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 110 章(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88之IT女王》第110章第110章

“我到底在期待什么……”

安夏看着手上的无人驾驶汽车的资料,发现它跟自己想的“无人驾驶”有十万八千里。

现在这辆无人驾驶汽车是用普通面包车改装成的,会踩刹车,会平静地往前开,遇到障碍就自动停下,会自己倒车入库。

不会绕道,不会超车,不会自己发动和熄火,不会自己规划路径。

最糟糕的是,在全自动的情况下,车速每米需要走10分钟。

走路只需要一步,幼儿也就两步,它要走十分钟。

不能快,快了就不能保证安全性。

这车的机器视觉完全来源于雷达,甚至不是激光雷达,而是超声波雷达。

也就是在二十世纪之后最普通的倒车雷达相同原理。

近视患者会自嘲摘了眼镜,五米之外,不分人畜。

机器视觉虽然看东西很清晰,但是,它们分不出一个活人和一张画的区别,对于一个像狗的面包跟真的狗也分不清。

三岁小孩就能做到的事情,想让机器完成,需要一套非常复杂的逻辑算法,还经常会出错。

以目前的工业基础,短时间内研制完成可以完全不用人管,就能在路上跑的,l4以上水平的智能汽车是不可能了。

安夏让公司里自动控制组的人研究一下这车在技术方面,有没有可取之处。

她说:“至少它还知道遇到障碍拐弯,说不定拿到荒无人烟,一条路直通天的大马路上,比我强,它至少不会睡觉。”

工程师对她说:“可是荒无人烟的马路上一般来说没有栏杆,这种车无法识别路面和荒地的区别,它会笔直朝前开,一直到陷到坑里,或是撞到石头上。”

“如果完全是人工硬化地面,它应该可以用?”

“是的,应用环境非常苛刻。”

那不挺好的么,正好用在港口。

港口的道路都平平整整,连一个石块都没有,常年有人维护,比国道的面子还大。

用于护理机器人的机器视觉应用被应用在汽车上,除了雷达用来测距,还有摄像头,用来判断会活动的障碍物,比如突然闯入的人类。

工程师表示:“如果能做到只有机器存在,时速可以提升一下,预估可以达到每小时二十公里。”

已经很快了,港口运行的机动车速度一般不超过十五公里。

目前的第一追求是达到跟人类一样的水平,进阶追求才是超越人类。

安夏对这个速度十分满意。

白处长给紫金公司辟了一块纯机器人试验地,让他们自由尝试。

刚开始,无人自动吊车与无人驾驶车辆的配合很完美,直到突然出现了自动清洁车。

无人驾驶车辆与自动清洁车都有自动避让的程序,后果就是这两辆车非常谦恭有礼,停在路口,默默等待对方开走。

直到重新调整程序,它们才自己路过。

程序员又一头汗地重新对整个区域的车辆进行规划。

安夏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这不像汽车,像火车……基本靠总台调度。”

傅融对这个结果也不满意:“我们这边的船,虽然船期是固定的,但也会遇到海上风浪导致到港时间延迟,有时候开得快一点,也有到港时间早的情况,要是稍微错一点时间,车辆就完全乱了套,需要重新编制程序,那我们还不如一直用人工。”

让机器学习人类思维还有一段路要走,人工智能组也在继续努力着。

汽车还在努力,吊车已经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高度,目前没有出现任何故障,系统运行稳定。

码头还在正常运转,许多工人好奇地看着被单独隔起来的试验区,看着里面空无一人,汽车和塔吊却在自动运行,集装箱被运来运去。

一位工人对此十分乐观:“嘿,等这个实验成功了,咱们工作就轻松多了,机器自己会跑。”

另一个则提醒他:“等到了那个时候,要你干什么?”

“……”大家忽然沉默,好像是哦,整个港口连一个人都不需要了,他们这些只会简单劳动的人应该做什么?

众人的情绪一下子从“我终于可以偷懒了”的快乐,降到“完了,我要失业了”的冰点。

一个四十多岁的码头工人小声嗫嚅:“也不能就把咱们都开除了吧?”

“你是正式工,肯定开除不了你,合同工就难说咯。后面想进来也没那么容易,以前一年要招几千人,以后说不定只要招几十人,大学生起步。”

越说越恐慌,这些工人有些学历连小学都没读完,除了一把子力气,别的什么都没有,就指着能在港口退休养老,要是被解聘了,等到了,没力气了,吃什么,喝什么。

于是,有人悄悄向白处长打听:“等无人码头建成了,多出来的工人怎么办?”

白处长一听就知道这是个送命题,他打着哈哈:“哪有这么快,等建好了,大家也该退休了吧,那就正好退休嘛。”

“要是没退休呢?”

“那就看上级安排嘛,上级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一番话说得众人更加恐慌,军队有百万裁军,工厂有优化下岗,难道这一刀,终于要落到自己头上了吗?

