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朗大惊,肉眼可见他眼神里的阴沉,先不说齐国士兵里居然混有敌军,这都够让人诧异的了,那两人还冲着孟轻筝和郭信而来,燕朗也不傻,稍一想想就知道那两人不是冲着孟轻筝和郭信而来,是冲着他来的。
想到这里,燕朗既担心又愧疚。
姜王叔把燕朗的性子分析的透透的,燕朗确实无法看到孟轻筝和郭信出事,故而,反应过来的燕朗,当即调转马头,朝着孟轻筝和郭信消失的方向追了去。
燕朗刚刚开启半神通,窥探姜国城门上方的兵力驻守,他差不多也已经窥探完了,姜国城门上方的兵力都排的很严密,没任何可钻空子的地方。
这让燕朗有些挫败,但他并不气馁。
他在心中已经有了另一个打算。
既然强攻城门不行,那他就用四姐姐教他的方法去破城门。
燕宁教了燕朗什么方法呢?
就是利用长亭关的那个北面石林,设置一个阵法,这个阵法不是困人或是杀人,也不是埋伏,更不是借用任何兵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相反,这个阵法是用来聚拢风势的。
当风势达到一定的程度,阵法自动开启,然后阵法里聚拢的狂风就会刮向姜国关城。
就算他死了,冯英还没有抵达清江关,那也差不多快到了,燕朗去追,也花时间。而在燕朗追冯英的这个时间里,冯英必然已经抵达清江关了。
他既出来了,他们又如何能让他回去呢?
必然要将他拖在外面,一直到兰州关战役结束。
燕朗收起弓,抓紧马僵绳,隔着好几米的距离端看着冯越。
两只箭一前一后射过去,力道惊力,杀伤力也很大,一般士兵是无法抵挡的。
士兵摇头:“不知道,但一共是两个人,那两个人都穿着齐国士兵的衣服,想来是趁机混进来的,就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掳走孟姑娘和郭信。”
燕朗大骇,他没想到,眼前的贼人这般厉害的。
丁勤生也问:“燕副侯,怎么了?喊我们过来是要交待什么事情吗?”
但也不会因此停下。
死他一个就够了,没必要再搭上一个。
他们当然不能一味的直跑,这样燕朗可就看不到他们了。
“王爷给我们的任务是拖住燕朗,能杀死他固然好,可如果杀不死他,我们也一定要将他拖住,万一我死了,至少孟轻筝和郭信还在你手中,你去了清江关,燕朗也会追去清江关的。”
这个阵法原本要用在攻破城门之后,齐国正式冲入姜国关城进行厮杀的时候,那个时候姜国大军正式出动,而风势所去的方向,正是姜国城门。
从他们的对话来看,他们是想牵绊住他,这跟他刚刚的猜测一样。
他的马背上挂着箭袋,腰间挂着长剑,一侧的马背上又挂着大刀。
就在他飞驰而来的时候,他快速拿起挂在箭袋一侧的长弓,又抽了一支箭出来,搭上弓,快速射向冯越,然后又抽出一箭,射向冯越后面的冯英。
这个阵法不是说用一次之后就不能用了,只要阵法在,就可以一直用,只是想要聚拢到阵法自动开启的风势,得一定时间的累积。
已经一个多月过去,阵法里的风应该有一定的程度了,跟预期的风势肯定差了一些,但用于吹风姜国城墙之上的士兵,助齐国士兵成功攻入城内还是可以的。
他二人提到了王爷,应该是指姜王叔。
冯越一动不动,冷静应对,眼睛、耳朵同时捕捉燕朗的招式。
这个少年一旦成长起来,简直就是姜国的心头大患。
燕宾给张贵友指了一下燕朗离开的方向,张贵友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之后跟着丁勤生一起,往着外围冲了去。
只要今晚成功攻城,那功劳就是燕家人的,毕竟今晚领战的是燕宾,助战的是燕朗。
冯英稳稳接住孟轻筝,点头:“好,你要当心,他有神通,小心使诈。”
冯越也在打量他。
张贵友问道:“燕副侯,发生什么事了?”
冯越不是小瞧冯英,而是冯越很清楚,燕朗如果真的杀了他,那必然是用了神通能力,这个神通能力能杀死他,照样也能杀死冯英。
燕朗又看冯越的后面,冯英已经走远了。
冯英皱了皱眉,没再坚持留下来帮助冯越,冯英说道:“那你小心些,我去找一找有没有清江关巡逻的士兵,让他们送信到清江关,如果燕朗想走,就让清江关的士兵们将他围了。”
所以,他二人是姜王叔派来的人?
实力如此强,定然是姜王叔手边的得力大将。
截止今天,阵法还没自动启动,因为风势还没达到阵法启动的程度,那么想要启动阵法,就得燕朗去一趟。
倒不是燕朗自私自利,而是他不得不这样做。
而猜到了冯越的大概身份之后,燕朗也不敢大意了。
那一顷刻间,燕宾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脸色凝重,大喊:“张贵友,丁勤生!”
一方有意慢下速度,一方不遗余力的追,结果就很明显了,很快燕朗就发现了冯越和冯英的踪迹。
冯越转动着手中长剑,心中杀意高涨。
燕朗的武功不弱,张贵友和丁勤生比燕朗大十余岁,出入战场也是老手了,武功也算得上是好的。
入了清江关,冯英就安全了。
这样的狂风不至于直接将城门摧毁,但吹飞城墙之上守着的那些姜国士兵还是可以的。
张贵友和丁勤生听到燕宾的大喊声,赶紧赶过来。
燕宾觉得派张贵友和丁勤生去帮忙,一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那样的话,齐国就能所向披靡了,这样也能减少很多士兵的伤亡,能快速取得战役的胜利。
冯越点头:“好,你快走,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