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青岚主动提出来不去考试了,是我坚持让她考的。”
如果这类院校仍有空额,可以在同类院校的考生中调剂补缺,择优录取。以保证重点院校的招生质量。
老盛家一下子出来俩大学生,还是啥重点。自己家的呢?
周明远把闺女的通知书还回去,又伸手拿过去盛希安的,翻开细细打量。
盛家一屋子的人,大家伙儿说说笑笑的别提多热闹了。
管他是什么本科不本科的呢,咱只要有大学可以念就行。”
别人越是要看笑话,他们就越是要把日子过好了,盛家的日子红红火火,看那些人还能说什么?
十八号这天上午,盛希安和周青岚去场部找人,开了证明材料,相关领导一一签字盖章。
所以周青岚也就不再纠结那些了,而是跟盛希平商议,怎么去局里取通知书。
“你看,我骗你干什么?刚才王叔告诉我的,他去联系山上了,老二考上了哈工大。”盛希平笑了起来。
三人拿了通知书从教育处刚出来,就被周明远堵住了。“快,给我看看录取通知书。”
“爸,下午我们都有正事儿要办,青岚他们去局大楼送材料,我去收购站卖货。
那个,过几天等着老二和我媳妇,把要去上学的手续都办齐了之后,我们家摆几桌酒席,请咱林场这些亲朋好友都来家坐坐,热闹热闹。”
当然了,有周明远在,加上赵永胜跟盛希平关系那么好,这点儿事很容易就办下来了。
周青岚便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递了过去,周明远从信封里抽出通知书,看着那几行字,还有鲜红的印章,激动不已。
周明远一寻思也对,索性就不张罗喝酒了。一家人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午饭。
因此,七七年高考,出现了部分考生被录取到比填报第一志愿院校更高的重点院校,这种特殊情况。
众人原本还吵着说是要看看录取通知书,盛希平担心谁不小心给撕了啥的,就没让周青岚他们拿出来,只说是放场部开证明用了,没在身上。
孩子都两三岁了,然后说是回城探亲,这一走就再没回来。”
周青岚还好点儿,她在学校,成天跟学生打交道,这种场面也不打怵。
说什么盛家就是穷胀包儿,还敢让周青岚去参加高考。
眼下想要上大学,可不是来了通知书就行的,各种审核都得通过了,才能去念书。
盛希安和周青岚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不光林场,连山上驻勤的工人,也都知道了。
周青岚被盛希平这一抱,给闹了个大红脸,根本就没注意盛希平说了啥。
当着婆婆的面儿,两口子抱一块儿,这多不好啊?
“师父,青岚不一样,你放心吧。”盛希平闻言笑了,连忙安慰刘长德。
周青岚和盛希安都考上大学了,要出门念书。
可现在来消息,说我俩被这么好的大学给录取了,就觉得挺怪的,是不是弄错了啊?”
盛希平一看,就知道他媳妇刚才没仔细听,于是又重复了一遍。
买好了出门要用的东西,盛希平又去副食品商店,买了点儿猪头肉、猪肝、猪舌头啥的,留着晚上下酒。
如今老大在部队里,屡立战功接连提拔,闺女考上了重点大学,将来前程似锦。
盛希平给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松开周青岚。
正好孩子睡着了,周青岚就轻手轻脚的从西屋出来,问二人。
“来,希安,把你的也给叔看看。”
就这样,周青岚心神不宁的度过了大半天时间。
直到晚上盛希安坐通勤车下来,盛希平又去跟场里商议了便乘,周青岚好歹算是稳住了心神。
“走,跟我回家去。昨晚上我跟你妈说了这事儿,你妈高兴的一晚上都没睡。
“老二考上哈工大?不对啊,这都不是我俩报的志愿。”周青岚回过神来,察觉出不对。
一时间,盛家算是拉足了仇恨。
这俩人说的每个字儿她都明白,可是凑到一起,她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而像周青岚和盛希安这样被重点大学录取的,那更是稀有。
然后按照森铁调度的安排,准时发动车子,往回走。
“师父,青岚考上这个大学是重点本科,得在省城念四年书。
第二天一早,局里几位领导碰头开了个小会,说明情况后,就在证明材料上签字盖章,同意盛希安和周青岚去读大学了。
周青岚跟盛希安是松江河林业局几百个考生里面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据说在全省十八个林业局里面,也是非常出色的成绩。
局领导商议了一下之后,决定给这俩人开个表彰会,鼓励一下。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周明远此时真觉得,心满意足了。
“真的?你没骗我?”声音也带着点儿哭腔儿了。
周明远昨天就知道了闺女被录取的消息,高兴的他一晚上没睡觉。
盛家三代贫农,盛连成曾经还是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这个家庭背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那些人一听,这才罢休,正好时候不早,该预备晚饭了,这些人陆陆续续告辞离开。
盛希平明白,刘长德这是一番好意,于是很耐心的跟师父解释了下。
秦秋燕连忙摆手,盛家这几天肯定特别忙,来人也多,他们哪好意思留下来打扰?
