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老板甩开鞭子,小毛驴拉着一车人,直奔大火车站。
“都拿好行李啊,检查一下别落下啥东西,这是终点站了,等会下车不用着急,别跟着挤。”
猪惊,又叫猪精石,实际上是猪耳朵里面的一块小骨头,扁圆形,可以磨好之后打孔。
没有直达省城的火车,只能从浑江倒车,所以盛希平他们就得先买从松江河到浑江的票。到了浑江之后,再买去省城的票。
虚岁十一的陈峰,个子已经不矮了,饭量也大,跟所有念书的孩子一样,中午放学,进门就喊饿。
陈瑞卿这么一说,盛希安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脸上也红红的,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才好了。
陈瑞卿伸手,跟盛希平握了下,然后又跟盛希安也握了手。
眼瞅着时候不早,邵敏芝就让陈瑞卿留在屋里陪着盛希平他们聊天,自己则是去外面厨房烧火做饭。
而最多的,还是骑自行车的人,一溜两行,不停穿梭。
医院那边忙,王春秀也不能在耽误上班,只有周明远,提前跟单位请了会儿假,他跟着去送站。
正好他坐在三人长座的最外面,不管是有人想靠近他们的行李,还是有别的举动,盛希平都能觉察得到。
这东西小孩子戴着好,辟邪压惊。”周青岚见陈月愣着,以为她不懂,忙解释道。
不知道是不是大学要开学的缘故,车站里人不少,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一般人家,会在孩子出生后,就给佩戴猪惊,多数是系在手腕上。
小陈月也养的面色红润,个子蹿了一大截,小脸肉呼呼的,可稀罕人了。
慢车大站小站、乘降所,都停车,这一路什么小山车站、黄泥崴子、温泉乘降所等等,反正是个站就停。
早饭过后,八点左右,赶驴吉普的那人来了周家,在外头吆喝。
果然,售票员在前面也喊了。盛希平等人拎着行李,等车停稳后,陆续下了车。
盛希泰跟陈峰始终有书信往来,家里嫂子和哥哥参加高考的事儿,盛希泰老早就跟陈峰说了。
等到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陈瑞卿特地打了电话询问。
火车从浑江出发,路过通化、梅河口,再然后路过辽源、四平,这一个晚上,火车绕了大半个省。
家里盛希泰、盛云芳姐妹也都有,陈峰当初在盛家的时候,盛希平也给他做了戴着。
“出门在外,多注意点儿哈。”对方倒是一片好心,还提醒了盛希平一句。
那时候陈月才五岁,根本记不住什么,如今再见到盛希平,也想不起曾经见过。
盛希安只在小时候,曾经跟着父母回过一次老家。那时候他还小,也记不清都看见过什么。
中午时间短,不如等下午,我们先陪你去学校,把入学手续办了,然后咱们再找个饭店,好好庆贺一下。”
“哦,没事儿,你要这个新的,把那个还给你哥。”周青岚笑笑,“要不然,把这个给你哥也行。”
盛希平嘱咐了那俩人几句,然后把行李物品都检查一遍,确认东西都在,这才放心了。
火车进站停车,车门打开,车上的旅客陆续下车。
“哎呀,跟你家没法比,我们这住城里,别的都还好,就是吃上面,比不得你们,依山傍水的,吃啥都方便。”陈瑞卿笑道。
然后盛希安和周青岚躺在了长座上,盛希平则是把狼皮褥子铺到了地上,他后背靠着座位边儿,这么蜷在狼皮褥子上。
“婶婶,这个我有,哥哥把他的给我了。”
电车一路晃晃悠悠,走走停停,半个小时之后,陈瑞卿对盛希平他们说了声儿,快到地方了。
短途车,也不管啥对号入座,只要有地方,抢个座位就坐下,别人也管不了。
这样正好堵在长座外头,一旦有点儿啥风吹草动,盛希平能够及时觉察到,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嗯,你一人孤身在外,多加小心。有什么事,记得往家里写信,或者发电报。”
盛新华现在大了,就把猪惊和狼牙都穿在一起,戴脖子上。
让他们把行李都收拾好,别落下东西,前面惠民路站点儿停车。
三人带着行李上了车,正好占了两个面对面的长座。
干部下乡才四菜一汤的规格,这六菜一汤,有猪头肉、烧鸡、罐头,已经很不错了。
周青岚喜欢陈月,就搂着陈月,俩人小声的唠嗑儿。
“走,咱往这边来,我家就住在这里头。其实离着东北师大也不远,下午领你们过去就知道了。
“你等我老了退休的时候,就去你们林场,弄个小房子,小院子。
养点儿鸡鸭,种点儿菜,闲了还能去钓个鱼啥的,那小日子多悠闲舒心啊。”
“好,到时候我陪着哥,咱俩一起钓鱼去。”盛希平笑着应道。
周青岚把陈月揽在怀里,稀罕的不行。
盛希平弄的猪惊都是从野猪身上获得,据说效果比家猪的好。
邵敏芝正做最后一道汤呢,听见儿子的动静,也没回头,直接说道。
