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一个皇子,自幼便传出“体弱多病”的名声。
可不是一件好事。
偏偏这位婉美人不懂,总是请陛下和太医过去。
而陛下又是个再冷情不过的人,昨儿个能将人捧得极高,一点委屈都舍不得让人受着,今个就能弃之如敝履,连看一眼都嫌弃。
婉美人处境倒不至于像后者,只是也不似前者。
“即是头一回做母亲……”
寿安整颗心一悬,陛下这是要做什么,将八皇子抱走?
后宫里的嫔妃虽有许多无子嗣,但绝没有一个想养八皇子的。
因为八皇子有个麻烦的生母。
皇帝声音顿了顿,接着道,“去找太后,在那寻几个嬷嬷,帮着去照看。”
寿安:“……”
他诧异难掩,低着头应是。
寿安没亲自去,只叫了两个小太监,一边去太后那,一边去婉美人那。
至于他,还得跟着皇帝去永宁宫。
永宁宫周围格外的僻静。
就连四处走动的宫人都少。
往日哪怕没有后宫的嫔妃过来请安,也会有宫外的夫人来说话。
此时倒是没见着人。
不过这没什么奇怪的,太子身处那样的境地,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不能翻身。
而陛下的态度又不分明,虽还将储君的位置给太子留着,但明里暗里都是要培养其他皇子的意思。
陛下都如此,更何况这些后妃和夫人。
不过寿安觉得,恐怕陛下的心愿要落空。
皇子的培养上,倒没有厚此薄彼。
不会因为太子是储君,得到的师傅便比旁的皇子要厉害些。
幼年皇子们都是在一块读书的。
只是后来太子才情实在出众,请了几个已经隐世的大儒做师傅。
为此几个有子的嫔妃还闹过。
想着让这些大儒顺带着教一教她们的儿子,也就是其他的皇子。
那会郑妃最是得宠,软磨硬泡了许多日,才得了陛下的应准派人去请那些大儒。
当时郑妃的人嚣张跋扈的进门,气急败坏的出来。
文人自有风骨,更不用这些已经隐世的大儒。
强权和富贵,都打动不了他们。
除此之外,在太子的培养上,与其他皇子并无区别。
要说几个大儒的出现是不公平,那也不能,毕竟大儒们不是皇帝找来的。
甚至在头一桩差事上,给太子的要差和艰难很多。
对外说是历练,至于究竟如何,恐怕只有皇帝知道。
寿安收回心思,去院门口几个小宫女那说了声。
几人连忙行礼,其中一个忐忑不安的趁着没人注意悄悄进去,找了冯嬷嬷。
冯嬷嬷眉头紧皱,不明白陛下来这是做什么?
皇后靠在窗台,手里拿着一卷书,不过看模样像是在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