等三人回到林场时,几乎整个儿前川林场,连同隔壁的大碱场村,都知道盛家出了两个大学生的消息。
等晚上吧,晚上没啥事儿,咱爷俩好好喝点儿。”
咱局秦工程师家的儿子,秦正涛也考上了,沈阳外语学院,还有几个,考上了大专、中专啥的,都不如你们。”
盛希平和周青岚并不知道,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相关文件中有“录取时优先保证重点院校”的规定。
盛希安他们往局里提交了材料,得等着局领导同意盖章,才能进行后面的程序。
作为一个读过大学的父亲,他一直盼着儿女们能有出息。
当然,也有那看着盛家不顺眼的,这时候就在背地里议论。
刘长德一家也要走,盛希平连忙挽留。
盛希平见周青岚出来,过去一把就把媳妇给抱住了。“媳妇儿,你考上大学了,东北师大。”
那边,张淑珍一头雾水的听着儿子和儿媳妇说话。
到了局大楼,找到教育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当然,从林场出来,不可能再回林场,最低也是在局里安排工作。
当然,要是老大能赶紧娶个媳妇,让他早点儿抱上孙子,那就更好了。
这年月的大学里面,可不会给准备被褥,一切行李备品,都得从家里带。
这一冬天,盛希平攒下不少东西呢,不过大部分都在年前去了趟县城卖了,手里剩下的不多,也就不在乎差点儿钱了,在松江河卖方便。
当天晚上,周青岚和王春秀又做了好几个菜,加上盛希平买回来的这些东西,摆了一桌子,算是给周青岚和盛希安庆功。
知道闺女今天能来取通知书,他特地过来等着。
你看我们村儿,不就有那省城来的知青,跟我们村的姑娘处对象结了婚。
然后,三人进了商店,开始采买东西。
“希平,你不是弄错了吧?这学校,我们想都不敢想,根本没报,怎么可能录了呢?”
这世上从来不缺那种恨人有、笑人无的人,跟这些人计较,只能是自找麻烦。
就剩下老三,他们两口子多敲打敲打,保不齐也能出息。
我们要是不回去啊,他们怕是连晚饭都吃不上。改天,等着啥时候你这儿要摆酒请客了,我们再过来。”
“媳妇,我刚才说,你被东北师大录取了。局教育处让你抓紧时间去局里取通知书。”
周青岚摇头,觉得不太可能。
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等他们到松江河时,已经是中午了。
因为盛希安报的是工业类院校,他分数高,就被哈工大给录走了。
由于是第一年报考,事先也没有什么摸底考、预考之类,大多数考生心里都没底,不敢报太高的学校。
更不要说,这还是比之前报的学校更好的重点呢。
今天上午小火车刚走,下一趟得大后天了。
盛希安喜静,平常不爱说话也不爱跟人打交道,这下被一群人围住,弄得他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松江河林业局下属十多个林场知青点儿,几百人报考,最后考上的,也就这么几个人,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珍贵。
就像张淑珍说的那样,别管什么学校,只要能考上就行。
周青岚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她爱孩子重于一切,有新华和新宇在盛家,周青岚绝不会扔下孩子不要的。
一个熊胆,加上一些皮张,卖了不到一千块钱。
“爸,下次我们来,一定在家里住两天。
周明远一听,松开手,“事儿真多,上个大学还这么麻烦。”
“真好,我闺女考上东北师大了,重点大学呢。”
“当初青岚主动提出来不去考试了,是我坚持让她考的。”
如果这类院校仍有空额,可以在同类院校的考生中调剂补缺,择优录取。以保证重点院校的招生质量。
老盛家一下子出来俩大学生,还是啥重点。自己家的呢?
周明远把闺女的通知书还回去,又伸手拿过去盛希安的,翻开细细打量。
盛家一屋子的人,大家伙儿说说笑笑的别提多热闹了。
管他是什么本科不本科的呢,咱只要有大学可以念就行。”
别人越是要看笑话,他们就越是要把日子过好了,盛家的日子红红火火,看那些人还能说什么?
