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1 / 2)

到也不是说难过或者生气,而是她有些……疑惑。

对,就是疑惑。

造成她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自然是昨天晚上她所做的那个诡异的梦。

倒不是说梦的内容很奇怪,再奇怪的梦她都有做过,比如在梦中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疯狂追赶,住在糖果和饼干搭建的房屋中,自己长出了翅膀可以像是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诸如此类,无法解释匪夷所思和现实没有一丝联系的梦,谁没有做过呢?

但之所以昨晚那个梦境能被一色彩羽打上诡异的标签,自然是因为它有不同寻常之处。

最令她疑惑的一点是,那个梦境诡异的形式。

她居然在她的梦里,呆呆的坐在沙发上,看了一晚上的电视剧,而且电视剧中的女主人公还是她自己。

再有就是,醒来之后,关于那个梦的记忆。

按照科学常识来说,人在睡眠时,大脑大部分细胞处于休息状态,因此在醒来之后,往往不会记忆梦的内容,就算能记得一部分,也只是零碎的大致内容。

一色彩羽以往的做梦经验也佐证了这点。

但这次不一样,关于昨晚那个梦,她记得极为清楚,像是印刻在脑海中,想忘也忘不掉。

梦境刚开始的时候,她来到客厅看到了那个印刻有她的照片的影片碟后,处于好奇的心理她将之放入影碟机坐在沙发上看了起来。

然后开头她就震惊了,她在电视机荧幕上看到了年轻了不止一点点的爸爸妈妈,正在怀抱着一个婴儿,表情幸福。

而他们怀中的那个婴儿,毫无疑问就是她自己。

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剧情都是在围绕着一色彩羽在转动,影片中的她从牙牙学语到走路每一次成长过程。

她见到了爸爸妈妈对于她的宠爱,心中感动不已,如此温馨亲切的剧情,令她目不转睛的看到第一集直到结束都意犹未尽。

然后第二集开始,影片中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片中的剧情走向不是再以她为主角,而是换做了另一家夫妇,镜头聚焦于一个男性婴儿的身上,叫做凉宫千里。

和第一集相似的剧情演绎,他在父母的关怀下成长的很快,然而这样和谐的日常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他未懂事的两岁那年,他的父母因事故离世。

三岁,外公外婆也走了。

四岁,则是轮到爷爷奶奶。

失去至亲的痛苦,在这连续的三年时间里,一股脑的砸向了他。

哪怕一色彩羽是在以第三人称视角去看待这段剧情,也觉得这实在是太令人痛苦的事情。

尤其是在看到那个叫做凉宫千里的小男孩,孤身一人待在空旷没有生气的房间里时,那种悲伤的共情感更是不可遏制的流淌出来,侵袭了她。

后面的剧情很写实,失去家人的孩子被送进了孤儿院。

接下来的不断的推进剧情中,一色彩羽看到了凉宫千里极多善良且美好的品质。

他会关注其他小朋友所注意不到的地方,经常为墙角的蚂蚁喂食,也会担忧门院的那两只脾气不好的狗打架而受伤,从而每次都将它们分开栓在两边。

一色彩羽看着镜头下,被分开栓住的两只狗狗,仍在触碰不到对方的情况下朝着对方狂哮,就明白了凉宫千里这样的行为是绝对有必要的。

将它们分开都会变成这样,如果不分开,它们岂不是要把对方咬死才罢休?

总之以凉宫千里为主角的影片视角下,一色彩羽由一开始的兴致缺缺,也不由的变得聚精会神起来。

之后凉宫千里的人生,只是少数时候是肆意没有烦恼的,苦难像是认准了他一样,总是隔着一段时间就精准的朝他袭来。

已经习惯了的福利院突然失火,他被迫再度从已经熟悉安定下来的地方离开。

那之后的剧情,是已经到了新福利院的凉宫千里,被好心的夫妇收留,而这对夫妇正好就是片中一色家的邻居。

第二集的结尾,画面定格在初次相遇的两人身上,分别给了他们一个特写之后,画面逐渐拉远,但仍旧能看到他们各自向前一步,伸手握在了一起。

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人,在此刻产生了联系。

第二集的剧情结束的一刹那,一色彩羽就幽幽转醒,闹钟上所显示的时间,为早上八点整。

梦境中因为沉浸于影片剧情的思维,在回到现实之后,得以明晰过来。

大大小小的疑惑填充进她的小脑瓜之中,令她百思不得其解,就算梦是虚无缥缈的,无法以常理来进行考虑或推断,但昨晚她所经历的那个梦,也太过于超脱现实且自由了吧,

影片中那些种种剧情和运镜手法,以及那环环相扣感人至深的bgm,她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些真的是不过一个高中学生的自己的大脑,在睡梦的状态中所能幻想构筑出来的事情吗?

为此,一色彩羽疑惑了一整天。

上午的半天时间里,她无心学习,在网上查询了大量有关于梦境相关的知识。

下午,则是因为作业再不完成就来不及了,她硬是压下自己的心事,将作业先完成。

等到傍晚六点左右,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她第一时间下楼拉过妈妈询问问题,

“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搬过家吗?”

一色彩羽通过资料查询,将自己的梦境理解为了童年记忆的再度投射,虽然有些牵强,但她除了这个方向,也找不到其他的可以合理解释这一情况的原因了。

“是有过一次吧,不过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一色彩羽没有回答妈妈的问题,而是迫不及待的再次询问,

“那时候我们的邻居是做什么的,是开拉面馆的夫妇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