也有了口谕,您请回吧,早日上书为妙。”

内阁大臣叹了口气,没办法了。

,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