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寿安也不想看两个皇子进去送死,所以在门口背过身拼命的对两人使眼色。
萧长勋是个看得懂眼色的,但是他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萧长祈给拉进去了。
他心里觉得不妙,面上却不敢显露,只依旧如从前那样身子站的没那么笔直,身形耷拉着。
皇帝脸色很黑,瞧着情绪就不对劲。
只是他头稍稍低着,两个儿子也没抬头看他们的父亲。
萧长祈是没在意,萧长勋是从来就胆子小,不大敢与皇帝对视。
两人行了礼之后,由萧长祈开始回禀。
两人手上的差事是一块的,这几天办的是出城剿匪的事。
皇帝其实也不需要他们回禀,他手上就有臣子递上来的折子。
折子上写的比两人说的要详细。
要放在之前,他估计会觉得满意。
毕竟几个儿子里,哪怕他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太子的优秀。
出城剿匪,太子最慢两天就能解决。
而且带去的士兵不多,阵仗不大。
不像这两个儿子,带去的士兵和土匪发生冲突,导致死伤大半。
皇帝倒不是在乎这些土匪的生死,只是太子从前就能叫这些人投降,而不是用武力强制性的镇压。
他心里不得劲,看着两个儿子的目光也变得不友善起来。
萧长勋察觉到了,心里暗道不好,只是他一贯就是怯弱的性子,此时出头也不合适。
所以只能低着头等着皇帝的训斥。
萧长祈却将头高高的昂着,等着他们父亲的夸奖。
他自觉自己这事办的很利落,没看同行的臣子们,都纷纷的夸赞他吗?
萧长祈没等来夸赞,而是被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通。
因为他头昂的极高,皇帝直接将折子摔在他脸上。
萧长祈一脸茫然,忧心想问问自己挨训的原因,但等抬头看见皇帝的脸色,顿时没了胆子。
皇帝看了看,见两人都是一言不发,骂也骂不下去。
最后便冷着脸让他们滚。
两人慌乱的告辞出了广明宫,太阳照着萧长祈不禁摸了摸脖子,感叹道,“我竟然还活着。”
萧长勋沉默了下,“二哥,不知父皇为了何事发怒?”
皇帝用的是办差事不利的由头,其实要说起来,这个由头也合理。
因为两人这剿匪剿的确实不优秀,至少对比其他的将军来,都算是拖沓的。
皇帝发怒也有此原因在,他将手底下的权力分给这些儿子,可如果这些儿子办事还比不上旁的臣子,那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当然,术业有专攻,他们比不上那些出众的文臣武将很寻常,可他们的识人之能呢?
很显然,他们的识人之能,也比皇帝以为的要更差一点。
萧长勋没往这处想,他觉得父皇是因为旁的事情迁怒于他们。
他这想法自然是对的,皇帝心里的怒火由永宁宫和远在云国的太子所起,只是瞧见他们,眼里便无限放大他们的错处。
除此之外,他还觉得自己是受了二哥的连累。
不自觉的,就有些恼现在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