十八号这天上午,盛希安和周青岚去场部找人,开了证明材料,相关领导一一签字盖章。
所以周青岚也就不再纠结那些了,而是跟盛希平商议,怎么去局里取通知书。
“你看,我骗你干什么?刚才王叔告诉我的,他去联系山上了,老二考上了哈工大。”盛希平笑了起来。
三人拿了通知书从教育处刚出来,就被周明远堵住了。“快,给我看看录取通知书。”
“爸,下午我们都有正事儿要办,青岚他们去局大楼送材料,我去收购站卖货。
那个,过几天等着老二和我媳妇,把要去上学的手续都办齐了之后,我们家摆几桌酒席,请咱林场这些亲朋好友都来家坐坐,热闹热闹。”
当然了,有周明远在,加上赵永胜跟盛希平关系那么好,这点儿事很容易就办下来了。
周青岚便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递了过去,周明远从信封里抽出通知书,看着那几行字,还有鲜红的印章,激动不已。
周明远一寻思也对,索性就不张罗喝酒了。一家人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午饭。
因此,七七年高考,出现了部分考生被录取到比填报第一志愿院校更高的重点院校,这种特殊情况。
众人原本还吵着说是要看看录取通知书,盛希平担心谁不小心给撕了啥的,就没让周青岚他们拿出来,只说是放场部开证明用了,没在身上。
孩子都两三岁了,然后说是回城探亲,这一走就再没回来。”
周青岚还好点儿,她在学校,成天跟学生打交道,这种场面也不打怵。
说什么盛家就是穷胀包儿,还敢让周青岚去参加高考。
眼下想要上大学,可不是来了通知书就行的,各种审核都得通过了,才能去念书。
盛希安和周青岚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不光林场,连山上驻勤的工人,也都知道了。
周青岚被盛希平这一抱,给闹了个大红脸,根本就没注意盛希平说了啥。
当着婆婆的面儿,两口子抱一块儿,这多不好啊?
“师父,青岚不一样,你放心吧。”盛希平闻言笑了,连忙安慰刘长德。
周青岚和盛希安都考上大学了,要出门念书。
可现在来消息,说我俩被这么好的大学给录取了,就觉得挺怪的,是不是弄错了啊?”
盛希平一看,就知道他媳妇刚才没仔细听,于是又重复了一遍。
买好了出门要用的东西,盛希平又去副食品商店,买了点儿猪头肉、猪肝、猪舌头啥的,留着晚上下酒。
如今老大在部队里,屡立战功接连提拔,闺女考上了重点大学,将来前程似锦。
盛希平给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松开周青岚。
正好孩子睡着了,周青岚就轻手轻脚的从西屋出来,问二人。
“来,希安,把你的也给叔看看。”
就这样,周青岚心神不宁的度过了大半天时间。
直到晚上盛希安坐通勤车下来,盛希平又去跟场里商议了便乘,周青岚好歹算是稳住了心神。
“走,跟我回家去。昨晚上我跟你妈说了这事儿,你妈高兴的一晚上都没睡。
“老二考上哈工大?不对啊,这都不是我俩报的志愿。”周青岚回过神来,察觉出不对。
一时间,盛家算是拉足了仇恨。
这俩人说的每个字儿她都明白,可是凑到一起,她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而像周青岚和盛希安这样被重点大学录取的,那更是稀有。
然后按照森铁调度的安排,准时发动车子,往回走。
“师父,青岚考上这个大学是重点本科,得在省城念四年书。
第二天一早,局里几位领导碰头开了个小会,说明情况后,就在证明材料上签字盖章,同意盛希安和周青岚去读大学了。
周青岚跟盛希安是松江河林业局几百个考生里面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据说在全省十八个林业局里面,也是非常出色的成绩。
局领导商议了一下之后,决定给这俩人开个表彰会,鼓励一下。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周明远此时真觉得,心满意足了。
“真的?你没骗我?”声音也带着点儿哭腔儿了。
周明远昨天就知道了闺女被录取的消息,高兴的他一晚上没睡觉。
盛家三代贫农,盛连成曾经还是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这个家庭背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那些人一听,这才罢休,正好时候不早,该预备晚饭了,这些人陆陆续续告辞离开。
盛希平明白,刘长德这是一番好意,于是很耐心的跟师父解释了下。
秦秋燕连忙摆手,盛家这几天肯定特别忙,来人也多,他们哪好意思留下来打扰?
