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一字长蛇阵出(1 / 2)

第916章一字长蛇阵出

养心殿,

御书房内,戴权立在桌前,陪着武皇正在整理安湖大营各位将领的名册,时至今日,整个京营的将军,已然不少,各将领的身家出处,也在名册里写的明明白,都是京城武勋之后,虽没多大的本事,但胜在忠心。

武皇下朝以后,急匆匆而回,就是想着京南的堪舆图,王子腾如今处境就是困守一地,就算还有骑兵可出,人数上的劣势是弥补不了的,以往白莲教那种奴军打法,就是针对朝廷的七寸,心中哪里能安稳,就让戴权把京营各部将领的名册,呈上来仔细瞧瞧,另外就是担忧三位皇子的安全,不过后手都布置下去,倒也没有那么忧心,机会难得,亲历战事,就连武皇自己,都没有亲自观摩过。

尤其是鼎儿,跟着洛云侯,希望可以有所收获,太子之位,就需要一个守城的天子,鼎儿稳重,还可以考验一番,魏王天资聪颖,如有帝王之心,也需要给他机会,夺嫡之路,从不是一番风顺。

等了片刻,

门外,有内侍太监来报;

“启奏陛下,养心殿外,兵马司指挥史何大人求见。”

“嗯,何永熙,他怎么来了,喧。”

武皇周世宏放下名册,顿了一下,有些诧异,这个时候,他怎么来了,

抬头看向堂下,只见何永熙一身官服,有些皱巴巴的,腿脚处还沾了不少泥土,也不知从何处而来,

入了殿,

何永熙叩拜在地,山呼;

“武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谢陛下。”

再次叩首,这才小心地站起身,立在那,武皇心中有数,何永熙一向中立,不与人争斗,如今面有怒意,显然是招惹了事情,具体如何招惹的,在朝廷的紧要关头,还需要细细盘问一番,

“何爱卿,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

闻听武皇问询,何永熙脸色一正,从怀中取出一件信封,而后双眼一红,跪拜在地,眼角处,还落了泪,

“皇上,您可要给老臣做主,臣的内弟,长安县守备何永华的儿子,被长安县节度使云光给逼死了啊,呜呜!”

说吧,一脸哀容,眼泪直流,凄凉无比,戴权眼里精光一闪而过,长安县,节度使云光,他能逼死何守备的儿子,不可思议啊,

武皇更是抬起头,虎目瞬间就盯了过来,长安县的云光,也算是勋贵老人,逼死守备之子,怎会如此不智,

“何爱卿,云光也是一位精明能干的人,怎会如此不智,是何缘由”

“陛下,老臣岂敢欺君,这是舍弟何守备的参云光的折子,还有写给臣的书信,陈述此事,怎敢有欺瞒。”

何永熙一边哭一边擦着泪水,把书信折子双手奉上,戴权走到近前,把书信还有信封一并拿在手里,反身回到御案前,分别把一封书信,一个折子还有信封放在书案上,

武皇把目光看向桌上的那封书信,拿过来仔细瞧了瞧,信中写的详细,虽有哭诉之意,但也并不出格,只是信中所写,荣国府拿了拜帖,竟然派人去了云光府上,难道荣国府如今结交外臣,

“信中所写,荣国府派人去了云光府上,才有此事,以往的时候,荣国府可有和云光书信往来。”

这才是关键的,京城武勋,勾结外臣,实乃大罪,武皇的目光移向跪在地上的何永熙身上,却见何永熙用衣袖擦了擦泪水,沉吟片刻之后,摇了摇头,

“陛下,臣担保,荣国府以往,并无和云光有过密往来,内弟何永华在长安县历任多年,从未见过云光派人去荣国府上,这一次荣国府来的信,他亲眼所见,信中内容言语有些生疏,好似第一次往来通信,只是疑惑,为何这个关口,荣国府能送信过来,”

眼中也有些疑惑,这弯弯绕绕,还真的不好说,荣国府突然出手,是谁在里面撺掇。

武皇面带微笑,放下书信,把折子打开一看,只参了节度使云光,还有知府常云泽,

“还是何爱卿实在,朕觉得,内里的事,皆有因果,何永华死了儿子,本不应该,那张家更是不知廉耻,既然是参的他们二人,朕就替他做主,”

