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的太尉们没有闲,更不会尸位素餐,林召彦被临时征用。
一本卷册奉上,更始帝静静地翻看,职业将领的建议直指要害。
半晌,更始帝的眉头松了,久违的笑意爬上眉梢,有头绪了。
“传旨:燕云胡狗南侵,犯我新朝,即日起,新朝进入战争状态!”
即宣即发,新朝进入战争体制,官府、军兵应服从战争需要。
钳制舆论,限制权力,镇压一切与朝庭不对付的声音、行动。
“新朝大本营是最高军政机关,统揽一切权力!帝为新朝最高军政长官,统辖天下兵马,帝之所指,兵锋立至,扫荡犯我胡狗!”
更始帝喜动颜色,久枯的脸色泛起了红晕,久违的自信昂然回归。
“任命煜螨为大元帅,代帝指挥天下兵马;童鞭任总监军,监管、督促军令的正确执行;林召彦任总参军,保证战无不胜,决胜千里!”
煜螨的眼角狂跳,却又无可奈何,自己的命运,是宿命!
更始帝的眉头又皱起,低头沉思一番,才开口:
“任命雍国公牧羊为太原行军总管,署雍城、太原、晋城军政事,为太原战区最高军政长官,负责光复失地、恢复朝庭荣光,切勿懈怠!”
又愣了半晌,消化了字面的内涵,更始帝徐徐而道:
“任命靖难侯林肇渚为康都行军总管,辖江南、燕云军政事,为蓟州战区最高军政长官,师出鲁省、光复燕云,功莫大焉!”
煜螨嘴角抽搐,眼角狂跳。
林召彦大才,竟将牧羊、林肇渚坑得死死地。
恍惚,煜螨心中暗叹,林召彦的军事才干不凡,何不为国出力?
凭信任程度,林召彦的建议,特别是有益的建议,不会被帝否决!
稍有军事常识,都知道一个事实:
事先调两镇军马入晋,则万事大吉!
而林召彦一直冷眼旁观,坐视新朝失了最后的机会。
林召彦有异心?
煜螨心里狂跳,忙不迭地麻痹自己,不可乱来,想一想都是罪过。
牧氏坐拥塞北江南,北有北狄汗朝虎视眈眈,南有不怀好意的天水三镇觊觎,时值乱世,闭关自保是上上之策,勿需与人打生打死!
而林召彦以民族大义压之,牧羊不听令?则成叛逆!
出兵太原?
人少了不顶事,更始帝或编一个理由,将“叛军”剿灭!
人多了?则首尾不能兼顾,会给北狄、天水可趁之机。
更妙的是,淌若军事失利,更始帝有了推诿、甩锅的背锅侠。
对林肇渚的任命,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区隔燕云十八州的沂蒙山脉,不适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特别是江南五镇的精锐,弃了优势的军械?再精锐的兵丁,也强不到哪里去。
更始帝恨牧氏、林肇渚,却是久掌朝政,不至于乱来。
真正吸引更始帝、打动更始帝的,是意外效果。
牧氏出兵太原,大燕、高丽联军需分兵御之,至少五十万;
同样,林肇渚出兵鲁省,哪怕是佯动,也要五十兵应付。
真正到达黄河北岸的敌军,最多百万,且是疲惫不堪。
而煜氏猬集的两百万大军,占了地利,又是以逸待劳?
俩打一!
任何人,都会相信,新朝必胜!
更始帝率得胜之师,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燕云,立不世功勋!
心飞了,更始帝不再琢磨下面的文字:
“任命林召彦为洛阳行军总管,主持黄河决战!”
“任命陈代帆为京畿提督、龙骧将军,摄领部衙军丁,拱卫京师!”
总觉得不妥,煜螨又不知哪里不妥,嘴唇蠕动半晌,终是一叹!
内相童鞭也觉不妥,见大元帅煜螨沉默,也禁了口。
童鞭掌枢密院,跟一干太尉相处融洽,也学了不少诀窍。
大军出征,特别是委以重任的将领,需要强力监管。
像是大帅、将军、总兵的亲卫,全由朝庭派人担任,贴身护卫。
牧羊不鸟朝庭,派人也无用!
林肇渚割据江南,不会理会朝庭的规矩。
而林召彦、陈代帆,及二十镇的总兵,应遵循朝庭规矩。
应该是错觉吧!
童鞭使劲地甩头,想将不妥抛飞。
童鞭不停地麻痹自己,林召彦的忠诚毋庸置疑;
东京的百万禁军是煜氏的私军,洛阳五镇也是,不会出问题。
无人质疑!新朝正式进入战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