在码头进行调研的工程师们明显感觉到了态度的差异,此前他们向工人询问一些操作习惯,遇到的问题的时候,工人都很积极地回答,就算是忙得刚停下来,没心情回答的工人,散一根烟过去,关系也顿时拉近了起来。

现在的工人看他们就好像在看什么可怕的病毒,本来坐在一起聊天的工人,看见他们就各自散开,看他们的眼神也十分的不友善,问他们什么东西,都说没什么可说的,跟外交部的发言人一样:无可奉告。

工程师们为此还开了个会,研究是不是有谁行为不端,得罪了工人。

问了一圈下来,大家都觉得自己十分无辜,除了问些问题,就没什么了呀,怎么会得罪工人呢?

最后还是傅融打听到了真相:工人们认为工程师来夺他们饭碗的坏人。

只要不配合,就能让研发的速度变慢,他们就能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多苟几年,苟到退休。

眼看着工人不配合,花钱投下去的项目受到影响,白处长不得不在码头开会,对工人们说,单位会保障广大工人们的利益,绝不会影响他们的岗位,机器只是帮助大家更好的工作,不是让大家失业的。

下面有人喊了一声:“你保证用了机器以后,也不会动我们的岗位吗?”

“别听他胡说八道,港口一年有多少船都是有数的,机器把我们的活都干了,单位还会养着我们?还不想办法把我们都给打发了?”

白处长平时坐惯了办公室,最擅长干的事情是写公文,标题用什么格式,开头用什么格式,他都熟,绝对不会出错。

他就是不知道跟工人打交道应该用什么标准格式。

被工人们几句话一闹,他就被架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88之IT女王》第110章第110章

在台上,不知道说什么好,感觉能说的话都被工人说尽了。

傅融站出来,对工人们说:“就算将来港口主要使用无人设备,那些设备也需要有人维护,会维护的人工资就比现在的高。”

“那我们这些什么都不会的呢?就活该被饿死吗?”

“就是!”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单位是国家所有制!你们不要干资本家才干的事!”

下面一片混乱,最后惊动了白处长的上级,一位做群众思想工作起家的老干部出场,才镇住了这些工人。

老干部已经一头白发,这些工人的父辈都是他的下属。

他看着那些工人,对他们说:“我这把年纪了,还新学了怎么用电脑,你们自己看看,你们的头发都是黑的,还能抬得动一百多斤两百斤的东西,却说你们什么都不会?不会就不能学吗?港口要学的东西能有多复杂?就一点点都不肯进步?你们是想让整个国家都陪着你们一起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年代?……”

尽管工人们还是不服气,但也无法反驳老干部的话,只得暂时偃旗息鼓,各自散去。

白处长大大松了一口气,迎过去:“老领导这番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让我听了……”

“行了!这会儿还有心思拍马屁,我告诉你,这件事,还没完,我问你,你想好将来要怎么合理安置工人了吗?”

白处长:“……那……那不就是上级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吗?”

“上级让你妥善安置员工,你怎么办?”

“……让他们内退?”这是白处长能想到的最优解了。

把老领导气得一口气快没抽上来:“他们中最年轻的多少岁,你知道吗?”

白处长:“……”

他真不知道,上岗之后,他只扫了一眼员工人数,还有工资支出,费用支出,至于员工档案,他从来都没有碰一下。

“最年轻的才二十岁,你让这年纪的人内退?”

“……那……二十二岁的留下来?港口不是也不可能完全无人化嘛。”

老领导现在确定,这货就是个废物,脑子是空的。

一旁的傅融回应道:“距离完全建成,起码还有几年的时间,现在根据紫金公司的规划,一步步让年轻的员工学习适用的技能。到时候快要退休的员工可以办内退,等待正式退休。年轻员工可以继续在码头工作,不会影响他们的收入。”

接下来,傅融如数家珍一般,报出港口内不同年龄段的员工数量,还有各个岗位上不同员工的年龄和技能情况。

老领导听了连连点头:“小傅在工作上是用了心的。”

白处长忙跟着陪笑:“是啊,小傅很好,我经常让他在基层多多学习,锻炼,获得宝贵的经验……”

老领导没看他,而是对傅融说:“你给我一个详细的报告,把现阶段工作的推进情况,还有人员安排的计划都写明白。”

傅融点点头。

老领导又补充了一句:“你直接交给我就行了。”

意思是不用交给白处长,直接跳级给他,从官场逻辑上来说,本不应该如此,是老领导实在被白处长气狠了,已经毫不掩饰对他的不屑。

傅融点点头,转头去准备报告。

要做好这些事情,还需要紫金公司帮忙配合。

将来有哪些工作节点需要有人盯着,哪些工作必须由人处理,这些人需要什么样的技能,都需要紫金公司出一个报告。

牡丹厂的员工也曾经经历过这一段,安夏能够理解港口要这份报告的深意。

第一份报告,没有发到港口,在安夏那里就被打回了。

“只有数字是不够的。比如这边……”安夏把报告上的一个位置圈出来:“需要会处理机械故障。需要会到什么程度?必须是自动化控制工程师才可以吗?你可以例举一些可能的故障,比如处理缆绳缠绕、指导卸货机……就是能通过你的描述,看出这些故障需要多高的技术要求。”