实在找不着,那就只能随便找个地方站着了。
“哎呀,叔,婶子,二叔,你们怎么来了?”陈峰高兴的不行,上去一把就抱住了盛希平。
盛希安从小就在前川林场,最远也就是去趟松江河。
陈瑞卿领着盛希平三人一起上了电车,费劲巴拉的把行李放下。车子沿着斯大林大街,边走边停,一路向南。
“这是狼牙和猪惊,你叔特地磨出来,打了眼儿,用红绳穿了戴着的。
“弟妹,你别忙活了,家里啥都不缺,年前你们给寄来的木耳、蘑菇,你嫂子都不舍得做了吃,家里还有呢。”
“走,先跟我回家去,休息一会儿,下午我陪着你们,给弟妹办入学手续。”
周青岚是第一次来陈家,邵敏芝哪好让她动手做饭啊?忙把周青岚撵回屋里去歇着,邵敏芝在厨房煎炒烹炸的,一会儿做出来六个菜。
此时离着火车进站还有将近一个小时,众人找了个人少的角落坐下,周明远又嘱咐了周青岚和盛希安一番。
陈瑞卿也笑,伸手接过来一件儿行李,引着众人朝车站对面走。
从松江河到浑江,慢车得七八个小时,火车一路咣当咣当,下午五点多才到站。
“嫂子,我来帮你吧。”
人群一窝蜂从出站口往外挤,盛希平三个没那么着急,就慢慢在后面跟着。
陈峰一愣,家里经常来人,也没见妈妈这么说啊,这是谁来了?于是好奇的领着妹妹进屋。
晚上八点左右,浑江到长春的火车发车,由于是始发站,车上的人倒是没那么多。
周明远有心回头买票,被盛希平拦下了。
盛希平用眼神制止了周青岚和盛希安开口,随便扯了个谎儿,糊弄过去。
“哎,哎,好。这就是小陈月吧?以前你哥总跟我们提起你,快来,让婶子看看。”
乘务员一见这样,忙大声喊着,先下后上,不许挤。
“哈哈哈,大哥说的是,当初在我们林场,老多人要给他说亲,我妈当时也着急了,要盖房子给老二说媳妇呢。
等他恢复工作后,原本的房子回不去了所以单位重新给安排了住处,是个单门独户的小院。
“哦,去省城办点儿事儿,投奔亲戚。”
“哥,我知道,以后我一定小心。”单纯的孩子,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心里受到的震撼太大,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
“那啥,下午咱还有正事儿要办,中午就简单吃点儿。
周青越昨天请假了,今天不能再请假,所以吃过早饭就去了学校。
陈峰上三年级了,陈月上学前班,都在一个学校,离着陈家也不算远。
只是哥哥成天念叨前川林场,念叨叔叔婶子、爷爷奶奶,所以陈月有些印象。
周青岚见邵敏芝去忙活,心里过意不去,忙跟着出来,挽起袖子,就要帮忙干活。
这些知青啊,别看是上山下乡锻炼,可身上那股子毛病,多数都改不了。
陈月腾出一只手,从衣领里拽出根红绳,底下果然也拴着狼牙和猪惊呢。
估计是坐车的人特别多,车站管的严了,不像以前那样说句送站就能跟着过去,必须得买站台票才行。
还是我拦着,要不然啊,这会儿他已经娶媳妇了。”盛希平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八岁的陈月,已经不是当初在李家洼大队时,枯瘦如柴的模样了。
盛希平顺着声音看去,见不远处站着两人,正是陈瑞卿和邵敏芝夫妻俩,二人来接站了。
盛希平一边说着,一边把行李卷,好几个包,都塞到了行李架上面去,这才跟盛希安坐下来。
熊油烙的饼软,十冬腊月把那饼扔在雪地里,都不带硬的,出门带这个最好不过。
盛希平背着行李,护着周青岚,三个人好不容易挤上了车。
盛希平这么一说,旁边的人顿时就明白了。
出了车站,往对面走没多远,六路无轨电车停靠在站点儿处。
三人带的行李太多了,所以也没乱跑,买完票就在候车室里坐着,随便对付了口吃的。
“行吧,那你们三个注意点儿啊,青岚,记得往家写信。”
“媳妇,你先坐下,我把行李放行李架上再说。”
车老板甩开鞭子,小毛驴拉着一车人,直奔大火车站。
“都拿好行李啊,检查一下别落下啥东西,这是终点站了,等会下车不用着急,别跟着挤。”
猪惊,又叫猪精石,实际上是猪耳朵里面的一块小骨头,扁圆形,可以磨好之后打孔。
没有直达省城的火车,只能从浑江倒车,所以盛希平他们就得先买从松江河到浑江的票。到了浑江之后,再买去省城的票。
虚岁十一的陈峰,个子已经不矮了,饭量也大,跟所有念书的孩子一样,中午放学,进门就喊饿。
陈瑞卿这么一说,盛希安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脸上也红红的,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才好了。
陈瑞卿伸手,跟盛希平握了下,然后又跟盛希安也握了手。
眼瞅着时候不早,邵敏芝就让陈瑞卿留在屋里陪着盛希平他们聊天,自己则是去外面厨房烧火做饭。
而最多的,还是骑自行车的人,一溜两行,不停穿梭。
