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88之IT女王》第54章第54章

有了证券和银行的经验,人保的项目接的时候很隆重,做起来其实不难。

这几位领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只求稳定,简单,好理解。

在报价之前,一位程序员对主管说:“如果不增加几个搜索项,将来他们要找单子都不好找,是不是他们提需求的时候忘记了?要不要提醒客户一下?”

主管摇头:“你别管,这是客户的需求。”

正直老实的程序员说:“可是以后他们要在几万几十万条记录里查某一个项目的保险记录,这可怎么查?”

“怎么查?加钱查呗。”主管笑笑。

“加钱……哦!”程序员顿悟

现在报价就按客户自己提的需求来,客户一定会想尽办法疯狂压价。

要是跟他们闹急了,就算不丢生意,将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合作,这不利于团结友好的氛围。

至于将来突然发现此前提交的功能里缺失了某项需求,而不得不火线加需求的时候,那价格就由不得甲方了,除非整套系统都不要。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程序员在做测试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些问题。

“这个信用证全是大写字母,容易输错,咱们要不要给他们设定一个语法纠正?”

可以说,他非常的尽职尽责。

技术部开会的时候,他的主管把这事当有趣的事说。

安夏听了却记在心里,“中国货”上已经零星出现几起诈骗事件。

与平台无关,就是在信用证上做了手脚。

从稍有技术含量的软条款限制,到毫无技术含量的故意写错单词……

只要稍有不对的地方,买家就可以找借口赖掉这笔钱。

受害者除了买家,也可以是卖家,还可以是银行。

总之,就是只有不努力的骗子,没有骗不着的受害人。

安夏让“中国货”网站加入安全提示。

众所周知,长篇大论的安全提示是不会有人看的,只有刀子砍在身上之后,人类才能看得进字。

不仅看得进字,还什么偏方都愿意信。

于是,时常发生“某市民被骗后,相信有人可以替他拿回被骗款,又被骗了第二轮。”

光放提示没有意思,不如放一个法律咨询算了,还能赚一笔钱。

“中国货”说要找网上法律咨询的合作伙伴,应者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没资质。

甚至还有一些“倒爷”跑来说要提供法律咨询。

“什么资质?我就是资质啊,我跟外国人做了那么久的生意,他们的那点小九九我什么不知道……我的生意啊?香烟、白酒、皮草、红木,什么赚钱我就做什么呗……我被人骗过,也骗过人,对生意上的那些事啊,门清!”

接待的同事应接不暇,来的没一个正经的。

安夏本来想引入市场竞争,看看有没有能力强,收费便宜的律师事务所可以接,现在看来,确实没有。

1979年才恢复律师制度,现在不仅没有司考,连律师法都还没有。

第一次律考是1986年,两年一次,现在刚考了三回。

这三回考过的人,本来就少,都去了君合律师事务所,或是进了企业,完全没有沧海遗珠。

“跟君合谈谈吧,也许他们愿意合作。”

虽然“中国货”上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法务,根本不用律所,需要律所的都是中小公司,不过好歹是个案源,万一他们有实习律师需要练练手呢?

安夏最初的梦想是律所入驻,给她一笔钱。

然后退而求其次,律所接到单子,给她分一笔账。

而现在从君合律所传来的消息是:“让我们入驻,那咨询费是包月还是包年支付?”

全国第一家律所就是财大气粗,就是不一样!

双方在利益分配方面完全无法达成共识,安夏也只得作罢。

忽然招商部接到一个电话:“我公司的成立流程正在走,是否可以合作?”

对方为表诚意,传真来各种手续正在办理中的证明,还有各位合伙人的资质证明。

公司的名字叫方圆律师事务所。

“可以先让他们试试,但不能以官方的法律咨询做招牌。让他们在网友留言区待着。”

“中国货”的网友留言区里经常会有搞不清楚东南西北的人提问,问货怎么发,问单子怎么填,问怎么申请优惠……问什么的都有。

法律问题极少,不少人觉得被骗很丢脸,就闷着不说。

安夏忍不住找到方圆律所的老板:“你们得主动发点内容啊。”

“我们发过法律科普文章,可是没有人看啊。”

“那文章我看过,连我都读得吃力,你们得假装是个案例啊。就是有个人,怎么被骗了,怎么惨,然后你们再回复应该怎么处理,怎么预防。

没人想听上课,但是没人不想听八卦。

你们看中国货上卖什么的最多,就当自己是那个品类的卖家,引起共鸣……”