工程师只得回去重写,再交上来的报告就清晰多了,稍有工作经验的人就能看出:“这个地方需要几个人,这些人大概有点什么水平就行了。”

有了紫金公司的报告参考,傅融写起交给上级的报告省心省力了许多,他只需要结合本港口工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他的判断,如果一年内就要执行无人化码头,那现在适龄的工人也有80可以在两三个月内就顺利重新上岗,剩下的20离退休不远的员工,可以调到后勤,或是办理内退。

说难听一点,就是闹事的中坚力量会得到工作,不会影响团结稳定。

傅融正要把报告交上去,被白处长拦着:“先给我看看。”

“赵局说……”

说直接给他,别管你这个废物点心。

“你别管赵局怎么说,现在这个港口还是我负责,你交上去的文件,代表着我们港口的脸面,要是你写的不好,是我们整个港口的不好。你还年轻,经验不足,还是需要我给你把把关……”

现在他的确还是傅融的领导,傅融只得把报告交给他。

他左手拿稿纸,右手握钢笔,仔仔细细地看,一边看一边勾勾划划:“诶,你看,这边你就写得不对,这边应该用分号,你怎么用逗号呢?太不严谨了。”

“的地得,也用得不对。”

“这边应该另起一行……”

等白处长挑完刺,傅融把那几页修改过的又重新誊写了一遍。

老领导又来了,傅融手里的稿纸被白处长一把拽过去,白处长满脸堆笑:“您来得正好,报告刚写好。”

“你写的?”老领导瞥了他一眼。

白处长陪笑:“小傅拟了个草稿,我给他审了一遍,年轻人,工作经验不足,有些地方写得不对,我都给他改了。”

“你给他改了?”老领导的眼睛微眯,“你给他改了什么?”

“就是……”白处长愣了一下,很快接上话,“有一些重要政策的把握。”

本以为老领导就这么算了,没想到老领导对傅融说:“把你写的原稿给我看看。”

两稿对比,真相大白。

白处长的“重要政策把握”就是:修改了两处标点符号、修改了一处“的地得”,为一句话另起了一行。

就算白处长再傻,现在也知道老领导就是找碴来的。

他毕恭毕敬地站在老领导面前,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等着训示。

“老白啊,你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群众工作,现在突然让你做,实在太难为你了,前阵子,实在是人事变动太快,实在没有人手,才让你暂时代理了这个工作,现在一切都已经走上正轨,你还是做你擅长的工作吧。”

老白现在的职位在当时发的公文上写的就是“暂代”,所以现在退回去的手续简单的很,不需要走什么太复杂的调动。

新接任老白工作的居然就是傅融。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88之IT女王》第110章第110章

如果是别人,白处长还能接受,现在居然是比他小一辈的傅融,白处长整个人都不好了。

“小傅他还年轻,经验不足……”

老领导把他顶回去:“什么年轻,他都三十三岁了,我三十三岁的时候,已经分管了东井港,而且,我看他的表现很好,经验已经够用了。”

老领导对傅融说:“小傅啊,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数据翔实,有理有据,好好干,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白处长在一边着急,他非常希望傅融能自己谦虚地推掉这个工作。

“谢谢领导给我这个锻炼的机会,我会好好干的。”傅融没有推辞,大大方方回应。

傅融全盘接手港口工作之后,再次找到紫金公司,加大合作力度,经过这次对港口工人情况的调研,他还想拥有紫金公司的人事管理系统。

之前为了写报告,跟厚厚几大本人事档案较劲实在太累人了。

他看过紫金的人事软件,轻轻一点,想按什么条件筛选就能按什么条件筛选,甚至还会根据员工已有技能,推测员工可能更容易学习哪些新技能。

推行新业务的时候,可以先做个预判。

安夏也没想到居然还能在港口业务上再赚笔钱,得知傅融高升之后,她向傅融表示恭喜。

“不客气,这也有你们的功劳。”

“我们?我们都是按合同办事的。”

“如果不是你们提供给我的数据那么全,我的报告也不会受到领导的表扬,如果不是领导觉得我报告写得好,我也不会这么升职。”

“啊,你说这个啊,哈哈哈,那的确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安夏不跟他假客气。

“我以前也管过工人,知道你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想要提什么,给合作伙伴尽可能的提供方便,是我做生意的宗旨。”

此后,港务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当干部,就是要深入基层,这样才能掌握关键信息,写报告能写到领导的心里,那个傅融,就是凭着一篇报告,就升职啦……”

至于傅融二叔的妻子的父亲的身份,在其中是否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过了许多年,这件事才被人知晓。

经过多次反复的试验,无人吊车和自动堆仓已经确定可以没有问题的运行了。

现在的操作者都是紫金公司的工程师,下一步就是要开个培训班,让真正的操作工人来学。

傅融考虑到第一批学员将来就是无人化码头的骨干,一定得找一批脑子好使,勤学肯干的人,所以学员班决定新招人,而不是让在岗的工人学习。

本着照顾子弟的原则,第一批学员都是港务单位员工的子女,要求高中毕业。

招生的岗位上写的是无人化码头装卸与搬运的培训。

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叫“无人化码头”,只看见了装卸与搬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