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救救我家娘子吧,我家娘子就要被郞主逼死了!(1 / 2)

(感谢 ivyzw的月票~)

梅茹英把李三娘带来的聘书留下了,但她并没有直接应承下来说会去女医学堂当先生,只说了一句:“此事不算小,让我多想些日子,可行?”

李三娘自然是应下梅茹英这话了,毕竟,她本也没想着会一次就能成功。

时下不是没有女先生,但多半都是世家贵族给家中的女娘请的先生,教导也不过就是琴棋书画、刺绣那些东西,为得是未来自家女娘能高嫁。

如此,高嫁的女娘才好央着郞婿来提携娘家的郎君来。

换句话说,他们此举不过是把家中女娘包装得更好看一些,好能卖到高门,能得个高价来的。

而这些女先生也多半都是没落家族的已经成婚的妇人,她们需得这束脩钱,才应了高门所聘去教导人家家中的女娘来的。

这般家学的学生数量不多,一般多为五六位到十来位不等。

而像露珠儿那般,去女校读书的学堂里倒是人多了,一班少数也有二三十人来的。

且那学堂里相应的所教授的是与男子学堂差不多少了,君子六艺所有的礼、乐、射、御、书、数,除了射、御之外,其他四样都是有的。

女子学堂里头没这两样的缘故,盖因着马匹稀少,且女子力弱,那弓箭确实不是一般女娘能拉动的。

这女子学堂之中的先生,多为年岁较长的男子,并不是没有妇人,年长妇人去做先生的也有几个,李三娘就听露珠儿提起过,她们学堂里教琴的先生就是个女先生来。

但这二者,不论是世家贵族的家学还是女子学堂,都是与李三娘要建的女医学堂是完全不一样的。

头一个,女医学堂的学生,必定是来自各个阶层的女娘,且应该大半都是平民里的人,为了将来有个营生才想学医的。

哪怕做不成女医,就是做个医女也是好的。

这学生的资质各有不同,孔夫子所说的有教无类,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能读得起书的,必定是小富之家,才有余力去供养不事生产的后辈。

而李三娘这女医学堂,想来报名的定是有贫苦之家的女娘的,求得除了未来能有个营生,也是李三娘之前张贴于妇产堂门外的告示上说得,只要签订契约,接受学成听妇产堂安排,那么于学堂里,只收个伙食钱,束脩和住宿都是免费的。

其次,医师这个行当的传统,就是师傅带徒弟,一带就是一辈子。

常言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别说医师了,就是木匠、铁匠那也都是一样的。

会一样能吃饱饭的技能,是一辈子的事儿,若是能行,大多人只会传给家中子嗣,哪里会教授给外人去呢?

就是太医署里教得,也是你有悟性你就掌握这技能,你不行,那就升不上等,一辈子蹉跎于九品官上。

而李三娘请人去学堂做先生,可不就有些砸人饭碗的意思么?

李三娘这女医学堂里将来出来的女医师可是能经考核而入太医署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多一个女医师进妇产堂,那么就少一个男医师上位啊。

这建学堂的事儿,要不是看在李三娘已经在太医署做了官,还在医师交流大会上得了太平公主的夸赞,引申出李三娘是武帝大大罩着的人,这女医学堂哪里会办得起来?

李三娘这女医学堂在某些人眼里,那可是侵占了他们的利益的了。

第三嘛,就是医疗保障这事儿,在没有大批量的培养出医师之前,就是只有上层阶级才能享受的东西。

可以说,这就是垄断的服务。

太医署于宫内当值的医师,随便哪一个放出去于民间,那得有多大用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