医院那边忙,王春秀也不能在耽误上班,只有周明远,提前跟单位请了会儿假,他跟着去送站。
正好他坐在三人长座的最外面,不管是有人想靠近他们的行李,还是有别的举动,盛希平都能觉察得到。
这东西小孩子戴着好,辟邪压惊。”周青岚见陈月愣着,以为她不懂,忙解释道。
不知道是不是大学要开学的缘故,车站里人不少,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一般人家,会在孩子出生后,就给佩戴猪惊,多数是系在手腕上。
小陈月也养的面色红润,个子蹿了一大截,小脸肉呼呼的,可稀罕人了。
慢车大站小站、乘降所,都停车,这一路什么小山车站、黄泥崴子、温泉乘降所等等,反正是个站就停。
早饭过后,八点左右,赶驴吉普的那人来了周家,在外头吆喝。
果然,售票员在前面也喊了。盛希平等人拎着行李,等车停稳后,陆续下了车。
盛希泰跟陈峰始终有书信往来,家里嫂子和哥哥参加高考的事儿,盛希泰老早就跟陈峰说了。
等到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陈瑞卿特地打了电话询问。
火车从浑江出发,路过通化、梅河口,再然后路过辽源、四平,这一个晚上,火车绕了大半个省。
家里盛希泰、盛云芳姐妹也都有,陈峰当初在盛家的时候,盛希平也给他做了戴着。
“出门在外,多注意点儿哈。”对方倒是一片好心,还提醒了盛希平一句。
那时候陈月才五岁,根本记不住什么,如今再见到盛希平,也想不起曾经见过。
盛希安只在小时候,曾经跟着父母回过一次老家。那时候他还小,也记不清都看见过什么。
中午时间短,不如等下午,我们先陪你去学校,把入学手续办了,然后咱们再找个饭店,好好庆贺一下。”
“哦,没事儿,你要这个新的,把那个还给你哥。”周青岚笑笑,“要不然,把这个给你哥也行。”
盛希平嘱咐了那俩人几句,然后把行李物品都检查一遍,确认东西都在,这才放心了。
火车进站停车,车门打开,车上的旅客陆续下车。
“哎呀,跟你家没法比,我们这住城里,别的都还好,就是吃上面,比不得你们,依山傍水的,吃啥都方便。”陈瑞卿笑道。
然后盛希安和周青岚躺在了长座上,盛希平则是把狼皮褥子铺到了地上,他后背靠着座位边儿,这么蜷在狼皮褥子上。
“婶婶,这个我有,哥哥把他的给我了。”
电车一路晃晃悠悠,走走停停,半个小时之后,陈瑞卿对盛希平他们说了声儿,快到地方了。
短途车,也不管啥对号入座,只要有地方,抢个座位就坐下,别人也管不了。
这样正好堵在长座外头,一旦有点儿啥风吹草动,盛希平能够及时觉察到,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嗯,你一人孤身在外,多加小心。有什么事,记得往家里写信,或者发电报。”
盛新华现在大了,就把猪惊和狼牙都穿在一起,戴脖子上。
让他们把行李都收拾好,别落下东西,前面惠民路站点儿停车。
三人带着行李上了车,正好占了两个面对面的长座。
干部下乡才四菜一汤的规格,这六菜一汤,有猪头肉、烧鸡、罐头,已经很不错了。
周青岚喜欢陈月,就搂着陈月,俩人小声的唠嗑儿。
“走,咱往这边来,我家就住在这里头。其实离着东北师大也不远,下午领你们过去就知道了。
“你等我老了退休的时候,就去你们林场,弄个小房子,小院子。
养点儿鸡鸭,种点儿菜,闲了还能去钓个鱼啥的,那小日子多悠闲舒心啊。”
“好,到时候我陪着哥,咱俩一起钓鱼去。”盛希平笑着应道。
周青岚把陈月揽在怀里,稀罕的不行。
盛希平弄的猪惊都是从野猪身上获得,据说效果比家猪的好。
邵敏芝正做最后一道汤呢,听见儿子的动静,也没回头,直接说道。
实在找不着,那就只能随便找个地方站着了。
“哎呀,叔,婶子,二叔,你们怎么来了?”陈峰高兴的不行,上去一把就抱住了盛希平。
盛希安从小就在前川林场,最远也就是去趟松江河。
陈瑞卿领着盛希平三人一起上了电车,费劲巴拉的把行李放下。车子沿着斯大林大街,边走边停,一路向南。
“这是狼牙和猪惊,你叔特地磨出来,打了眼儿,用红绳穿了戴着的。
“弟妹,你别忙活了,家里啥都不缺,年前你们给寄来的木耳、蘑菇,你嫂子都不舍得做了吃,家里还有呢。”
“走,先跟我回家去,休息一会儿,下午我陪着你们,给弟妹办入学手续。”
周青岚是第一次来陈家,邵敏芝哪好让她动手做饭啊?忙把周青岚撵回屋里去歇着,邵敏芝在厨房煎炒烹炸的,一会儿做出来六个菜。
此时离着火车进站还有将近一个小时,众人找了个人少的角落坐下,周明远又嘱咐了周青岚和盛希安一番。
陈瑞卿也笑,伸手接过来一件儿行李,引着众人朝车站对面走。
从松江河到浑江,慢车得七八个小时,火车一路咣当咣当,下午五点多才到站。
“嫂子,我来帮你吧。”
人群一窝蜂从出站口往外挤,盛希平三个没那么着急,就慢慢在后面跟着。
陈峰一愣,家里经常来人,也没见妈妈这么说啊,这是谁来了?于是好奇的领着妹妹进屋。