等三人回到林场时,几乎整个儿前川林场,连同隔壁的大碱场村,都知道盛家出了两个大学生的消息。
等晚上吧,晚上没啥事儿,咱爷俩好好喝点儿。”
咱局秦工程师家的儿子,秦正涛也考上了,沈阳外语学院,还有几个,考上了大专、中专啥的,都不如你们。”
盛希平和周青岚并不知道,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相关文件中有“录取时优先保证重点院校”的规定。
盛希安他们往局里提交了材料,得等着局领导同意盖章,才能进行后面的程序。
作为一个读过大学的父亲,他一直盼着儿女们能有出息。
当然,也有那看着盛家不顺眼的,这时候就在背地里议论。
刘长德一家也要走,盛希平连忙挽留。
盛希平见周青岚出来,过去一把就把媳妇给抱住了。“媳妇儿,你考上大学了,东北师大。”
那边,张淑珍一头雾水的听着儿子和儿媳妇说话。
到了局大楼,找到教育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当然,从林场出来,不可能再回林场,最低也是在局里安排工作。
当然,要是老大能赶紧娶个媳妇,让他早点儿抱上孙子,那就更好了。
这年月的大学里面,可不会给准备被褥,一切行李备品,都得从家里带。
这一冬天,盛希平攒下不少东西呢,不过大部分都在年前去了趟县城卖了,手里剩下的不多,也就不在乎差点儿钱了,在松江河卖方便。
当天晚上,周青岚和王春秀又做了好几个菜,加上盛希平买回来的这些东西,摆了一桌子,算是给周青岚和盛希安庆功。
知道闺女今天能来取通知书,他特地过来等着。
你看我们村儿,不就有那省城来的知青,跟我们村的姑娘处对象结了婚。
然后,三人进了商店,开始采买东西。
“希平,你不是弄错了吧?这学校,我们想都不敢想,根本没报,怎么可能录了呢?”
这世上从来不缺那种恨人有、笑人无的人,跟这些人计较,只能是自找麻烦。
就剩下老三,他们两口子多敲打敲打,保不齐也能出息。
我们要是不回去啊,他们怕是连晚饭都吃不上。改天,等着啥时候你这儿要摆酒请客了,我们再过来。”
“媳妇,我刚才说,你被东北师大录取了。局教育处让你抓紧时间去局里取通知书。”
周青岚摇头,觉得不太可能。
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等他们到松江河时,已经是中午了。
因为盛希安报的是工业类院校,他分数高,就被哈工大给录走了。
由于是第一年报考,事先也没有什么摸底考、预考之类,大多数考生心里都没底,不敢报太高的学校。
更不要说,这还是比之前报的学校更好的重点呢。
今天上午小火车刚走,下一趟得大后天了。
盛希安喜静,平常不爱说话也不爱跟人打交道,这下被一群人围住,弄得他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松江河林业局下属十多个林场知青点儿,几百人报考,最后考上的,也就这么几个人,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珍贵。
就像张淑珍说的那样,别管什么学校,只要能考上就行。
周青岚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她爱孩子重于一切,有新华和新宇在盛家,周青岚绝不会扔下孩子不要的。
一个熊胆,加上一些皮张,卖了不到一千块钱。
“爸,下次我们来,一定在家里住两天。
周明远一听,松开手,“事儿真多,上个大学还这么麻烦。”
“真好,我闺女考上东北师大了,重点大学呢。”
“当初青岚主动提出来不去考试了,是我坚持让她考的。”
如果这类院校仍有空额,可以在同类院校的考生中调剂补缺,择优录取。以保证重点院校的招生质量。
老盛家一下子出来俩大学生,还是啥重点。自己家的呢?
周明远把闺女的通知书还回去,又伸手拿过去盛希安的,翻开细细打量。
盛家一屋子的人,大家伙儿说说笑笑的别提多热闹了。
管他是什么本科不本科的呢,咱只要有大学可以念就行。”
别人越是要看笑话,他们就越是要把日子过好了,盛家的日子红红火火,看那些人还能说什么?
十八号这天上午,盛希安和周青岚去场部找人,开了证明材料,相关领导一一签字盖章。
所以周青岚也就不再纠结那些了,而是跟盛希平商议,怎么去局里取通知书。
“你看,我骗你干什么?刚才王叔告诉我的,他去联系山上了,老二考上了哈工大。”盛希平笑了起来。
三人拿了通知书从教育处刚出来,就被周明远堵住了。“快,给我看看录取通知书。”
“爸,下午我们都有正事儿要办,青岚他们去局大楼送材料,我去收购站卖货。
那个,过几天等着老二和我媳妇,把要去上学的手续都办齐了之后,我们家摆几桌酒席,请咱林场这些亲朋好友都来家坐坐,热闹热闹。”
当然了,有周明远在,加上赵永胜跟盛希平关系那么好,这点儿事很容易就办下来了。
周青岚便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递了过去,周明远从信封里抽出通知书,看着那几行字,还有鲜红的印章,激动不已。
周明远一寻思也对,索性就不张罗喝酒了。一家人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午饭。
因此,七七年高考,出现了部分考生被录取到比填报第一志愿院校更高的重点院校,这种特殊情况。
众人原本还吵着说是要看看录取通知书,盛希平担心谁不小心给撕了啥的,就没让周青岚他们拿出来,只说是放场部开证明用了,没在身上。
孩子都两三岁了,然后说是回城探亲,这一走就再没回来。”
周青岚还好点儿,她在学校,成天跟学生打交道,这种场面也不打怵。
说什么盛家就是穷胀包儿,还敢让周青岚去参加高考。
眼下想要上大学,可不是来了通知书就行的,各种审核都得通过了,才能去念书。
盛希安和周青岚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不光林场,连山上驻勤的工人,也都知道了。
周青岚被盛希平这一抱,给闹了个大红脸,根本就没注意盛希平说了啥。
当着婆婆的面儿,两口子抱一块儿,这多不好啊?