拉近距离,才能聊得下去。

版面逐渐繁荣,也开始有人私信方圆的律师询问一些法律事务。

到他们正式拥有执业资质之后,咨询类业务稳定增长。

“中国货”的网站运营现在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运营了,他们会自己讲故事。

在报纸和杂志上,经常能看到他们写的软文,最近引入的法律咨询,也大书特书了一笔。

“某地红木商人,根本就不懂缅甸语,但是却敢去缅甸进口红木,为什么?因为他们用了法律咨询,双方合同用两种语言写成,然后律师和公证处证明,两份合同文本的表达一致,真实有效。”

“某地铁矿商人,意欲去某国开采铁矿,经网站风险提示得知,该国高层从不遵守契约,开采出矿石的山头可能随时被收回,他取消了这笔业务。”

……

随着“中国货”的不断发展,不少小商家变成了中商家,中商家变成了大商家,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出现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库存。

有一个制鞋工厂最近频频被投诉,说他们收了钱不发货,是想干什么。

收货最慢的倒霉买家等了足足一个半月,坐绿皮车都能从中国最南走到最北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鞋厂质量很好,评价很高,还远销海外,按公司的规定,它应该直接被踢出去。

“中国货”商务中心觉得它也许出了什么意外,比如家族内乱,导致最近没人管事了。

他们介入调整,发现这个工厂不是不想发货,也不是没货。工厂老板家庭和睦,夫妻恩爱。

商务中心的调查员到的时候,妻子还在给丈夫擦汗。

这个鞋厂规模不大,现在忙得连厂长和厂长夫人都亲自上了。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88之IT女王》第54章第54章

他们生产出来的货成箱堆在仓库里,有时候会出现各种原因的退货。

符合再次销售条件的鞋子会算在库存里。

可是它并不会出现在正常的仓库里,而是在退货库里,或者在质检库里,检完了再进退货库。

也有可能货不全,一箱鞋子二十双,有一双不合格,就把不合格的扔出去,这一箱鞋子只有十九双。

鞋子可能在五个不同的位置。

每箱鞋子的数量可能是二十双,也可能是十九双、十八双……

要发货的时候就得一箱一箱的打开来重新检查。

这个工厂现在账面上有三万多双鞋。

他们欠的没发货的鞋只有两万多双。

按理说,怎么都该够的。

现在全厂除了生产线上的员工之外,都在满世界的找鞋。

生产线上的员工下了班,也得找鞋。

安夏此时才知道,他们这么大个厂,在“中国货”上的运动鞋销量前三的厂子,居然没有一个完整的货物管理系统。

安夏记得自己在发家初期就做过这种东西了,给周敬用的单机版销售管理系统。

现在“中国货”上也有电脑版的联网系统。

见到找上门来的商务人员,老板还很委屈:“别的厂子也这样啊,我们也没想到生意一下子做这么大,以前我们一个月也就卖几千双鞋,也就一仓库的事……”

“那您为什么不用我们的销售管理系统呢?就算有一百个仓库,也可以详细查到哪笔订单的退货去了哪个仓。”

“啊?还有这东西????”

厂长迷茫地看着工作人员,又转头看着老婆:“你见过吗?”

厂长夫人也用力摇头。

商务人员打开笔记本电脑,给他俩看,卖家登陆进入系统之后,一排提示买家已购买,请尽快发货的通知。

左边占了版面三分之一的大按钮写着:销售管理系统。

“你们从来没点过?”

两人用力摇头。

现在轮到商务人员变得迷惑了:“那你们怎么发货的?”

厂长夫人演示,点击“买家已购买,请尽快发货”,系统就自动跳转到了买家的收货信息。

“等收到钱,就按这个地址发货呗。”厂长夫人觉得自己这么做没错。

“那你们怎么点’已发货’?”

厂长夫人更加懵:“啊?还要点那个?”

商务人员震惊地点开销售系统,果然,自这个厂的鞋子开始销售以来,一溜排的“待发货”,没有一个“已发货”。

现在反正没有物流追踪,买家就这么定定心心地等着收鞋。

一点都不关心有没有发货。

刚开始厂子生意不大,很快就收到了,所以也没有买家纠结这事。

一个平均日销一千双鞋的厂家,在“中国货”上待了半年多,居然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用网站。

五十多岁的厂长两口子尴尬地站在旁边:“对不起,我们都不懂怎么用,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些货我们会马上发出去的,就算不睡觉,也得发出去……不能让人家以为我们卷了钱跑了。”

“哎,我们两口子都没念过书,要不是我儿子给我们注册,我们连这个网站都不会用……”

“没念过书?那发货是……”