晚上八点左右,浑江到长春的火车发车,由于是始发站,车上的人倒是没那么多。
周明远有心回头买票,被盛希平拦下了。
盛希平用眼神制止了周青岚和盛希安开口,随便扯了个谎儿,糊弄过去。
“哎,哎,好。这就是小陈月吧?以前你哥总跟我们提起你,快来,让婶子看看。”
乘务员一见这样,忙大声喊着,先下后上,不许挤。
“哈哈哈,大哥说的是,当初在我们林场,老多人要给他说亲,我妈当时也着急了,要盖房子给老二说媳妇呢。
等他恢复工作后,原本的房子回不去了所以单位重新给安排了住处,是个单门独户的小院。
“哦,去省城办点儿事儿,投奔亲戚。”
“哥,我知道,以后我一定小心。”单纯的孩子,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心里受到的震撼太大,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
“那啥,下午咱还有正事儿要办,中午就简单吃点儿。
周青越昨天请假了,今天不能再请假,所以吃过早饭就去了学校。
陈峰上三年级了,陈月上学前班,都在一个学校,离着陈家也不算远。
只是哥哥成天念叨前川林场,念叨叔叔婶子、爷爷奶奶,所以陈月有些印象。
周青岚见邵敏芝去忙活,心里过意不去,忙跟着出来,挽起袖子,就要帮忙干活。
这些知青啊,别看是上山下乡锻炼,可身上那股子毛病,多数都改不了。
陈月腾出一只手,从衣领里拽出根红绳,底下果然也拴着狼牙和猪惊呢。
估计是坐车的人特别多,车站管的严了,不像以前那样说句送站就能跟着过去,必须得买站台票才行。
还是我拦着,要不然啊,这会儿他已经娶媳妇了。”盛希平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八岁的陈月,已经不是当初在李家洼大队时,枯瘦如柴的模样了。
盛希平顺着声音看去,见不远处站着两人,正是陈瑞卿和邵敏芝夫妻俩,二人来接站了。
盛希平一边说着,一边把行李卷,好几个包,都塞到了行李架上面去,这才跟盛希安坐下来。
熊油烙的饼软,十冬腊月把那饼扔在雪地里,都不带硬的,出门带这个最好不过。
盛希平背着行李,护着周青岚,三个人好不容易挤上了车。
盛希平这么一说,旁边的人顿时就明白了。
出了车站,往对面走没多远,六路无轨电车停靠在站点儿处。
三人带的行李太多了,所以也没乱跑,买完票就在候车室里坐着,随便对付了口吃的。
“行吧,那你们三个注意点儿啊,青岚,记得往家写信。”
“媳妇,你先坐下,我把行李放行李架上再说。”
车老板甩开鞭子,小毛驴拉着一车人,直奔大火车站。
“都拿好行李啊,检查一下别落下啥东西,这是终点站了,等会下车不用着急,别跟着挤。”
猪惊,又叫猪精石,实际上是猪耳朵里面的一块小骨头,扁圆形,可以磨好之后打孔。
没有直达省城的火车,只能从浑江倒车,所以盛希平他们就得先买从松江河到浑江的票。到了浑江之后,再买去省城的票。
虚岁十一的陈峰,个子已经不矮了,饭量也大,跟所有念书的孩子一样,中午放学,进门就喊饿。
陈瑞卿这么一说,盛希安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脸上也红红的,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才好了。
陈瑞卿伸手,跟盛希平握了下,然后又跟盛希安也握了手。
眼瞅着时候不早,邵敏芝就让陈瑞卿留在屋里陪着盛希平他们聊天,自己则是去外面厨房烧火做饭。
而最多的,还是骑自行车的人,一溜两行,不停穿梭。
医院那边忙,王春秀也不能在耽误上班,只有周明远,提前跟单位请了会儿假,他跟着去送站。
正好他坐在三人长座的最外面,不管是有人想靠近他们的行李,还是有别的举动,盛希平都能觉察得到。
这东西小孩子戴着好,辟邪压惊。”周青岚见陈月愣着,以为她不懂,忙解释道。
不知道是不是大学要开学的缘故,车站里人不少,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一般人家,会在孩子出生后,就给佩戴猪惊,多数是系在手腕上。
小陈月也养的面色红润,个子蹿了一大截,小脸肉呼呼的,可稀罕人了。
慢车大站小站、乘降所,都停车,这一路什么小山车站、黄泥崴子、温泉乘降所等等,反正是个站就停。
早饭过后,八点左右,赶驴吉普的那人来了周家,在外头吆喝。
果然,售票员在前面也喊了。盛希平等人拎着行李,等车停稳后,陆续下了车。
盛希泰跟陈峰始终有书信往来,家里嫂子和哥哥参加高考的事儿,盛希泰老早就跟陈峰说了。
等到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陈瑞卿特地打了电话询问。
