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这一次出去,苏辰只带了张龙、小英、于川和苏冰几个人出发。
张龙司机,于川坐在副驾驶,苏辰和小英、苏冰坐在后排。
“老板,我们去哪?”上车之后,张龙询问道。
“随便转转就行了。”苏辰对着张龙吩咐道。
没有目的,就是随便乱逛一下看看,当前的滨城发展的如何。
“是,老板。”
随后,张龙开着车,在整个滨城开始逛了起来。
“八十年代的滨城,发展的倒是不错。”苏辰坐在车里,看着路上街边的景色,发出感叹。
滨城,毕竟是整个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发展的自然不会太差。
“于川,你觉得如果把工厂放在滨城,会如何?”苏辰看向副驾驶的八五零于川,忽然开口问道。
“老板,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于川说着,继续道:“在来之前,我考虑的是把工厂放在鹏城,但是我现在发现,鹏城有鹏城的优势,滨城有滨城的优势。”
“首先,如果放在鹏城的话,距离香江特别近,只要过了关就可以了。到时候可以从相机爱过你辐射整个东南亚地区,甚至还能远销欧、美等地。”
“如果放在滨城的话,虽然滨城有港口,但是距离始终不如鹏城进,主要是运输的成本会增大,但是同时,如果从滨城出发,运到韩朝和R岛,甚至是毛子国的话,路程就会相对近了不少,也能节省一批运输费用。”
以上这些,就是于川对于两个工厂选址的考虑。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把工厂一分为二,一部分放在鹏城,主要生产的产品销往香江、湾岛、奥门、东南亚还有欧、M等地。”苏辰看着于川,开口说道。
“同时,在滨城这里,再建立一座工厂,负责销往韩朝、R岛和毛子国等地区。”
如此一来,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实际上,按照商业运作的话,应该把工厂开遍全球,这样一来就能节省一大批运输费用。
只不过,苏辰并没有这么选择。
把广场全部放在内地的话,等到将来斐乐的生产规模扩大,起码能够提供上百万以上的就业岗位。
无论到何时何地,内地才是斐乐的主战场和依托。
想想一下,如果斐乐的所有工厂全部都在内地的话,并且能够上百万以上的就业岗位,那是何等的地位。
比如后世的富士康一样,丑闻不断,但是怎么样?没办法,因为富士康能够提供数十万的就业岗位。
要是把富士康给办了,那失业的几十万工人怎么办?几十万的工人,涉及到的就是几十万个家庭,数百万人。
同时,靠着这工厂订单的下游产业,又是规模不小的产业链。
总之就是一点,把工厂放在内地,好处多多。
“既然如此,老板,那我去联系滨城的政府?”于川看向苏辰,开口问道。
“不着急。”
苏辰摆了摆手,摇头道:“让他们自己送上门来。”
自己上赶着去找的话,有很多政策都拿不到。
但是相反,如果对方主动上门来寻找的话,那结果就不一样了,不仅拿地肯定便宜,到时候也会有政策倾斜。
比如三年免税,五年免税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