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鸿运纪年,二君鼎立(1 / 2)

山人神棍鬼魅 月升阳 4199 字 10个月前

北狄汗朝满血复活的时候,雄心勃勃的阿骨打大汗、慕容汗后联袂登门拜访黑袍国师,而得出的结论令人沮丧,胡人不是南蛮的对手。

国主煜米遣散槐荫牧氏,虽过了数十余年,而牧氏的影响尤在。

南国的军镇、标、营的将弁,都有槐荫郡管带营进修的阅历,或许,他们不是名将,也不是悍将,却善守,胡骑攻城掠寨是痴人说梦。

再加上擅打野战的林氏,北狄根本没有胜算,会死得得难看。

黑袍国师给的建议,以时间换空间,用时间耗尽南国的底蕴。

林肇村守太原,使完颜丹,占尽优势的完颜丹败走;

而名不见经传的杜发伦,将完颜丹治得气机不顺、灰头土脸。

夜渡黄河,是异族大燕、高丽联军与新朝的第一场战斗,而战果令人瞠目,掉河淹死的胡人达十余万,登陆被射杀近七万;

真正攻入堑壕的,约两万人,都是悍勇之辈,全部战死。

而第七镇的轻步五标全部投入战斗,堑壕肉搏战?

两万胡人以命换命,拚掉近两万轻步兵,其余个个带伤。

完颜丹侥幸得脱,仍是心有余悸,他明白,是朴珠韵代自己受死。

强渡黄河?

不是不可以,要看完颜丹的决心,或能承受多高的代价!

“大伴,我真没看错人,大将军真乃福将!”更始帝不由感慨。

没有附和,童鞭心惊肉跳,直觉得,有大事即将发生,或已发生。

久不设朝,更始帝高踞宝座,望着空荡荡的殿堂。

错了,不是不设朝,自华章忤逆更始帝被贬,京官不再上朝。

借口?冠冕堂皇!

时值异族南侵,各部堂、衙门优先处理前线事,无克分身。

更始帝沉湎于“拖”字诀,乐得耳根清静,也不催朝。

渐行渐远,局面渐渐失控,京畿十镇禁军,竟只有第七镇听调!

第七镇一战成名,是征虏将军杜发伦治军有方、将士用命的结果。

怎成了大将军煜螨的功劳?

为君之道,童鞭不愿评价更始帝,自动略过了。

而作为三军统帅,最忌功过混淆、赏罚不明,足令将士寒心!

然而,正值盛年的更始帝,其“道”已成,根本不听劝。

“内相,大事不好,世子煜芦出逃!”功德监大首领惊慌失措。

童鞭的心猛地一沉,果然出事了,是捅破天的大事。

偷眼望向更始帝?

帝不语,没有喜、也没有怒,淡而淡之!

功德监,内宫专事监管失势的皇族、内戚,失职的罪责可大可小。

煜芦乃废物,若是平时,逃就逃了,没有谁会太认真,销号了事。

然而,废物煜芦的血,是更始帝“赐与”,更是嫡子。

有心人欲作乱,嫡世子煜芦是最佳的道具。

见帝不语,内相踌躇,大首领太监缓缓匍匐,静候发落。

“内相,大批人手隐匿,不知去向!”一金袍白面人急急而来。

见童鞭示意,枢密院大总管也跪下了,不敢抬头。

内宫太临的规矩极严,事发现场的职位最高的太监,代表内相行使决定权,最短的时间处理棘手的事情,用最短的时间赶往宫中汇报。

赶往宫中?

有投案自首的味道,利于更始帝、内相掌控高级别的太监。

俩主事太监投案,算是撇清的谋逆的罪嫌,即使有错,罚也不重。

一素袍管事太监脚步虚浮,踉踉跄跄地跑进来,匍匐大嚎道:

“内相,小的有罪,请您重重地责罚!”

童鞭冷哼,不悦道:

“有事说事,不是你的事,没有谁会冤枉你!”

把心放回肚子里,管事太监回了魂,一五一十将事件真相道明:

“是太老祖手下的死忠做的,全都逃了,一个不剩!”

果然如此,要不然,做不到如此缜密、周全。

内宫有三杰,除了死鬼恩师童蝎,还有大师伯童狗、二师伯童猫,童猫与老狼仆暧昧不清,已被更始帝斥革回乡,仍蹲守皇宫的?

童鞭倚重大师伯,委以一定的权限,故而得手。

内监如戏子,谁有权、有钱、有好处,就会跟了谁。

前提是,你要有机会接近他们,才会有隙可趁。

童狗一生混迹内宫,徒子、徒孙不计其数,得势时即成死忠。

又一素袍管事太监,像死了亲爹一样,哭丧着脸跪下。

童鞭静静地听,没有责备枢密院的管事太监,能来,就不错了。

大内的组织严密,并不因突发事件而乱套,更不会停摆。

才出了事,庞大的情报网络迅速、高效的运转,很快有了结论。

更始帝一直静静地听,直到管事太监都到齐了,才问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