火车从浑江出发,路过通化、梅河口,再然后路过辽源、四平,这一个晚上,火车绕了大半个省。
家里盛希泰、盛云芳姐妹也都有,陈峰当初在盛家的时候,盛希平也给他做了戴着。
“出门在外,多注意点儿哈。”对方倒是一片好心,还提醒了盛希平一句。
那时候陈月才五岁,根本记不住什么,如今再见到盛希平,也想不起曾经见过。
盛希安只在小时候,曾经跟着父母回过一次老家。那时候他还小,也记不清都看见过什么。
中午时间短,不如等下午,我们先陪你去学校,把入学手续办了,然后咱们再找个饭店,好好庆贺一下。”
“哦,没事儿,你要这个新的,把那个还给你哥。”周青岚笑笑,“要不然,把这个给你哥也行。”
盛希平嘱咐了那俩人几句,然后把行李物品都检查一遍,确认东西都在,这才放心了。
火车进站停车,车门打开,车上的旅客陆续下车。
“哎呀,跟你家没法比,我们这住城里,别的都还好,就是吃上面,比不得你们,依山傍水的,吃啥都方便。”陈瑞卿笑道。
然后盛希安和周青岚躺在了长座上,盛希平则是把狼皮褥子铺到了地上,他后背靠着座位边儿,这么蜷在狼皮褥子上。
“婶婶,这个我有,哥哥把他的给我了。”
电车一路晃晃悠悠,走走停停,半个小时之后,陈瑞卿对盛希平他们说了声儿,快到地方了。
短途车,也不管啥对号入座,只要有地方,抢个座位就坐下,别人也管不了。
这样正好堵在长座外头,一旦有点儿啥风吹草动,盛希平能够及时觉察到,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嗯,你一人孤身在外,多加小心。有什么事,记得往家里写信,或者发电报。”
盛新华现在大了,就把猪惊和狼牙都穿在一起,戴脖子上。
让他们把行李都收拾好,别落下东西,前面惠民路站点儿停车。
三人带着行李上了车,正好占了两个面对面的长座。
干部下乡才四菜一汤的规格,这六菜一汤,有猪头肉、烧鸡、罐头,已经很不错了。
周青岚喜欢陈月,就搂着陈月,俩人小声的唠嗑儿。
“走,咱往这边来,我家就住在这里头。其实离着东北师大也不远,下午领你们过去就知道了。
“你等我老了退休的时候,就去你们林场,弄个小房子,小院子。
养点儿鸡鸭,种点儿菜,闲了还能去钓个鱼啥的,那小日子多悠闲舒心啊。”
“好,到时候我陪着哥,咱俩一起钓鱼去。”盛希平笑着应道。
周青岚把陈月揽在怀里,稀罕的不行。
盛希平弄的猪惊都是从野猪身上获得,据说效果比家猪的好。
邵敏芝正做最后一道汤呢,听见儿子的动静,也没回头,直接说道。
实在找不着,那就只能随便找个地方站着了。
“哎呀,叔,婶子,二叔,你们怎么来了?”陈峰高兴的不行,上去一把就抱住了盛希平。
盛希安从小就在前川林场,最远也就是去趟松江河。
陈瑞卿领着盛希平三人一起上了电车,费劲巴拉的把行李放下。车子沿着斯大林大街,边走边停,一路向南。
“这是狼牙和猪惊,你叔特地磨出来,打了眼儿,用红绳穿了戴着的。
“弟妹,你别忙活了,家里啥都不缺,年前你们给寄来的木耳、蘑菇,你嫂子都不舍得做了吃,家里还有呢。”
“走,先跟我回家去,休息一会儿,下午我陪着你们,给弟妹办入学手续。”
周青岚是第一次来陈家,邵敏芝哪好让她动手做饭啊?忙把周青岚撵回屋里去歇着,邵敏芝在厨房煎炒烹炸的,一会儿做出来六个菜。
此时离着火车进站还有将近一个小时,众人找了个人少的角落坐下,周明远又嘱咐了周青岚和盛希安一番。
陈瑞卿也笑,伸手接过来一件儿行李,引着众人朝车站对面走。
从松江河到浑江,慢车得七八个小时,火车一路咣当咣当,下午五点多才到站。
“嫂子,我来帮你吧。”
人群一窝蜂从出站口往外挤,盛希平三个没那么着急,就慢慢在后面跟着。
陈峰一愣,家里经常来人,也没见妈妈这么说啊,这是谁来了?于是好奇的领着妹妹进屋。
晚上八点左右,浑江到长春的火车发车,由于是始发站,车上的人倒是没那么多。
周明远有心回头买票,被盛希平拦下了。
盛希平用眼神制止了周青岚和盛希安开口,随便扯了个谎儿,糊弄过去。
“哎,哎,好。这就是小陈月吧?以前你哥总跟我们提起你,快来,让婶子看看。”
乘务员一见这样,忙大声喊着,先下后上,不许挤。
“哈哈哈,大哥说的是,当初在我们林场,老多人要给他说亲,我妈当时也着急了,要盖房子给老二说媳妇呢。
等他恢复工作后,原本的房子回不去了所以单位重新给安排了住处,是个单门独户的小院。
“哦,去省城办点儿事儿,投奔亲戚。”
“哥,我知道,以后我一定小心。”单纯的孩子,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心里受到的震撼太大,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
“那啥,下午咱还有正事儿要办,中午就简单吃点儿。
周青越昨天请假了,今天不能再请假,所以吃过早饭就去了学校。
陈峰上三年级了,陈月上学前班,都在一个学校,离着陈家也不算远。
