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攻心,颤抖!
咯咯~
刘同知瞪大眼睛,牙齿都在忍不住打颤。
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好像脖子被掐住一般,发不出怪异的声音。
此刻,他的心底已经被恐惧所笼罩。
看向对面俊朗和煦的青年,眼中满是恐惧。
毕竟,谁心底没有秘密呢?
就算再坦荡的人,心底也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只是轻重不同罢了。
那些坦荡的人,心怀天下更没有龌龊的想法。
即便心底藏了一些想法,也不怕被人知晓。
只是藏于心底是每个人的习惯罢了。
但是有一些人,则完全不同。
亏心事做得越多,就越是怕人知道自己的秘密。
尤其是在大明,一旦涉及到了贪墨,那可是要遭受处罚的!
杀头,那只是初级入门,属于最轻的处罚。
通常主犯被杀,家眷也会遭受牵连。
男的终身为奴,女子则送入教坊司!
地位低下的,直接卖入青楼!
而且,大明朝的杀人方士,可不会将什么文明,减少痛苦的说法!
反倒是怎么残忍,怎么让人生不如死就怎么来。
一刀砍掉脑袋,或者服毒,都是比较斯文,没什么痛苦的死法。
在大明朝若是被发现贪墨,通常都是给予最残酷的刑罚的!
朱元璋在对待官员贪腐的问题上常常法外用刑,其中的典型就是剥皮实草。
但是,此刑罚在《大明律》中并无规定。
朱元璋创设以法律《大诰》的形式,此刑罚的适用范围是贪腐官员,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
那种被活着剥皮的巨大的痛苦,想想都后脊发凉。
而且在死后还会没有尊严的任人羞辱,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比杀了他们还要痛苦!
朱铭看似在闲聊,还谈到了中秋吃月饼。
甚至连晚上吃的什么药都清清楚楚。
说明什么?
说明家里的仆人中有被收买的密探!
要不然如此隐私的事情怎么会被外人知道?
如果说连如此私密的事情都被知晓了,那么做得其他事情呢?
收受好处的时候,有没有被其他人看到呢?
或者,送银子的人主动透露呢?
比如他的那个侄子每次打着送咸鱼的名号拜访,但私底下送的银子可不在少数!
就在惊疑不定的时候。
上方传来的淡淡话语彻底击溃了他的心神。
朱铭悠闲抿了一口茶水,好像拉家常的说道:“这些都是小事,人情往来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朝廷也不会深究的。
陛下的规定是贪墨超过六十两银子判死罪,几个月饼和牛肉还不至于!”
Duang~!
黄知府和刘同知只觉得脑子嗡嗡直响,好像要炸开了一样。
他们收受的银两,何止才六十两啊!
尤其是身为知府,平日里还要维护颜面。
那么庖厨仆役婢女这些,那是必不可少的!
要不然传出去堂堂知府夫人竟然亲自买菜下厨洗衣服,还不被人给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