“师父,青岚不一样,你放心吧。”盛希平闻言笑了,连忙安慰刘长德。
周青岚和盛希安都考上大学了,要出门念书。
可现在来消息,说我俩被这么好的大学给录取了,就觉得挺怪的,是不是弄错了啊?”
盛希平一看,就知道他媳妇刚才没仔细听,于是又重复了一遍。
买好了出门要用的东西,盛希平又去副食品商店,买了点儿猪头肉、猪肝、猪舌头啥的,留着晚上下酒。
如今老大在部队里,屡立战功接连提拔,闺女考上了重点大学,将来前程似锦。
盛希平给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松开周青岚。
正好孩子睡着了,周青岚就轻手轻脚的从西屋出来,问二人。
“来,希安,把你的也给叔看看。”
就这样,周青岚心神不宁的度过了大半天时间。
直到晚上盛希安坐通勤车下来,盛希平又去跟场里商议了便乘,周青岚好歹算是稳住了心神。
“走,跟我回家去。昨晚上我跟你妈说了这事儿,你妈高兴的一晚上都没睡。
“老二考上哈工大?不对啊,这都不是我俩报的志愿。”周青岚回过神来,察觉出不对。
一时间,盛家算是拉足了仇恨。
这俩人说的每个字儿她都明白,可是凑到一起,她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而像周青岚和盛希安这样被重点大学录取的,那更是稀有。
然后按照森铁调度的安排,准时发动车子,往回走。
“师父,青岚考上这个大学是重点本科,得在省城念四年书。
第二天一早,局里几位领导碰头开了个小会,说明情况后,就在证明材料上签字盖章,同意盛希安和周青岚去读大学了。
周青岚跟盛希安是松江河林业局几百个考生里面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据说在全省十八个林业局里面,也是非常出色的成绩。
局领导商议了一下之后,决定给这俩人开个表彰会,鼓励一下。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周明远此时真觉得,心满意足了。
“真的?你没骗我?”声音也带着点儿哭腔儿了。
周明远昨天就知道了闺女被录取的消息,高兴的他一晚上没睡觉。
盛家三代贫农,盛连成曾经还是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这个家庭背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那些人一听,这才罢休,正好时候不早,该预备晚饭了,这些人陆陆续续告辞离开。
盛希平明白,刘长德这是一番好意,于是很耐心的跟师父解释了下。
秦秋燕连忙摆手,盛家这几天肯定特别忙,来人也多,他们哪好意思留下来打扰?
等三人回到林场时,几乎整个儿前川林场,连同隔壁的大碱场村,都知道盛家出了两个大学生的消息。
等晚上吧,晚上没啥事儿,咱爷俩好好喝点儿。”
咱局秦工程师家的儿子,秦正涛也考上了,沈阳外语学院,还有几个,考上了大专、中专啥的,都不如你们。”
盛希平和周青岚并不知道,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相关文件中有“录取时优先保证重点院校”的规定。
盛希安他们往局里提交了材料,得等着局领导同意盖章,才能进行后面的程序。
作为一个读过大学的父亲,他一直盼着儿女们能有出息。
当然,也有那看着盛家不顺眼的,这时候就在背地里议论。
刘长德一家也要走,盛希平连忙挽留。
盛希平见周青岚出来,过去一把就把媳妇给抱住了。“媳妇儿,你考上大学了,东北师大。”
那边,张淑珍一头雾水的听着儿子和儿媳妇说话。
到了局大楼,找到教育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当然,从林场出来,不可能再回林场,最低也是在局里安排工作。
当然,要是老大能赶紧娶个媳妇,让他早点儿抱上孙子,那就更好了。
这年月的大学里面,可不会给准备被褥,一切行李备品,都得从家里带。
这一冬天,盛希平攒下不少东西呢,不过大部分都在年前去了趟县城卖了,手里剩下的不多,也就不在乎差点儿钱了,在松江河卖方便。
当天晚上,周青岚和王春秀又做了好几个菜,加上盛希平买回来的这些东西,摆了一桌子,算是给周青岚和盛希安庆功。
知道闺女今天能来取通知书,他特地过来等着。
你看我们村儿,不就有那省城来的知青,跟我们村的姑娘处对象结了婚。
然后,三人进了商店,开始采买东西。
“希平,你不是弄错了吧?这学校,我们想都不敢想,根本没报,怎么可能录了呢?”