只是哥哥成天念叨前川林场,念叨叔叔婶子、爷爷奶奶,所以陈月有些印象。
周青岚见邵敏芝去忙活,心里过意不去,忙跟着出来,挽起袖子,就要帮忙干活。
这些知青啊,别看是上山下乡锻炼,可身上那股子毛病,多数都改不了。
陈月腾出一只手,从衣领里拽出根红绳,底下果然也拴着狼牙和猪惊呢。
估计是坐车的人特别多,车站管的严了,不像以前那样说句送站就能跟着过去,必须得买站台票才行。
还是我拦着,要不然啊,这会儿他已经娶媳妇了。”盛希平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八岁的陈月,已经不是当初在李家洼大队时,枯瘦如柴的模样了。
盛希平顺着声音看去,见不远处站着两人,正是陈瑞卿和邵敏芝夫妻俩,二人来接站了。
盛希平一边说着,一边把行李卷,好几个包,都塞到了行李架上面去,这才跟盛希安坐下来。
熊油烙的饼软,十冬腊月把那饼扔在雪地里,都不带硬的,出门带这个最好不过。
盛希平背着行李,护着周青岚,三个人好不容易挤上了车。
盛希平这么一说,旁边的人顿时就明白了。
出了车站,往对面走没多远,六路无轨电车停靠在站点儿处。
三人带的行李太多了,所以也没乱跑,买完票就在候车室里坐着,随便对付了口吃的。
“行吧,那你们三个注意点儿啊,青岚,记得往家写信。”
“媳妇,你先坐下,我把行李放行李架上再说。”
车老板甩开鞭子,小毛驴拉着一车人,直奔大火车站。
“都拿好行李啊,检查一下别落下啥东西,这是终点站了,等会下车不用着急,别跟着挤。”
猪惊,又叫猪精石,实际上是猪耳朵里面的一块小骨头,扁圆形,可以磨好之后打孔。
没有直达省城的火车,只能从浑江倒车,所以盛希平他们就得先买从松江河到浑江的票。到了浑江之后,再买去省城的票。
虚岁十一的陈峰,个子已经不矮了,饭量也大,跟所有念书的孩子一样,中午放学,进门就喊饿。
陈瑞卿这么一说,盛希安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脸上也红红的,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才好了。
陈瑞卿伸手,跟盛希平握了下,然后又跟盛希安也握了手。
眼瞅着时候不早,邵敏芝就让陈瑞卿留在屋里陪着盛希平他们聊天,自己则是去外面厨房烧火做饭。
而最多的,还是骑自行车的人,一溜两行,不停穿梭。
医院那边忙,王春秀也不能在耽误上班,只有周明远,提前跟单位请了会儿假,他跟着去送站。
正好他坐在三人长座的最外面,不管是有人想靠近他们的行李,还是有别的举动,盛希平都能觉察得到。
这东西小孩子戴着好,辟邪压惊。”周青岚见陈月愣着,以为她不懂,忙解释道。
不知道是不是大学要开学的缘故,车站里人不少,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一般人家,会在孩子出生后,就给佩戴猪惊,多数是系在手腕上。
小陈月也养的面色红润,个子蹿了一大截,小脸肉呼呼的,可稀罕人了。
慢车大站小站、乘降所,都停车,这一路什么小山车站、黄泥崴子、温泉乘降所等等,反正是个站就停。
早饭过后,八点左右,赶驴吉普的那人来了周家,在外头吆喝。
果然,售票员在前面也喊了。盛希平等人拎着行李,等车停稳后,陆续下了车。
盛希泰跟陈峰始终有书信往来,家里嫂子和哥哥参加高考的事儿,盛希泰老早就跟陈峰说了。
等到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陈瑞卿特地打了电话询问。
火车从浑江出发,路过通化、梅河口,再然后路过辽源、四平,这一个晚上,火车绕了大半个省。
家里盛希泰、盛云芳姐妹也都有,陈峰当初在盛家的时候,盛希平也给他做了戴着。
“出门在外,多注意点儿哈。”对方倒是一片好心,还提醒了盛希平一句。
那时候陈月才五岁,根本记不住什么,如今再见到盛希平,也想不起曾经见过。
盛希安只在小时候,曾经跟着父母回过一次老家。那时候他还小,也记不清都看见过什么。
中午时间短,不如等下午,我们先陪你去学校,把入学手续办了,然后咱们再找个饭店,好好庆贺一下。”
“哦,没事儿,你要这个新的,把那个还给你哥。”周青岚笑笑,“要不然,把这个给你哥也行。”
盛希平嘱咐了那俩人几句,然后把行李物品都检查一遍,确认东西都在,这才放心了。
火车进站停车,车门打开,车上的旅客陆续下车。
“哎呀,跟你家没法比,我们这住城里,别的都还好,就是吃上面,比不得你们,依山傍水的,吃啥都方便。”陈瑞卿笑道。
然后盛希安和周青岚躺在了长座上,盛希平则是把狼皮褥子铺到了地上,他后背靠着座位边儿,这么蜷在狼皮褥子上。
“婶婶,这个我有,哥哥把他的给我了。”
电车一路晃晃悠悠,走走停停,半个小时之后,陈瑞卿对盛希平他们说了声儿,快到地方了。
