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88之IT女王》168.第168章远程外语培训,为什么……
安夏审查合同的时候很仔细,她知道在商业上,一点都容不得马虎。
谁知道对方会在什么地方埋个坑等着呢。
比如约定项目开始时付三分之一费用,进行到50时付三分之一费用,50的进度到底是怎么定义的?
打十个小板凳,施工方说我这一个板凳比另外九个精细,多了一个花纹,工时占了总工时的50,你现在必须付三分之一。
签合同的时候,尽量不要触发“如有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条款。
“友好协商”的过程……大概就跟中美在板门店谈朝鲜战争停火协议一样的友好。
谁手里有钱谁就是大爷。
没给钱的时候,甲方是大爷。
没给足数,甲方还是大爷。
等大半的钱给了乙方,且最后时限快到的时候,乙方就是大爷了。
这个亏,有不少甲方都吃过。安夏也不例外。
紫金科技的谈判团队有不少是从各个国营厂里跳槽出来的,八十年代末的时候,中国的国营厂吃洋鬼子亏的不少,他们也算是久病成医,身经百战了。
最后拟定的合同草案没什么问题。
安夏在任总这边听说他们也有意要给几所优质大学投奖学金,致力于人才的培养。
他的计划是主投计算机和通讯专业。
紫金科技现在也有投几个学校,不过安夏是从娃娃抓起,主投的是小学中学,与大学主要是项目合作,没有投奖学金。
从小孩子开始投起,能扩大人才基数,不过考虑到“近因效应”,人类对最后一个出现的刺激才会记忆深刻。
安夏招集人力资源团队、对外事务团队:
“对应届生的招聘已经结束了,你们评估一下招聘成果,确定一下我们明年对学生的政策,是否需要调整,要不要与大学合作办奖学金。”
从招聘结果上来看,现在推行的一系列举措还是有效的。
去年本科毕业生里,优秀者有不少,除了出国留学的,剩下的一部分进了国家机关,一部分进了紫金科技,其他公司得到的人数明显低于紫金。
他们选择紫金科技的原因五花八门,不过有不少是因为在校参加过紫金的项目,还有一些是在家乡看到紫金捐赠的教辅机器人,自己的弟弟妹妹正在通过教辅机器人学习,家里的父母希望他们能进入紫金,除了钱之外,还有面子,过年的时候可以吹“学校里的那个会说话的机器人,我儿子开发的!”
挺好,管你是图过年吹牛,还是别的什么,人到我这里来,就行。
不讲究原因,只要能干活。
最近,紫金论坛上出现了一个无人问津的贴子,是本地一个男大学生发的寝室笑话,说他所在的寝室叫“名草无主”,全寝全是光棍,于是他们单方面宣布,看起来就很孤寡的11月11日是“光棍节”,欢迎大家一起参与狂欢。
四个吃饱了撑的男大学生宣布一个节,没故事、不放假、没有节日特色礼品、没有故事传承、也没有过节费,谁关心啊。
还不如西兰公国宣布建国有趣。
这个贴子下面,一共就三个回贴:
支持楼主
顶沙发
同意板凳
估计是同寝室的哥们儿替兄弟撑腰。
安夏的眼睛陡然亮起:“双十一?现在就有了?”
在此后的双十一,这是一个大好的商家促销机会,进而发明了双十二、六一八……总之,就是有节日要凑,没有节日发明节日也要硬凑。
安夏吩咐论坛管理组把这个贴子炒热,并且多来点衍生贴。
信勇健不负所托,贴子本身不好玩,但是回贴者在下面各种整活。
有的编出了童话版的双十一故事,有的编暗□□版,有的是涩涩版,还有搞笑沙雕版。
不管什么长篇大论,最终都落到“给我五十块,让我这个可怜的光棍过光棍节”。
连四位“节日发明者”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发生了什么?
短短一周之内,“光棍节”拥有了自己的节庆庆祝活动、“传统节庆摆设”、“传统节庆食物”……
节庆活动是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逛公园。
紫金票务推出“单身贵族独享”电影票、游乐园门票,价格比正常价格便宜一些。
其中分为真的享受单身者,就算在这些活动里也不希望有异性/同性打扰,他们会佩戴黑色的手环。
还有一部分是找个机会来觅偶的,他们会佩戴粉红色的手环。
粉红色不能主动找黑色,黑色要是动心了,可以找粉红色。
票务汇报销售数据:“从现在的销售量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去找对象,只有百分之二十是去凑热闹。”
安夏扫了一眼:“要是现场有长得稍微能看的,这百分之二十的人至少有一大半跳槽。”
传统节庆小吃是票选出来的,冰糖葫芦力压油条、光饼,成为光棍节传统小吃。
传统节庆摆设是模型人,穿着黑袍举着火把,头上还顶着三个大字:
烧!烧烧!