武皇合上折子,心中盘算着长安县目前的情况,三股势力盘踞,又是京城西大门,还是以安稳为主,既然二人不能在一起,那就换个地方,

“戴权,内阁批文,斥责长安县知府常云泽管教不严,罔顾人伦,另外,调云光及其府军两万兵马,立刻东进,归于北静王水溶麾下,驰援金州,何永华暂管长安县,并且任命何永华为怀州城守将,等洛云侯收复失地,就去任职,替朕好好守着怀州,那可是林山郡和汝南城之间的要道口,”

何永熙瞪大眼睛,怎会如此严重,怀州,好像是在白莲教手中,而且京南乃是是非之地,何永华才干平平,如何能去那个地方,赶紧叩首;

“启奏陛下,内弟何永华并无统兵的才能,才干平平,去怀州山高路远,如何能替陛下分忧,”

“哼,就你心里记着他,等洛云侯收付京南北地城池,还需要能干之臣,替朕守着,这一次,怀州轻易陷落,才造成汝南魏湘平的被动,所以,朕和朝廷,需要可信之人守着,朕也不亏待他,守备将军,兼之城守一纸职,长安县的事,他还有一子,赐云辉校尉,如何”

这也是武皇深思熟虑的结果,何永华和云光二人皆有才干,既然封了云光为长安县节度使,并无大错,不能大动,只能让何永华调离,但敲打一番也是可以的,北静王水溶,京城无兵可用,守住西河郡乃是重中之重,白莲教也不是善茬,病例薄弱,所以才有此对策,

怀州一地,在京南最北端,两地之屏障,须有实才之人守之,兵马司节度使何永熙,嘴角一哆嗦,皇上既然都解释了,如何再能推却,怀州那地方好是好,只是民乱何时能平,还有林山郡那些官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是,陛下,老臣替内弟,谢主隆恩,”

怀着复杂心情叩首,心中忐忑,这一趟,也不知来得对不对,好在不需要上阵厮杀,那云光还要去金州前线,如此一想,心里好了些许。

“何爱卿,京城城门的防守,多加留心,朕担心贼子,乔装打扮混入京城,再闹上一次,朝廷的脸面可不好看。”

武皇拿起朱笔,在何永华参的折子上,写了阅字,随手放在桌子一角,而另一封书信,直接放入信封递给身侧的戴权,戴权会意,接过来之后,径直把信还给了何指挥使,

“回陛下,京城城门处,老臣严令加派人手,往来的百姓还有商队,都要严查,并且城中,兵马司还有三千重甲军,每日在城中要地巡逻,震慑宵小之辈,万不会让贼子有可乘之机。”

何永熙正色道,兵马司了血本组建重甲军,就是因为如此,太平教贼子在京城哄闹,闹得天下皆知,兵马司的人竟然连个像样的甲胄都没有,最后还是靠着禁军剿灭,让兵马司还有皇城司南镇抚司衙门丢了颜面,这才有组建重甲军的事,合着南镇抚司那边,亦是如此。

“好,有何爱卿在,必定无恙,朕放心。”

“谢陛下隆恩,老臣万死不辞,”

何永熙一叩首,这才起身离去,仿佛身子骨都硬朗了许多,戴权眼神里瞧得稀罕,又重新给皇上换了一盏茶水,放在桌上,

“陛下,三位皇子已经收拾妥当,大皇子已经和洛云侯一起出了城,去了安湖大营,三皇子则是跟着去了东平王府,码头岸边已经集结了卫军的楼船,预计今日就可登船,最后,北静王府还在收拾,但是传令的兵丁已经出了京城。”

暗卫传来密报,三位皇子已然动身,戴权把皇城司的近卫军,贴身护卫三位殿下,每日三次汇报情况,走的是暗线,

“嗯,朕知道了,就看洛云侯如何布局。”

抬起头,眼神望向南侧,仿佛能穿透京城城墙,看到安湖大营的场面。

旌旗林立,

帅旗迎风而起,

张瑾瑜站在点将台上,冷眼看着跪地二人,不长眼的货色,看着左护军已经出来,吩咐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