短途车,也不管啥对号入座,只要有地方,抢个座位就坐下,别人也管不了。
这样正好堵在长座外头,一旦有点儿啥风吹草动,盛希平能够及时觉察到,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嗯,你一人孤身在外,多加小心。有什么事,记得往家里写信,或者发电报。”
盛新华现在大了,就把猪惊和狼牙都穿在一起,戴脖子上。
让他们把行李都收拾好,别落下东西,前面惠民路站点儿停车。
三人带着行李上了车,正好占了两个面对面的长座。
干部下乡才四菜一汤的规格,这六菜一汤,有猪头肉、烧鸡、罐头,已经很不错了。
周青岚喜欢陈月,就搂着陈月,俩人小声的唠嗑儿。
“走,咱往这边来,我家就住在这里头。其实离着东北师大也不远,下午领你们过去就知道了。
“你等我老了退休的时候,就去你们林场,弄个小房子,小院子。
养点儿鸡鸭,种点儿菜,闲了还能去钓个鱼啥的,那小日子多悠闲舒心啊。”
“好,到时候我陪着哥,咱俩一起钓鱼去。”盛希平笑着应道。
周青岚把陈月揽在怀里,稀罕的不行。
盛希平弄的猪惊都是从野猪身上获得,据说效果比家猪的好。
邵敏芝正做最后一道汤呢,听见儿子的动静,也没回头,直接说道。
实在找不着,那就只能随便找个地方站着了。
“哎呀,叔,婶子,二叔,你们怎么来了?”陈峰高兴的不行,上去一把就抱住了盛希平。
盛希安从小就在前川林场,最远也就是去趟松江河。
陈瑞卿领着盛希平三人一起上了电车,费劲巴拉的把行李放下。车子沿着斯大林大街,边走边停,一路向南。
“这是狼牙和猪惊,你叔特地磨出来,打了眼儿,用红绳穿了戴着的。
“弟妹,你别忙活了,家里啥都不缺,年前你们给寄来的木耳、蘑菇,你嫂子都不舍得做了吃,家里还有呢。”
“走,先跟我回家去,休息一会儿,下午我陪着你们,给弟妹办入学手续。”
周青岚是第一次来陈家,邵敏芝哪好让她动手做饭啊?忙把周青岚撵回屋里去歇着,邵敏芝在厨房煎炒烹炸的,一会儿做出来六个菜。
此时离着火车进站还有将近一个小时,众人找了个人少的角落坐下,周明远又嘱咐了周青岚和盛希安一番。
陈瑞卿也笑,伸手接过来一件儿行李,引着众人朝车站对面走。
从松江河到浑江,慢车得七八个小时,火车一路咣当咣当,下午五点多才到站。
“嫂子,我来帮你吧。”
人群一窝蜂从出站口往外挤,盛希平三个没那么着急,就慢慢在后面跟着。
陈峰一愣,家里经常来人,也没见妈妈这么说啊,这是谁来了?于是好奇的领着妹妹进屋。
晚上八点左右,浑江到长春的火车发车,由于是始发站,车上的人倒是没那么多。
周明远有心回头买票,被盛希平拦下了。
盛希平用眼神制止了周青岚和盛希安开口,随便扯了个谎儿,糊弄过去。
“哎,哎,好。这就是小陈月吧?以前你哥总跟我们提起你,快来,让婶子看看。”
乘务员一见这样,忙大声喊着,先下后上,不许挤。
“哈哈哈,大哥说的是,当初在我们林场,老多人要给他说亲,我妈当时也着急了,要盖房子给老二说媳妇呢。
等他恢复工作后,原本的房子回不去了所以单位重新给安排了住处,是个单门独户的小院。
“哦,去省城办点儿事儿,投奔亲戚。”
“哥,我知道,以后我一定小心。”单纯的孩子,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心里受到的震撼太大,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
“那啥,下午咱还有正事儿要办,中午就简单吃点儿。
周青越昨天请假了,今天不能再请假,所以吃过早饭就去了学校。
陈峰上三年级了,陈月上学前班,都在一个学校,离着陈家也不算远。
只是哥哥成天念叨前川林场,念叨叔叔婶子、爷爷奶奶,所以陈月有些印象。
周青岚见邵敏芝去忙活,心里过意不去,忙跟着出来,挽起袖子,就要帮忙干活。
这些知青啊,别看是上山下乡锻炼,可身上那股子毛病,多数都改不了。
陈月腾出一只手,从衣领里拽出根红绳,底下果然也拴着狼牙和猪惊呢。
估计是坐车的人特别多,车站管的严了,不像以前那样说句送站就能跟着过去,必须得买站台票才行。
还是我拦着,要不然啊,这会儿他已经娶媳妇了。”盛希平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八岁的陈月,已经不是当初在李家洼大队时,枯瘦如柴的模样了。
盛希平顺着声音看去,见不远处站着两人,正是陈瑞卿和邵敏芝夫妻俩,二人来接站了。
盛希平一边说着,一边把行李卷,好几个包,都塞到了行李架上面去,这才跟盛希安坐下来。
熊油烙的饼软,十冬腊月把那饼扔在雪地里,都不带硬的,出门带这个最好不过。
盛希平背着行李,护着周青岚,三个人好不容易挤上了车。
盛希平这么一说,旁边的人顿时就明白了。
出了车站,往对面走没多远,六路无轨电车停靠在站点儿处。