这世上从来不缺那种恨人有、笑人无的人,跟这些人计较,只能是自找麻烦。
就剩下老三,他们两口子多敲打敲打,保不齐也能出息。
我们要是不回去啊,他们怕是连晚饭都吃不上。改天,等着啥时候你这儿要摆酒请客了,我们再过来。”
“媳妇,我刚才说,你被东北师大录取了。局教育处让你抓紧时间去局里取通知书。”
周青岚摇头,觉得不太可能。
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等他们到松江河时,已经是中午了。
因为盛希安报的是工业类院校,他分数高,就被哈工大给录走了。
由于是第一年报考,事先也没有什么摸底考、预考之类,大多数考生心里都没底,不敢报太高的学校。
更不要说,这还是比之前报的学校更好的重点呢。
今天上午小火车刚走,下一趟得大后天了。
盛希安喜静,平常不爱说话也不爱跟人打交道,这下被一群人围住,弄得他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松江河林业局下属十多个林场知青点儿,几百人报考,最后考上的,也就这么几个人,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珍贵。
就像张淑珍说的那样,别管什么学校,只要能考上就行。
周青岚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她爱孩子重于一切,有新华和新宇在盛家,周青岚绝不会扔下孩子不要的。
一个熊胆,加上一些皮张,卖了不到一千块钱。
“爸,下次我们来,一定在家里住两天。
周明远一听,松开手,“事儿真多,上个大学还这么麻烦。”
“真好,我闺女考上东北师大了,重点大学呢。”
“当初青岚主动提出来不去考试了,是我坚持让她考的。”
如果这类院校仍有空额,可以在同类院校的考生中调剂补缺,择优录取。以保证重点院校的招生质量。
老盛家一下子出来俩大学生,还是啥重点。自己家的呢?
周明远把闺女的通知书还回去,又伸手拿过去盛希安的,翻开细细打量。
盛家一屋子的人,大家伙儿说说笑笑的别提多热闹了。
管他是什么本科不本科的呢,咱只要有大学可以念就行。”
别人越是要看笑话,他们就越是要把日子过好了,盛家的日子红红火火,看那些人还能说什么?
十八号这天上午,盛希安和周青岚去场部找人,开了证明材料,相关领导一一签字盖章。
所以周青岚也就不再纠结那些了,而是跟盛希平商议,怎么去局里取通知书。
“你看,我骗你干什么?刚才王叔告诉我的,他去联系山上了,老二考上了哈工大。”盛希平笑了起来。
三人拿了通知书从教育处刚出来,就被周明远堵住了。“快,给我看看录取通知书。”
“爸,下午我们都有正事儿要办,青岚他们去局大楼送材料,我去收购站卖货。
那个,过几天等着老二和我媳妇,把要去上学的手续都办齐了之后,我们家摆几桌酒席,请咱林场这些亲朋好友都来家坐坐,热闹热闹。”
当然了,有周明远在,加上赵永胜跟盛希平关系那么好,这点儿事很容易就办下来了。
周青岚便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递了过去,周明远从信封里抽出通知书,看着那几行字,还有鲜红的印章,激动不已。
周明远一寻思也对,索性就不张罗喝酒了。一家人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午饭。
因此,七七年高考,出现了部分考生被录取到比填报第一志愿院校更高的重点院校,这种特殊情况。
众人原本还吵着说是要看看录取通知书,盛希平担心谁不小心给撕了啥的,就没让周青岚他们拿出来,只说是放场部开证明用了,没在身上。
孩子都两三岁了,然后说是回城探亲,这一走就再没回来。”
周青岚还好点儿,她在学校,成天跟学生打交道,这种场面也不打怵。
说什么盛家就是穷胀包儿,还敢让周青岚去参加高考。
眼下想要上大学,可不是来了通知书就行的,各种审核都得通过了,才能去念书。
盛希安和周青岚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不光林场,连山上驻勤的工人,也都知道了。
周青岚被盛希平这一抱,给闹了个大红脸,根本就没注意盛希平说了啥。
当着婆婆的面儿,两口子抱一块儿,这多不好啊?
“师父,青岚不一样,你放心吧。”盛希平闻言笑了,连忙安慰刘长德。
周青岚和盛希安都考上大学了,要出门念书。
可现在来消息,说我俩被这么好的大学给录取了,就觉得挺怪的,是不是弄错了啊?”