这个模型人会火起来,也是来自于校园,包括但不仅限于:在食堂互相喂饭、占着图书馆却在谈恋爱了、占着自习教室却在谈恋爱,把想学习的人逼进了小树林,却发现小树林里玩得更野。
那边在“啊啊啊”,这边在abandon、abnoral……
大家都不是很开心。
塑胶模型人和木头模型人都颇受欢迎,塑胶便宜一些,买的人多。
木头模型人不服,木头模型人卷起来了,他们搭配有小场景。
本来说好了卖木头模型人,结果变成了卖房子。
为了配这么一碟醋,他们包了一盘饺子。
他们做出了类似乐高的产品。
安夏惊讶地看着“中国货”上的木头模型人销售曲线,先是在谷底,然后就忽然调头赶上了。
她查看了销售地区,发现大多数销售点在曹县,就算销售点不在曹县,生产点也在曹县。
曹县是出名的木材加工地,在安夏的记忆中,它是往日本卖棺材的、卖汉服的。
不过它开始发家始于2000年,现在的曹县,gdp全省倒数第一,穷得让人心碎,村里没路灯,黑漆漆一片,还到处是破土房。
安夏很好奇,这么穷的地方,是怎么精准踩中刚刚吹起的风口?
从“中国货”平台来看,这些商品链接,都是一个在荷泽市内的ip地址发出来的。
这就好理解了,来回一趟也不难。
这个人业务繁忙,鸿雁上的签名是:
不要问在不在,有话直接说。
有链接的都有货,订制直接发图,看到会联系。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88之IT女王》168.第168章远程外语培训,为什么……
不闲聊。
看来生意确实好,如此霸气。
安夏发了一条问他有没有兴趣增加经营范围的消息,被回复:骗子,滚。
再想发,被拉黑了。
安夏让“中国货”的业务员用工作号给他发,他回复:骗子,滚。
属实厉害了。
然后“中国货”的业务员打电话给他,说他的货很好,希望能增加经营范围。
他才似乎终于稍微相信了一点。
安夏提出的增加经营范围是增加配件,房间里有小家具、有摆设,房子本身也有奢华版、简约版的配饰。
这些可以作成盲盒,购买的时候不知道买到的是什么,发哪个就是哪个。
对方似乎颇有兴趣,但是还不理解具体要怎么操作。
分公司的人过去亲自跟他见面,发现卖家是一个刚满十六岁的孩子,名叫陈超,他跟着叔叔到城里打家具为生,闲暇去网吧上网,无师自通学会打游戏、网上聊天,以及发现不少人在网上卖东西。
那段时间,他叔叔没少抱怨他整天魂不守舍的,一门心思往外跑,有空不如多练练手艺,将来的工钱也能收高一点。
刨木头哪有上网好玩,陈超压根不听,依然固我。
在网上瞎逛的时候,他发现了有几家卖木雕的店,以陈超的眼光看,远不如他的乡亲们手艺好。
价格比店里便宜,可是比贩子到他们村里的收购价贵好多。
贩子也不是先付钱,后拿货。
而是相当于代销,要是在店里摆一阵子卖不掉,是要拿回来退的。
乡亲们也有自己把货拿出去卖的,除了集市不要钱,平时在流量大的地方摆地摊也要给管理费。
想想东西还没卖出去,先交了管理费,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压力还蛮大的。
所以,陈超就兴起了在网上卖木雕的想法。
他只是把家里常做的那几样传统木雕挂在网上,别说买了,压根连点击进来的人都不多。
于是,他死心了,踏踏实实跟着叔叔打家具。
没想到,峰回路转,光棍节火了,模型小人火了,他趁着一次回家的机会,让爸爸给他照着打一套,带回城,他连相机都没有,还是出了钱请网吧老板帮忙拍照上传。
照片是中午十二点传的,已被拍下的消息是十二点半收到的。
他打算先回去继续做工,到晚上来抄地址,打包发货。
六点收工,先去吃了个饭,然后,尴尬的事情出现了。
有三百多个订单要他发货。
当时挂链接的时候,是老板帮他操作的,问他有多少,他说要多少有多少,老板小手一抖,给挂了“9999999”。
三百多个订单……
最不幸的是,他还骄傲的标注“现货立发”。
可是打这么一套,再快再快也要一天。
耍赖当然是可以的,最多退钱,大不了店不要了。
但是算算本应能赚到的钱,陈超又舍不得了。
陈超只得往村委会打电话找爸爸,让他赶紧拉上了全村、邻村、全县能找着的木工,“上次那照片还在家里放着呢,就照那个打。”
在全民努力之下,他始终在一两天内陆续发货。
赚的钱,三七分,干活的乡亲们三,他七。
就这,已经比贩子收购良心多了。
乡亲们干得很带劲。
安夏的建议让他看见了新的商机,马上就赶回家里,给乡亲们布置新的“生产任务”。
不过,安夏觉得这事到底不长久,现在是赶上风口,等光棍节一过,他们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可以贯穿始终的东西,销量暴跌是可以预见到的。
既然现在日本人还没摸进来,不如就先帮他们探出去好了。
安夏又向陈超打听他们那里有没有做棺材的。
“没有没有,我们都是火葬,没有棺材!”陈超保证。
“真的?我不是管殡葬的人,你不用瞒着我。”安夏记得不少村子里还有守旧的老人,死活不肯火葬,不然今年陈佩斯也不会拍一个电影,叫《孝子贤孙伺候着》。
“咳……有是有,不过不多。”
“拍点照片,帮你卖国外去。”
“国外?!”