三人带的行李太多了,所以也没乱跑,买完票就在候车室里坐着,随便对付了口吃的。
“行吧,那你们三个注意点儿啊,青岚,记得往家写信。”
“媳妇,你先坐下,我把行李放行李架上再说。”
车老板甩开鞭子,小毛驴拉着一车人,直奔大火车站。
“都拿好行李啊,检查一下别落下啥东西,这是终点站了,等会下车不用着急,别跟着挤。”
猪惊,又叫猪精石,实际上是猪耳朵里面的一块小骨头,扁圆形,可以磨好之后打孔。
没有直达省城的火车,只能从浑江倒车,所以盛希平他们就得先买从松江河到浑江的票。到了浑江之后,再买去省城的票。
虚岁十一的陈峰,个子已经不矮了,饭量也大,跟所有念书的孩子一样,中午放学,进门就喊饿。
陈瑞卿这么一说,盛希安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脸上也红红的,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才好了。
陈瑞卿伸手,跟盛希平握了下,然后又跟盛希安也握了手。
眼瞅着时候不早,邵敏芝就让陈瑞卿留在屋里陪着盛希平他们聊天,自己则是去外面厨房烧火做饭。
而最多的,还是骑自行车的人,一溜两行,不停穿梭。
医院那边忙,王春秀也不能在耽误上班,只有周明远,提前跟单位请了会儿假,他跟着去送站。
正好他坐在三人长座的最外面,不管是有人想靠近他们的行李,还是有别的举动,盛希平都能觉察得到。
这东西小孩子戴着好,辟邪压惊。”周青岚见陈月愣着,以为她不懂,忙解释道。
不知道是不是大学要开学的缘故,车站里人不少,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一般人家,会在孩子出生后,就给佩戴猪惊,多数是系在手腕上。
小陈月也养的面色红润,个子蹿了一大截,小脸肉呼呼的,可稀罕人了。
慢车大站小站、乘降所,都停车,这一路什么小山车站、黄泥崴子、温泉乘降所等等,反正是个站就停。
早饭过后,八点左右,赶驴吉普的那人来了周家,在外头吆喝。
果然,售票员在前面也喊了。盛希平等人拎着行李,等车停稳后,陆续下了车。
盛希泰跟陈峰始终有书信往来,家里嫂子和哥哥参加高考的事儿,盛希泰老早就跟陈峰说了。
等到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陈瑞卿特地打了电话询问。
火车从浑江出发,路过通化、梅河口,再然后路过辽源、四平,这一个晚上,火车绕了大半个省。
家里盛希泰、盛云芳姐妹也都有,陈峰当初在盛家的时候,盛希平也给他做了戴着。
“出门在外,多注意点儿哈。”对方倒是一片好心,还提醒了盛希平一句。
那时候陈月才五岁,根本记不住什么,如今再见到盛希平,也想不起曾经见过。
盛希安只在小时候,曾经跟着父母回过一次老家。那时候他还小,也记不清都看见过什么。
中午时间短,不如等下午,我们先陪你去学校,把入学手续办了,然后咱们再找个饭店,好好庆贺一下。”
“哦,没事儿,你要这个新的,把那个还给你哥。”周青岚笑笑,“要不然,把这个给你哥也行。”
盛希平嘱咐了那俩人几句,然后把行李物品都检查一遍,确认东西都在,这才放心了。
火车进站停车,车门打开,车上的旅客陆续下车。
“哎呀,跟你家没法比,我们这住城里,别的都还好,就是吃上面,比不得你们,依山傍水的,吃啥都方便。”陈瑞卿笑道。
然后盛希安和周青岚躺在了长座上,盛希平则是把狼皮褥子铺到了地上,他后背靠着座位边儿,这么蜷在狼皮褥子上。
“婶婶,这个我有,哥哥把他的给我了。”
电车一路晃晃悠悠,走走停停,半个小时之后,陈瑞卿对盛希平他们说了声儿,快到地方了。
短途车,也不管啥对号入座,只要有地方,抢个座位就坐下,别人也管不了。
这样正好堵在长座外头,一旦有点儿啥风吹草动,盛希平能够及时觉察到,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嗯,你一人孤身在外,多加小心。有什么事,记得往家里写信,或者发电报。”
盛新华现在大了,就把猪惊和狼牙都穿在一起,戴脖子上。
让他们把行李都收拾好,别落下东西,前面惠民路站点儿停车。
三人带着行李上了车,正好占了两个面对面的长座。
干部下乡才四菜一汤的规格,这六菜一汤,有猪头肉、烧鸡、罐头,已经很不错了。
周青岚喜欢陈月,就搂着陈月,俩人小声的唠嗑儿。
“走,咱往这边来,我家就住在这里头。其实离着东北师大也不远,下午领你们过去就知道了。
“你等我老了退休的时候,就去你们林场,弄个小房子,小院子。
养点儿鸡鸭,种点儿菜,闲了还能去钓个鱼啥的,那小日子多悠闲舒心啊。”
“好,到时候我陪着哥,咱俩一起钓鱼去。”盛希平笑着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