盛希平一看,就知道他媳妇刚才没仔细听,于是又重复了一遍。
买好了出门要用的东西,盛希平又去副食品商店,买了点儿猪头肉、猪肝、猪舌头啥的,留着晚上下酒。
如今老大在部队里,屡立战功接连提拔,闺女考上了重点大学,将来前程似锦。
盛希平给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松开周青岚。
正好孩子睡着了,周青岚就轻手轻脚的从西屋出来,问二人。
“来,希安,把你的也给叔看看。”
就这样,周青岚心神不宁的度过了大半天时间。
直到晚上盛希安坐通勤车下来,盛希平又去跟场里商议了便乘,周青岚好歹算是稳住了心神。
“走,跟我回家去。昨晚上我跟你妈说了这事儿,你妈高兴的一晚上都没睡。
“老二考上哈工大?不对啊,这都不是我俩报的志愿。”周青岚回过神来,察觉出不对。
一时间,盛家算是拉足了仇恨。
这俩人说的每个字儿她都明白,可是凑到一起,她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而像周青岚和盛希安这样被重点大学录取的,那更是稀有。
然后按照森铁调度的安排,准时发动车子,往回走。
“师父,青岚考上这个大学是重点本科,得在省城念四年书。
第二天一早,局里几位领导碰头开了个小会,说明情况后,就在证明材料上签字盖章,同意盛希安和周青岚去读大学了。
周青岚跟盛希安是松江河林业局几百个考生里面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据说在全省十八个林业局里面,也是非常出色的成绩。
局领导商议了一下之后,决定给这俩人开个表彰会,鼓励一下。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周明远此时真觉得,心满意足了。
“真的?你没骗我?”声音也带着点儿哭腔儿了。
周明远昨天就知道了闺女被录取的消息,高兴的他一晚上没睡觉。
盛家三代贫农,盛连成曾经还是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这个家庭背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那些人一听,这才罢休,正好时候不早,该预备晚饭了,这些人陆陆续续告辞离开。
盛希平明白,刘长德这是一番好意,于是很耐心的跟师父解释了下。
秦秋燕连忙摆手,盛家这几天肯定特别忙,来人也多,他们哪好意思留下来打扰?
等三人回到林场时,几乎整个儿前川林场,连同隔壁的大碱场村,都知道盛家出了两个大学生的消息。
等晚上吧,晚上没啥事儿,咱爷俩好好喝点儿。”
咱局秦工程师家的儿子,秦正涛也考上了,沈阳外语学院,还有几个,考上了大专、中专啥的,都不如你们。”
盛希平和周青岚并不知道,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相关文件中有“录取时优先保证重点院校”的规定。
盛希安他们往局里提交了材料,得等着局领导同意盖章,才能进行后面的程序。
作为一个读过大学的父亲,他一直盼着儿女们能有出息。
当然,也有那看着盛家不顺眼的,这时候就在背地里议论。
刘长德一家也要走,盛希平连忙挽留。
盛希平见周青岚出来,过去一把就把媳妇给抱住了。“媳妇儿,你考上大学了,东北师大。”
那边,张淑珍一头雾水的听着儿子和儿媳妇说话。
到了局大楼,找到教育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当然,从林场出来,不可能再回林场,最低也是在局里安排工作。
当然,要是老大能赶紧娶个媳妇,让他早点儿抱上孙子,那就更好了。
这年月的大学里面,可不会给准备被褥,一切行李备品,都得从家里带。
这一冬天,盛希平攒下不少东西呢,不过大部分都在年前去了趟县城卖了,手里剩下的不多,也就不在乎差点儿钱了,在松江河卖方便。
当天晚上,周青岚和王春秀又做了好几个菜,加上盛希平买回来的这些东西,摆了一桌子,算是给周青岚和盛希安庆功。
知道闺女今天能来取通知书,他特地过来等着。
你看我们村儿,不就有那省城来的知青,跟我们村的姑娘处对象结了婚。
然后,三人进了商店,开始采买东西。
“希平,你不是弄错了吧?这学校,我们想都不敢想,根本没报,怎么可能录了呢?”
这世上从来不缺那种恨人有、笑人无的人,跟这些人计较,只能是自找麻烦。
就剩下老三,他们两口子多敲打敲打,保不齐也能出息。
我们要是不回去啊,他们怕是连晚饭都吃不上。改天,等着啥时候你这儿要摆酒请客了,我们再过来。”
“媳妇,我刚才说,你被东北师大录取了。局教育处让你抓紧时间去局里取通知书。”
周青岚摇头,觉得不太可能。
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等他们到松江河时,已经是中午了。
因为盛希安报的是工业类院校,他分数高,就被哈工大给录走了。
由于是第一年报考,事先也没有什么摸底考、预考之类,大多数考生心里都没底,不敢报太高的学校。
更不要说,这还是比之前报的学校更好的重点呢。
今天上午小火车刚走,下一趟得大后天了。
盛希安喜静,平常不爱说话也不爱跟人打交道,这下被一群人围住,弄得他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松江河林业局下属十多个林场知青点儿,几百人报考,最后考上的,也就这么几个人,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珍贵。
就像张淑珍说的那样,别管什么学校,只要能考上就行。
周青岚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她爱孩子重于一切,有新华和新宇在盛家,周青岚绝不会扔下孩子不要的。
一个熊胆,加上一些皮张,卖了不到一千块钱。
“爸,下次我们来,一定在家里住两天。
周明远一听,松开手,“事儿真多,上个大学还这么麻烦。”
“真好,我闺女考上东北师大了,重点大学呢。”
“当初青岚主动提出来不去考试了,是我坚持让她考的。”
如果这类院校仍有空额,可以在同类院校的考生中调剂补缺,择优录取。以保证重点院校的招生质量。
老盛家一下子出来俩大学生,还是啥重点。自己家的呢?
