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踢场子(1 / 2)

山人神棍鬼魅 月升阳 4262 字 10个月前

中州,豫省的腹地中州,成了名符其实的中原腹地。

中州尚武,民间喜武成风,几乎,谁都会三招两式,不可轻侮。

哪怕沿街乞讨的可怜人,或许是隐世的高人,会揍得你找不到北!

一艘艘浅底平铺货船靠泊,不仅仅是雍城的雪米、雍麦,还有其他府、郡运来的粮米,四面八方的粮米,向贫瘠的豫省汇集。

战略储备,新朝的百六十万大军,需要足够的粮食储备。

陶朱氏被边缘化,沈足金开足马力,四下“淘粮”!

中州码头年久失修,是工部拔下专款,日夜赶工修葺完毕。

忙,太忙了,豫省的朱氏子弟忙得脚不沾地,忙得昏天黑地。

车水马龙昼夜不停,豫省分舵征调邻省力量驰援,勉强支撑住。

除东都洛阳是总舵直供,东京、豫省郡、县的物资,由中州转运。

朱氏的车行,不仅载客、拉货、出镖,更是坐地的商铺。

业务非常广泛,有现货,也有期货,甚至,还有订货、代销。

然而,特殊时期的新朝,对特殊货物的贩售,有特殊的规定。

跨府贸易、运输,一百石粮米、一千斤铁器、一石食盐以上,需持县、或郡、或府审核的纳税副件,才是合法,否则,就是走私!

走私是重罪,轻则蹲号子、啃窝窝头,重则抄家灭门!

大宗货物,由中州据点配送,按计划配送。

而琳琅满目的小玩意,或奢侈品?

可以去附近的据点订购,但供货、到货的时间不能确定。

而中州据点不同,每艘浅底平铺货船,都会夹带一些特殊商品,买家未确定、价格待议,不同的奸商,有不同的理解和期待,需面议。

大量的零散商品滞留,中州据点不堪其苦,分舵调派精兵强将增援,并临时征用大片空地,建造临时棚铺,将据点扩大了百倍。

豫省的地不值钱,多是不长庄稼的盐碱地,流转才是正途。

两次劫案,令中州名噪源陆,朱大头不敢大意,将分舵的精英派去历练、镇场子,本想亲自出马,而内相童鞭打了招呼,不敢移驾。

朱氏勿需在意童鞭的感受,但更始帝、林肇渚联手做事,本就非同寻常,肯定触碰了某势力集团的敏感神经,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朱小常是豫省分舵的首领,自然坐镇东京协助老祖。

除了执法队,朱氏能拿得出手的,是分舵的内堂精英。

朱皎白,分舵内堂主事人,带了千数精英进驻中州据点。

春寒料峭,拉风的大旗被吹得猎猎作响,《豫如意车行》的中州据点人头如织,衣衫光鲜的有钱人进进出出,一脸的兴奋、焦灼。

黑云密布,不时撒下几丝毛毛雨,不影响淘货人的热情。

青涩少女精神抖擞,一双俏眼四下划过,甄别着可疑人员。

吴佩佩,内堂小执事,成长较快。

作为汴梁城的吴氏,吴佩佩的家学渊源是捕快,又修习朱氏的开天拳,师父名不见经传,是朱皎白的弟子,成就还不如小丫头。

进内堂混资历,是老巫婆的面子!

成就如何?要看自己的努力、造化。

机会降临,几无存在感的小小萝莉,跟着师公朱皎白出任务,那一次见了血,更见了如何杀人,感受到真实的战时环境。

仿佛,是开了窍,不但家学渊源愈发扎实,开天拳也是一日千里。

不到两年的时间,小小萝莉脱颖而出,成了分舵内堂的小执事。

女大十八变,小小萝莉长成了青涩少女。

蓦然,吴佩佩一滞,又悄悄观察,小手藏身后,不停地变幻。

是手语,汴梁吴氏的特殊传讯方式。

两骑灰马,十分普通的灰马,坐了两个“普通”的少年。

红袄牧羊、青衣艾思,除了特定的场所,他们就是普通人。

牧羊是牧氏的重要人物,又是朱氏的合作伙伴、衣食父母,朱氏不会不上心,源陆出现过无数的伪牧羊、假艾思,有甄别的法门传下。

而且,吴佩佩的家学渊源是捕快,刑侦、追缉是拿手好戏。

悄无声息,吴佩佩混进人堆里,恰好是牧羊、艾思的前方。

不知什么原因,如此拥挤的人群,牧羊、艾思仍骑坐灰马上。

哼,别人不知道,不代表吴佩佩不知道。

中州据点人潮涌动,气机混杂不易分辨,牧羊的身材不颀长、艾思更是身材矮小,混在人堆里?不易察觉潜在的危险、预设的陷阱。

朱氏是老牌的武者世家,没有人敢小觑它的手段。

除非,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有意无意,两骑灰马跟上吴佩佩,并且,一路跟随。

无它,吴佩佩行走的路线,人潮渐渐稀落。

直到,怪怪的声音,叫住了吴佩佩:

“小妹妹,你要带我们去哪里?”

不用回头,吴佩佩知道是艾思问的,分舵的风螺学舌过。

声音,是形似,而怪,是假艾思的特点,假冒别人,怎不怪?

吴佩佩是捕头世家的精英,听一听原声,就能记住特征。

头也不回,吴佩佩不敢回头,闷头往前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