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也是运气不佳,一路上都没遇上对方的将领,好不容易遇上一个,结果是对方将领的最强一个,仅仅一个横扫,就直接把他打成重伤。
不过于禁受了重伤也不是全无坏处,至少让李济知道了秦帆手中另外一个绝世猛将的身份,对于接下来的大战有着不少的帮助。
黑长人尤亮,存在于一些评书当中,出场时间不多,但每一次出场却十分惊人。
身高一丈七尺五,手持一杆禹王槊,曾经力敌刘秀的八大锤,其中的金锤将公孙阳可是能够力敌巨毋霸,而后的黑白长人对决,更是一段佳话。
以于禁的武力,能够接下尤亮的一招而不死,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关中军的尤亮、巨毋霸、马武,凉州叛军的慕容绍宗、庞德,白波军的徐晃,西凉军的吕布、张辽,以及数不尽的悍将……
李济想想这阵容,脸上都不自觉变得凝重起来。
当然,联军这边也不是吃素的,光是李济这边就有不少好手,还有袁绍的颜良文丑、扮猪吃老虎的刘关张、江东猛虎孙坚、白马将军公孙瓒……
能打的诸侯也有不少,联军在猛将层次方面,倒也不会输给董卓,至少在捉对厮杀上吃不了亏。
“哈哈,文则无需如此,你我皆是盟友,相互照顾也是应该的。不过他日你我为敌时,还请文则手下留情。”
李济哈哈大笑,打蛇随棍上地称呼起于禁的字,仿佛是多年相识的老友。
虽然历史上的于禁,最后的名声不怎么样,但好歹也是五子良将,李济素来欣赏这样的人才,有如此机会拉进关系他又怎么会轻易放过。
只不过曹老板的势力比他更要靠近济北国,曹操又跟鲍信同穿一条裤子,要是于禁日后跳槽,李济没把握能够让对方加入自己这边。
离开于禁的大营后,李济又先后跟曹操、孙坚两个风云人物交谈一番,拉拢之间的关系。
这两人一个在长江之北,一个靠着袁术吃饭,短时间内威胁不到李济的势力。
就算孙坚被刘表射杀的剧情出现,李济也有把握说服小霸王孙策不要为袁术卖命,让对方无法威胁自己。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李济这边气氛融洽,但是到了青州牧孔融这边,他却是愁云满面,因为他的青州又出现了问题。
他刚刚接到青州的情报,由管亥、管承率领的青州黄巾军被李儒说服,在孔融离开的时候,开始进攻青州境内的各郡城池。
要是换作以往,坐镇在青州的孔融倒也不用担心,有武安国跟太史慈两员猛将相助,这青州军根本威胁不到他们。
但现在太史慈被刘繇借走,他跟武安国参加了讨董大战,整个青州没有难堪大用的将领去抵挡黄巾军。
“我们必须尽快帮助联军董卓,否则黄巾贼人多势众,各郡城池都会受到威胁,甚至是被攻破城池,惨遭劫掠,那时候可要苦了青州的百姓了。”
孔融脸上挂满了愁容,不时叹出一口哀气。
只不过他身边的将领武安国却是自信满满,拍着胸口回答道:“州牧大人不必担心,只要解决完了董卓,我们即可带兵回去。凭借着我的流星锤,定让黄巾贼他们好看。”
身为孔融的身边大将,武安国自然有些许武艺傍身,对付寻常黄巾军不在话下。
然而管亥管承两人绝非善类,以武安国的实力未必是对手,对付他们,还得让太史慈出马。
孔融暗自打定主意,等这里的战事结束后,立马请回太史慈为自己效力。
无独有偶,不仅仅是孔融后方出了问题,冀州的黑山军也受到李儒的唆使,张燕带人在后方起兵围常山国。
冀州牧韩馥第一个坐不住,那可是他的地盘啊,而且还是联军的粮草,要是被张燕在后方一通乱搞,不仅影响冀州百姓的名声,坏了讨董可就严重了。
他很快找到了主心骨,来到了袁绍大营中,向袁绍说明了一切。
冀州虽说是韩馥名义控制的地方,但以汝南袁氏的手段,早就将黑手深了进来,只要袁绍寻找到机会,他就可以即可成为冀州的新主人,连韩馥也得乖乖听他的话。
只不过袁绍这时候心绪不宁,总感觉到有些事情要发生。
“渤海……盟主,那黑山军可怎么办啊。”韩馥有些慌了神。
袁绍无奈地捏了捏眉心,不满地说道:“黑山军素来是冀州的威胁,而你可是冀州牧,怎么到现在都没有解决他们。”
“盟主,之前我们联手镇压了张燕,让他不敢踏出大山半步。然而那李儒暗自私通对方,趁着我们不在时候,张燕才有恃无恐地出来。”
“主公,这件事情其实也不怪州牧大人的,毕竟黑山军足足有上百万人,镇压收服他们都需要极长的时间。”
许攸眼见袁绍有些心不在焉,连忙出声说道。
“那子远可有什么办法?”
“州牧大人暂令各郡各县的守军收缩回城,另外派遣一员良将主持大局即可。”
许攸稍微思考一下后,回答道。
韩馥听后,顿时喜上眉梢,“许先生说的有道理,我帐下有上将潘凤,善使一口巨斧,有此人在定能够击退张燕。”
“猛将潘凤?”
袁绍眉头轻轻一挑,对方有这样的猛将他怎么会不知道。
随后袁绍出声说道:“韩州牧,董贼帐下有众多猛将,既然那潘凤厉害,倒不如留在这里以防不测,你再派遣另外一员良将回去吧。”
“这样啊……”
韩馥摸了摸下巴,脑子里疯狂搜刮人选,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骑都尉沮授素有权略,不如让他暂时担任人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