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寸土寸血,朱氏义军(1 / 2)

山人神棍鬼魅 月升阳 4133 字 10个月前

古晋乃泛称,涵盖中原北部的庞大区域,三氏分晋,诞生古韩、古魏、古赵三国,古秦灭三国,设郡置县,晋郡成了古晋代称。

古晋不复存在,三晋之地也是俗称,晋省也成为历史,由太原府、晋城府分治,完颜丹贪图毛驴《张》的窖藏,斩杀太原府尹,闲职将军林肇村处置得当,擢升太原行军总管,署理原晋省军政事。

燕云十八州,多为古赵、古燕旧地,被前朝儿皇帝献给犬狨胡人后,晋省像是一条南北狭长的“盾”,阻住犬狨西侵、南下的企图。

晋省向西,是漫长的黄河中游,对岸是绵延不绝的秦岭,过秦岭是秦、垅,俗称关中,而踞洛阳、斩潼关,是进秦、垅窥巴蜀的捷径。

燕云冀州与江南鲁省接壤,长长的沂蒙山系成为天然屏障,由冀州南侵鲁省,事倍而功半、消耗大,且林肇渚不是浪得虚名。

中规中矩的攻击路线,大军取齐冀州,沿着狭长的沂蒙山麓,直扑洛阳、中州方向,渡黄河威逼洛阳、强攻东京,一战定鼎中原。

而异族南侵,不能不察晋省的地缘军事。

大燕南侵,兵少了不顶用,不是煜氏重兵集团的对手;

而大军压境?

其漫长的供给线,将受到晋省军队的威胁、攻击。

侵中原,先解除晋省武装,是稍有军事常识胡酋的共识。

晋城府处晋地南端,其下八郡、八十县,直接威胁大燕的运输线路;而进攻晋城府,又将受到腹地的太原府掣肘,后路或被切断。

大燕帝国大元帅完颜丹,斩了劣迹斑斑的常苍、及余孽祭旗,四十二万轻骑依次出了廊桥,一士携五骑,马不停蹄绝尘而去。

目标,太原府,晋地的军政中心。

完颜丹亲提二十万精锐直扑太原府,除掉中原宿将林肇村。

而二十二万轻骑则是辅助,分散开来牵制太原府的十郡厢军。

完颜丹假冒牧羊去过太原府,对城防、军队战力有直观的了解。

而且,完颜丹对新朝的“虚外守内”的国策,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新朝精英、读书人的脑子,统统被驴踢坏了,是自废武功。

新政下,太原府的城防军不超过两万人,郡城厢军五千,而县守备队才一百人,此是铁律,即使林肇村是太原行军总管,也不行!

要不然,也不会有朝议调派一镇、或两镇军马,协防太原城。

很可惜,像是新朝的官,特别是高官,统统都是异族的内应一样,既不愿破例让林肇村扩编,又不肯调派豫省驻扎的大军移防。

直到现在,太原府、晋城府的城防军,都不超过两万。

完颜丹亲提二十万精锐,兵力是十倍于太原的城防军!

不会有意外,大燕铁骑将一天拿下太原城!

完颜丹瞧不起林肇村,即使换林肇渚守太原城,同样要输。

况且,完颜丹见过林肇村,其胆气不足,不具名将的潜质。

真是如此?

林氏是行武世家,底蕴非常深厚,精英、天骄比比皆是,内部竞争十分激烈,林肇村能脱颖而出,且混上一省提督,岂是庸才?

完颜丹不是正路子,修的是,野狐禅!

林肇村不仅是林氏精英、一省提督,还是槐荫郡管带营的毕业生,其履历,有郡尉牧虎亲签的评语,擅野战是本份,也善守。

晋地紧贴燕云十八州,又是中原王朝御敌、遏敌的盾牌,与犬狨胡人时有摩擦、冲突,或者下一刻,大战会爆发,甚至,是全面战争。

林肇村得任太原行军总管,自然想青史留名,不会碌碌一生。

作为老军旅,林肇村自然知道对付胡人、胡骑的法子。

扩编两镇军马,分镇太原府、晋城府,则胡骑止步。

事涉国策,更始帝也推不翻,何况林肇村?

退而求其次!

牧氏善守,牧氏子嗣守卫槐荫城,从未失陷过。

而一城一异,城与城不同,又衍生不同的守御法门。

牧羊力推的义军、民军非首创,而是参考施行。

义军,是官府征召民间悍勇义士,组建的准军事化组织;

民军,则是官府组织民间精壮参与战斗,保家、保妻子儿女。

晋地贴近敌占区,征召义军、组织民军,不违律法、规矩。

而且,征召、组织准军事组织,并未向朝庭伸手要钱、要粮。

几年光荫,晋地几是脱胎换骨。

依照林肇村的命令,太原府、晋城府各拥十万义军,定期服役,另有二十万民军随时可投入战斗;郡城,则是一万义军、两万民军。

即使县城,也有一千义军、两千民军。

满嘴络腮胡子的汉子,正往草袋里装土,而嘴不闲:

“小小朱,你们朱氏不是不掺和世间争斗?”

小小朱是少年,长满疙瘩肉的英武少年,好巧不巧,姓朱!

咧嘴笑了,小小朱振臂道:

“你说的是权贵内斗,狗咬狗一嘴毛,老朱家不掺和!死再多的人,也不会正眼瞧一下!但是,胡狗、异族不行,来一个要宰一个!”

络腮胡子错愕,又若有所思。

晋地多丘陵、小山包,地形复杂,稍不留神会迷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