厂长夫人演示了一下怎么发货。

她知道某一行代表着地址和收货人,于是就把整个网页打印出来,然后找到那一行,用剪子剪下来,贴在发货单上。

商务人员肃然起敬。

他向公司通报了这个情况,本意是希望借调分公司的人帮他们赶紧把鞋找齐全了,把欠的货赶紧发出去。

安夏却从中看到了一个“中国货”网站在对商家管理上的严重问题。

现在商务中心只管招商,默认商户都会用网站。

客服那边虽然有问必答,但前提是“有问”。

数学老师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操作有什么毛病。

现在看来确实没有,但规模一旦做大,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这个鞋厂。

安夏希望“中国货”上的公司都能变成大公司,最好是能一家包下好几个海运集装箱。

“对商户培训太不仔细了。”安夏对商务中心的工作表示不满。

技术部紧急上线了一版更新的商户系统。

这版的套路是从游戏组那里直接抄来的代码,所有登入的商户,将会与系统发生一分钱的交易。

然后在系统有声的指引下,一步步的点击“发货”、“评价”、“库存管理”等等不同的页面。

如果期间有几秒商户没有进行操作,页面上就会跳出一个电话的符号:“是否遇到问题了?请联系客服。”

可以说是相当细致,体贴入微。

不仅有电子版的引导,对于有些实在弄不明白的商户,也可以获得活的指导人员亲自上门面授。

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公司的内网上有人提出异议:“国家扫盲班都没这么积极。”

“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各地的分公司统一学习?那么多公司和厂都要派人下去,人力成本也太高了吧?”

安夏回复:“这是投资。”

这四个字看得人云里雾里,什么投资?收买人心吗?

可是就指导一下,又不是保证他们能挣到钱,算什么收买人心。

安夏并没有再做过多的解释,这涉及到她的防御计划。

“中国货”现在生意做得太大,太好了,同领域却只有紫金一个公司在做。

就算国内没有公司可以与之竞争,难道国外就没有吗?

要论远程销售,国外早就玩得风生水起——邮购。

给消费者寄送邮购目录,往来交易都通过邮政系统,这是网购的始祖。

根据业内消息,已经有一个做了几十年邮购生意的公司转型做网上交易了,且已经获得在国内运营的许可,很快就会来到中国。

商户的供货能力不是无限的,满足了一个网站,未必就能满足另一个网站。

对于优质的商户,安夏自然要将他们牢牢地握在手里,让他们完全彻底的适应“中国货”的模式。

很快,安夏的竞争对手就出现了,亚迅公司。

它是个老牌企业,家底雄厚,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包括免运费,不管什么时候不高兴了都可以免费退货,对于商户也给予大量的支持,包括对于优秀商户进行单独推荐制度。

对手来势汹汹,到处打广告,大有将“中国货”这个前浪狠狠拍死在沙滩上的意思。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88之IT女王》第54章第54章

商务中心如临大敌,连开几次会,调整应对策略。

都快到年底了,要是让竞争对手把市场份额给抢了,那大家的年终奖,明年的升职加薪都别想了。

“你们公司的人都如临大敌,你怎么就下班了?”陆雪接到安夏共进晚餐的邀请时,十分惊讶。

“我留下来又没什么用,论销售策略,他们比我熟,论系统升级,技术部比我强,我要什么没什么,什么都不会,杵在办公室里还吓人,干嘛不走。”

“吓人?你们公司的员工不都挺喜欢你的吗?”

“再喜欢,也是老板啊,开会的时候本来可以随便说的想法,看到我在,都得小心的斟酌句子,怕说错。没意思,我等着看他们交上来的结论就行了。”

比安夏想的好一点的是,亚迅不屑于打价格战,只是在各种服务上提升,免运费和退货什么的,这种小事情,对安夏来说根本就不构成威胁。

有商务总监提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退货条款跟亚迅对齐?”

就算不超越,也应该跟竞争对手一样吧。

随时随地,只要不高兴就可以退货。

安夏摇摇头:“维持现状。”

“他们啊,太傲慢……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商业周刊对安夏进行采访,问她对亚迅的进攻怎么看。

安夏就差把“真诚”两个字写在脸上,一副欢迎友商的表情。

“哦,我相信像亚迅这样一个有几十年远程购物经验的大公司,一定可以为我们这个行业带来新鲜的活力,带来国际先进的商业规范,我们做为后辈,应该向他们好好学习。”

……

不过三天,安夏的预言就成真了。

亚迅的退货量高达恐怖的90,就连日用品都没有逃过。

“随时随地,不高兴就退款”的细则写明了,不管东西用没用,用了多少,都可以退。

这在国外很正常。

亚迅的高层也做好了充足的经费支持用来应付退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