“对,帮你挂在国际版上。”
“可是,我不会外国话啊。”
“你可以自己找翻译,也可以选择在商品出售后,把售价的千分之三做为翻译服务费支付给我们。”
陈超想了想,找翻译打听了一下价格,还是决定选择按比例支付。
至少东西先卖了,有收入了,再付钱,心理压力会小一点。
安夏在荷泽见到了陈超,还是一副稚气未脱的孩子样,安夏看着他的模样,有些遗憾,他很聪明,脑子灵活,如果再读一读书,看一看更大的世界,说不定会有更大的出息。
陈超本人觉得无所谓:“我现在也挺好的。”
“要是现在让你回家专门在网上卖货,你愿意吗?”
陈超想了想,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家里不能上网,卖不了货。”
与市区相比,家里差的岂止是上网,对于年轻人来说,诱惑多多的五彩世界总是让人好奇的,不然郭敬明的书也不会成为一时潮流,那代表着许许多多人对大城市的向往和幻想。
安夏此次来,是因为日本方面已经有商人表示了对棺材的兴趣,询问能不能保证销量。
陈超不认识日语,没搭理人家。
商人找到了“中国货”的销售团队,请他们帮忙联系。
安夏怕陈超不说老实话,明明产能只有一千口棺材,敢跟人吹一万口,到时候交不了货,“中国货”的名声也要受到牵连。
于是她决定亲自来看看。
村长知道她就是给村子里带来收入的财神爷,非常热情,陪着她们一行人在村里四处走走。
基础设施确实不太行的样子,木材加工厂都是家庭小作坊,男人拉大锯,女人上漆,孩子做家务。
今天应该是上学的时间,安夏看到许多年纪不大的孩子在家里干活。
“他们都不上学?”安夏问道。
村长叹了口气:“没钱。”
“义务教育不是不要钱吗?”
“他们要是走了,家里的活谁干?”村长看着安夏的眼神,就好像看着问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安夏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建一个加工厂,能用机器的部分用机器,流水线加工,这样可以让人轻松一点,让孩子去读书吧。要是陈超能读书,他说不定早就帮村子脱贫致富了。”
陈超的爸爸就是陪同的工作人员之一,他听着外人夸自己儿子,心里有点小得意,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88之IT女王》168.第168章远程外语培训,为什么……
脸上还不能露出来,嘴上客气:“嗐,他哪是读书的料,我是说要供他读书的,他自己不想读,坐不住。”
行吧……生在整体不爱学习的环境里,能生出想学习想法的人,算天赋异禀。
“村里难道都不上学了吗?”
“有的,有的,学校在邻村。”
正说着话,几个放学的孩子回来了。
安夏看着他们各自奔回家的身影:“都是男孩?”
“对啊,男孩子笨手笨脚的,又粗心大意,留在家里帮不了什么忙,能供的就供男孩子上学了。”村长说得理所当然。
听起来好像是在夸女孩子细心,心灵手巧,结果就成了家里不供上学的原因,这是什么可怕的惩罚?
“读书也是个苦差事啊,是吧,陈超,你看,他也不想读。”
陈超跟在旁边拼命点头:“写作业、考试好烦啊。比做木工还烦人。”
安夏说:“要是你学习好,就有很多选择,不一定要做木工。”
“不做木工能做什么?”陈超完全不觉得自己还有别的选择。
安夏带来的人里有专家,他们对村里的木材加工水平进行评估,基本上建一个村办工厂,让全村每户的壮劳力有个去处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他们是想搞计件制,工分制,还是大锅饭分红制,就看他们自己的想法了。
想要成规模,只一个村子是不行的。
要做大,至少得多联合几个村子,这样才能说服县里投钱,把村子的基础设施搞一搞。
快傍晚的时候,安夏又去了邻村,那个有学校的邻村。
这边村子的村长热情带着安夏过去,做了介绍人。
邻村早就听说他们卖木头小人赚了大钱,眼红的很,对安夏他们异常热情。
在村子里转的时候,安夏看到一户人家正在打孩子。
那个女孩子看起来只有十岁,地上掉了一本书,打她的人是她的父亲,一边打一边骂,听意思是说她贪玩,把饭做糊了,一会儿弟弟放学回来要饿肚子。
当着这么多外人,村长厉喝一声:“住手!”
男人这才停了手:“哎,这丫头不懂事,把一锅饭都糊了,根本没法吃……”
空气中确实飘动着一股刺鼻的糊味。
村长对默默流泪的女孩子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在干什么?”
男人捡起地上的书本,冲着村长晃晃:“就看这东西!看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