周明远把闺女的通知书还回去,又伸手拿过去盛希安的,翻开细细打量。
盛家一屋子的人,大家伙儿说说笑笑的别提多热闹了。
管他是什么本科不本科的呢,咱只要有大学可以念就行。”
别人越是要看笑话,他们就越是要把日子过好了,盛家的日子红红火火,看那些人还能说什么?
十八号这天上午,盛希安和周青岚去场部找人,开了证明材料,相关领导一一签字盖章。
所以周青岚也就不再纠结那些了,而是跟盛希平商议,怎么去局里取通知书。
“你看,我骗你干什么?刚才王叔告诉我的,他去联系山上了,老二考上了哈工大。”盛希平笑了起来。
三人拿了通知书从教育处刚出来,就被周明远堵住了。“快,给我看看录取通知书。”
“爸,下午我们都有正事儿要办,青岚他们去局大楼送材料,我去收购站卖货。
那个,过几天等着老二和我媳妇,把要去上学的手续都办齐了之后,我们家摆几桌酒席,请咱林场这些亲朋好友都来家坐坐,热闹热闹。”
当然了,有周明远在,加上赵永胜跟盛希平关系那么好,这点儿事很容易就办下来了。
周青岚便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递了过去,周明远从信封里抽出通知书,看着那几行字,还有鲜红的印章,激动不已。
周明远一寻思也对,索性就不张罗喝酒了。一家人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午饭。
因此,七七年高考,出现了部分考生被录取到比填报第一志愿院校更高的重点院校,这种特殊情况。
众人原本还吵着说是要看看录取通知书,盛希平担心谁不小心给撕了啥的,就没让周青岚他们拿出来,只说是放场部开证明用了,没在身上。
孩子都两三岁了,然后说是回城探亲,这一走就再没回来。”
周青岚还好点儿,她在学校,成天跟学生打交道,这种场面也不打怵。
说什么盛家就是穷胀包儿,还敢让周青岚去参加高考。
眼下想要上大学,可不是来了通知书就行的,各种审核都得通过了,才能去念书。
盛希安和周青岚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不光林场,连山上驻勤的工人,也都知道了。
周青岚被盛希平这一抱,给闹了个大红脸,根本就没注意盛希平说了啥。
当着婆婆的面儿,两口子抱一块儿,这多不好啊?
“师父,青岚不一样,你放心吧。”盛希平闻言笑了,连忙安慰刘长德。
周青岚和盛希安都考上大学了,要出门念书。
可现在来消息,说我俩被这么好的大学给录取了,就觉得挺怪的,是不是弄错了啊?”
盛希平一看,就知道他媳妇刚才没仔细听,于是又重复了一遍。
买好了出门要用的东西,盛希平又去副食品商店,买了点儿猪头肉、猪肝、猪舌头啥的,留着晚上下酒。
如今老大在部队里,屡立战功接连提拔,闺女考上了重点大学,将来前程似锦。
盛希平给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松开周青岚。
正好孩子睡着了,周青岚就轻手轻脚的从西屋出来,问二人。
“来,希安,把你的也给叔看看。”
就这样,周青岚心神不宁的度过了大半天时间。
直到晚上盛希安坐通勤车下来,盛希平又去跟场里商议了便乘,周青岚好歹算是稳住了心神。
“走,跟我回家去。昨晚上我跟你妈说了这事儿,你妈高兴的一晚上都没睡。
“老二考上哈工大?不对啊,这都不是我俩报的志愿。”周青岚回过神来,察觉出不对。
一时间,盛家算是拉足了仇恨。
这俩人说的每个字儿她都明白,可是凑到一起,她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而像周青岚和盛希安这样被重点大学录取的,那更是稀有。
然后按照森铁调度的安排,准时发动车子,往回走。
“师父,青岚考上这个大学是重点本科,得在省城念四年书。
第二天一早,局里几位领导碰头开了个小会,说明情况后,就在证明材料上签字盖章,同意盛希安和周青岚去读大学了。
周青岚跟盛希安是松江河林业局几百个考生里面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据说在全省十八个林业局里面,也是非常出色的成绩。
局领导商议了一下之后,决定给这俩人开个表彰会,鼓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