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到詹伟在抽屉底板的下面,用水笔写了一行字:“王文慧和詹伟,在此小住。”
要不是把抽屉拉开,然后跪在地上朝上面看,根本就没有人会看到这行字。
两个人站了起来,詹伟和王文慧说:“好了,我们已经来过拉萨了,可以走了。”
王文慧说好。
返程还是一样,走走停停,在路上走了四天才到芒康。到了芒康,他们没有继续往前,往巴塘、理塘方向走,而是往右,去了德钦。在德钦住了一个晚上,开车到梅里雪山脚上,近距离看了看梅里雪山,不过感觉自己对雪山好像也麻木了,这一路看过了太多的雪山。
离开德钦,他们去了香格里拉,在香格里拉住了两天,然后去丽江,在丽江住了几天,接着去大理。从大理又去了西双版纳。
从西双版纳再到昆明的时候,离他们出来已经两个月了。两个人互相之间都不提这件事,但心里其实都在算时间。
王文慧就更加,有时半夜在床上醒来,她看看边上的詹伟已经睡着了,她睁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头顶的天花板,想到,自己在这个世界,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想到这个的时候,她既害怕又难过,仿佛听得到时间“铮铮”地走动的声音,眼泪潸然而下,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到时间是这样的冰冷,这样的无情。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属于她的时间这样“铮铮”地走着,也走不了多久了,她现在已经被倒计时了。
但奇怪的是,从康定之后,她就再也没有那么痛过,她再一次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好转了?
她想过去医院检查一下,但马上又否决了,她不是不想听医生告诉她情况已经好转。而是,她害怕听到没有,如果没有,那就等于是直接宣判,连一点希望都不给她了。
两个人起来,去酒店二楼的餐厅吃了早餐,回到房间,王文慧和詹伟说:
“亲爱的,我感觉我已经走不动了。”
“怎么了,哪里不舒服?”詹伟问。
“不是,不是。”王文慧连忙说,“没有哪里不舒服,而是,我觉得我不想走,不想动了。亲爱的,我们去凤凰好不好?到了那里,我们就找个房子住下来。”
詹伟说好。
读大学的时候,有一年暑假,他们两个去过凤凰,对那个地方印象很好,感觉比丽江还好。
丽江太商业化了,街上开店的,包括开民宿开客栈的,都是外地人。口袋里没钱的时候,时时要和他们斗智斗勇,不让他们当猪杀,口袋里有钱,懒得讨价还价的时候,又觉得天天被他们当傻逼,自尊心受不了。
凤凰也商业化,但好在凤凰的经营户,基本都是本地人,那些在巷子里摆摊叫卖的,就更是,本地人的商业化里,总感觉还有一种质朴在。
而且,凤凰给人的感觉,就是从那地方长出来的,而丽江,越来越感觉是搭建起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